系统论下的职业教育体系建构

时间:2022-03-01 10:29:52

导语:系统论下的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系统论下的职业教育体系建构

一、系统论的基本分析法

(一)系统的结构分析法系统具有套嵌结构的特征,每个系统由更小的系统构成,宇宙就是层层系统构成的一个大系统。细胞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十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有274种不同的分工。形态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借助细胞间质按照一定的结构结合成组织。几种组织结合起来,共同执行某一种特定功能,并具有一定形态特点,就构成了器官。若干个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特定的连续性生理功能,形成系统。要素结构不同,则系统的属性不同。“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基本相同的物质构成的……恺撒大帝同一头猩猩之间的差别,主要不是由于组成物质有什么不同,而是由于那些物质的关系构型不一样。”粒子物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粒子只有12种,包括6种夸克、3种带电轻子和3种中微子,但是大千世界正是基本粒子按照不同的结构组合在一起的。

(二)系统的功能分析法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功能表现于外,体现了一个系统对于另一个系统的意义和价值。人们认识和研究系统,其基本目的是利用、改造和获取系统的功能。功能的表现与具体的环境条件是相关的“,环境条件的不同,系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功能,这就有了同样的结构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结构也可以表现出同样的功能。”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是: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依赖于结构,系统功能取决于要素之间的功能耦合。例如,一支足球队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单个球员的素质,还取决于整体的技术与战术配合。优化结构可以优化系统功能,田忌赛马就是通过要素结构优化实现系统整体功能优化的典型案例。

(三)信息反馈与系统的稳定信息反馈是指系统信息输入与输出相互作用的循环,是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循环。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是使系统的运动和发展保持向既有目标方向进行的反馈,是系统保持稳定的因素;正反馈则使得系统越来越偏离既有目标值,甚至导致原有系统解体。正反馈和负反馈是系统存在与演化的机制之一,负反馈使系统趋向稳定的、合目的的运动;而正反馈使系统突破原有的平衡,进化到新的平衡。

(四)竞争协同与系统的演化系统具有整体目的性,各要素具有局部目的性。系统的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同一性表现为协同,即要素之间的合作;差异性表现为争,即要素之间的冲突。贝塔朗菲指出:“任何整体都是以它的要素之间的竞争为基础的,而且以‘部分之间的斗争’为先决条件。部分之间的竞争,是简单的物理—化学系统以及生命有机体和社会体中的一般组织原理。”Ⅵ要素之间的协同和竞争引起系统的“涨落”,推动了系统的演化。

二、基于系统论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系统分析是一个理智的工具,可以用来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全面、批判性的研究,并且还可能提出一些用科学计算得出来的新的教育模式。”因此,我们利用系统论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来剖析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查找问题,寻找出路。

(一)系统的整体性与学历资格框架体系的建构根据系统论观点,职业教育体系只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它与普通教育体系、基础教育体系有着复杂的非线性联系。如何建立统一完备的学历资格框架体系,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仍然没有建立一个简单明了、互融互通的学历体系。一个完备的学历资格框架设计需要考虑到学历之间的衔接、学分的认定等问题,在此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成熟经验。此外,在职业教育学历中,应该将职业培训与职业学历相联系,日本进行了将职业资格认定职业学历的探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的结构分析办学体系是职业教育体系最重要的子系统。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是一个公办职业教育体系,是与国有经济相适应的系统。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领域不断推行“国退民进”的市场化改革,但教育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还比较滞后,民办职业教育的规模较小。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2011年民办中职学校在校生数量只占中职在校生总量的12%。民办职业院校不仅规模小,而且在资金、师资、生源、设备等方面也面临很大的困难。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证明,现代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市场化系统,其办学体系应由市场化的要素构成。澳大利亚只有2200万人口,但职业教育体系是由5000家民营注册培训机构组成的;日本也有5000多家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但是多数机构是私立的,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绝大多数机构是私立的。在我国公办机构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应首先从增量入手,逐渐放宽民营资本进入职业教育的限制,大力扶持民营职业院校。我国有13亿人口,只有1280家高等职业院校,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数量远远不够,民办高职院校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已经存在的公立职业院校,应逐步实施市场化改革,缩小其比例,最终建立一个市场化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三)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功能分析按照系统论的指导,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首要环节是确立该体系的功能定位。职业教育的功能性是由其主体性决定的,即解决职业教育的主体和服务对象的问题。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就业,提高劳动生产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非国有单位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体,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2011年城镇就业人口35914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员工有6704万人,占就业比例的19%;非国有单位员工有29210人,占就业比例的81%。从发展趋势看,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呈下降趋势。1998~2011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从9058万人减少到6704万人,减少了26%;非国有单位就业人口从12558万人增加到29210万人,增长了233%。国有单位具有行业垄断地位、工资高、福利好的特征,主要吸纳本科以上的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很难进入国有单位。因此,非国有经济是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工作岗位的主要提供者,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城镇非国有经济。城镇非国有经济的就业主体是进城农民工。1998~2011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减少了1.7亿人,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7亿人,数亿农民进城安家就业,全国农民工的总数达到2亿多人。我国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农村居民的职业教育,在未来30年中,年轻的农村劳动力仍是中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农村居民应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以农村居民为服务对象,并不意味着要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为农村居民最终要在城镇就业,因此,建议在城镇大力开展农民工的在职培训工作。

(四)信息反馈、系统稳定与职业教育的民主化管理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学术研究是其他两项职能的基础。根据系统的套嵌结构特性,高等教育系统是学术系统的子系统,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也是学术系统的子系统。作为现代学术性组织,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民主化管理体制。美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伯顿•R.克拉克指出:“什么能使近代高等教育可行、有成果,能有发展?权力要分享,多样化要支持,模糊性要合法化,这越来越使人们非相信不可了。”Ⅵ“学术组织的控制权是相对分散的,即使在国有化学术系统和专制政府领导下的学术系统也是如此。为什么必须如此?以知识密集为特点的组织环境迫使决策权倾向于留在操作层次。”Ⅵ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集权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系统最重要的要素,教师没有任何的自主权。官僚集权与学者自治是格格不入的。“基于学者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这一事实,人们可以逻辑地推导出他们也是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监护人。”根据组织理论,民主化管理的组织是一种扁平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层级较少,信息反馈效率更高,因此稳定性更好;而结构陡峭的官僚结构层级多,信息反馈中的信息衰减十分严重,因此稳定性很差。所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建立民主化的管理体制,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否则任何现代化的教育要素都无法发挥良好的功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也无法满足政治经济系统的要求。

(五)协同竞争与资金流转系统的重构在传统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投资和家庭的学费,而企业作为人才需求的终端没有直接承担职业教育的成本,这与市场经济原则相背离(参见13页图1)。这样的体系不利于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而竞争恰恰是推动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成本应该直接由家庭和企业负担。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自助者,应向家庭和企业提供关于专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财政资金支持,以此鼓励职业教育。在此模式下,要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家庭就必须参与职业教育。而企业要获得高素质的劳动力,就必须承担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职业院校为了在生源竞争中胜出,也不得不提高教育质量(参见图2)。

三、结论

作为教育体系的子系统,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需要考虑个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在系统论视角下,传统职业教育体系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变是一个职业系统的自我演化。竞争与协同是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的竞争、教师与行政官僚的竞争,推动着职业教育体系从行政化向市场化演变。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传统体系的完善。

作者:周红利周雪梅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高职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