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道德素养提升的策略透析

时间:2022-08-16 10:41:00

导语:职校生道德素养提升的策略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校生道德素养提升的策略透析

一、提高职校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职校生在校学习期间,正处在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道德。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能避免和他人交往。因此,职校生在学习、求职、恋爱婚姻中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社会安定有序、和谐的生活环境。换句话讲“,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相互之间的伤害。在出于热爱、感激、友谊和尊敬而相互提供了这种必要的帮助的地方,社会兴旺发达并令人愉快。”[1]职校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既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又有利于教育促进个体的生活与发展,是个体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提高职校生道德素养的对策

1.加强德育引导,强化职校生的道德意识

所谓德育是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一个教育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可贵品质的过程”,职校德育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两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自我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因此,在课堂中要加强教学引导,按照“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取典型案例,使学生在对职业活动具有感性认识的同时,达到对职业道德素养的情感的共鸣和理性的认同[2]。如,教师在上德育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的人物视频,通过了解像朱光亚、杨善洲、张平宜、吴菊萍等这些分布在不同岗位上的平凡人物所做出的不平凡事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道德意识。

2.加强修身教育,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加强修身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重视积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来自于他平时很微小的细节表现,上课的一次迟到、随地吐痰可能就是考验你是否“善小”的一道试题,天下的大事,都是由无数的小事积累而成的,集许多小善就是将来的大成。(2)善“慎独”“慎独”就是指一个人在独处而无人监督时,能高度自觉,恪守道德情操。《中庸》里就说过“君子慎独”。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有这样一段话“:他可能最诚恳、坦白和愉快。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也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3]这样的道德境界也是今天的职校应该大力提倡的,因为在一个人闲居独处的时候,他人看不到、听不见,此时最容易放松道德的警觉,有些错误往往就是在我们独处的时候放任了自己,使自己坠入了道德的泥潭。(3)勤“自省”古人提倡“省察克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职校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难免会在生活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要教育学生,始终保持“自我”的警觉和清醒,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每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道理。(4)修“典型”古代《论语》里有“见贤思齐”之说,这里的“贤”是指德才兼备的人“,齐”是指“相等”,见到德才兼备人就向他看齐。职校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性格还不太稳定,心理波动较大,再加上学习压力较轻,和社会联系相对比较密切,在行动上往往容易出现“追星”“跟风”等盲从现象。因此,应该重视加强学生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道德情操的形成,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准。(5)倡“践行”“课堂教育十年功,抵不上社会一阵风。”所以,要在职校生中倡导道德实践教育,要求学生把道德认知、意识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如从学生的“两操”出勤,上课的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清洁区的打扫,到在暑期去企业工厂实习等着手,通过道德实践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他们在自觉参与中陶冶情操,为道德建设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总之,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个人进步和成长的最重要条件,职校生将来能否胜任本职工作,服务社会、履行职责,不仅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职业学校应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重视学生的自我改造和自我锻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本文作者:张士新工作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卫生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