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模具教改研讨

时间:2022-07-23 10:05:40

导语:高职模具教改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模具教改研讨

在现代制造业中,无论哪一行业的工程装备,都越来越多地采用由模具工业提供的产品,如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以及信息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要依靠模具成型。近几年来,我国模具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一批大中型的模具制造企业应运而生,在我国的江苏、浙江等省出现了以模具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形式,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模具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输出什么样的模具专业毕业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及在模具专业教学实践中怎样进行改革,是从事模具专业的教学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模具专业的特点

1、模具是单件生产的机械产品

模具产品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加工工艺中一些工序(甚至是关键工艺)的技艺性环节较多,如冷、热加工的单件工艺、测量技术、调试装配技术等。一般情况是,耗费大量时间设计的模具图纸,最终只生产一套或几套模具,与一般机械产品一经设计成功就大批量生产的特点不同。因此模具专业毕业生应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应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的级能等级证书。

2、模具的种类繁多,涉及各种行业

模具行业涉及的产品种类较多,工艺特点又不尽相同。如热锻模、塑料成型模、冷冲模、压铸模、以及其它如粉末冶金模、橡胶、玻璃、陶瓷等模具,所涉及的行业有汽车制造业、电子与通讯业、橡胶行业、铸造行业、塑料行业等。因此在制定教学培养方案时应根据模具行业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动态设置专门化教学和动态设置模块式课程。在学制上,实行大专业、小专门化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3、模具设计与制造不能分离

一般机械行业设计与制造分开,在工厂也是分为设计科、工艺科、生产科等。由于模具是单件生产,是制造技术中用于生产一线的一种工艺装备,其设计和制造两个环节有着相互关联和密切衔接的特性,所以在岗位职责上一般不能截然分开。可能是偏重设计但必须懂制造,也可能是偏重制造工艺但也必须懂设计,或者设计与制造兼之,模具的设计与生产工艺往往是由同一个人管理,对模具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模具专业应用新技术多

模具市场的竞争要求模具生产周期短,模具的使用寿命长,因此要求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不断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模具CMD/CA曰CAM以很快的速度发展和普及,对模具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得越来越高,一些模具新技术,如模具钢新材料、模具表面强化技术、模具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等发展很快,竞争的形势要求模具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求应对当前模具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升级。

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模具专业是培养掌握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了解数控机床加工等有关知识,以材料成型与控制和特种机械加工相结合,培养掌握现代化材料成型方法和制造技术,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从事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等工作,也可以在机械产品加工、技术引进、技术开发等方面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要培养合格的模具专业人才,必须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下功夫。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要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的新的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为主导,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辩证统一和共同发展;以专业教育为主体,促进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和谐统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处理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关系。为此,在了解模具及材料成型原理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放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主干课程上,计算机的软件应用则着重与模具设计、制造密切相关的典型应用软件上,力求学生掌握能三维建模的计算机软件。具体来讲,除了保留原有的机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并对其内容作适当调整外,修改的重点应放在与模具紧密结合的课程上。同时,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应将设计系列课程体系由以往的以分析为主线转为以设计为主线。即:通过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模具CAD/CAM等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完整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其基本原则是确保核心课程,综合相近课程,删除过时课程,增开新技术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实行以专业基础课程—设计类课程—加工类课程为模块的培养计划。这一体系充分考虑了高职模具专业的特点,反映了模具技术的发展潮流,同时兼顾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

目前我们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如下:①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和公差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动②设计类课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CAD②制造加工类课程:模具制造工艺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数控编程与CAM模具CAnlCAM。

三、模具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模具专业教育的主要特色,高职模具专业是培养模具制造与使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的毕业生,寻求工作的主渠道是人才市场。现在的用人单位与计划经济时期有较大变化,以前的用人单位,在学生进厂后有一个培养试用的过程。而当前的情况是,用人单位强调经济效益,他们都有不养闲人的概念,所以要求学生一应聘就能上岗。

模具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学生到厂首先要在某一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实现第一次‘上岗”。因此毕业生为适应这一就业形势,必须具有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计划角度来看,应使学生具有这种第一次上岗的能力。模具的种类多、企业的类型也不同,我们应选择最具有共性的岗位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高职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定位在:模具CAD/CAM应用人员、高新设备的操作员、生产现场的工艺人员以及生产一线岗位上的管理人员。这就要求模具专业教学计划中应加强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以往的专科教育过多地注重理论的系统掌握,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培养就有了时代新内涵、新要求和新任务,也需要探索相适应的新的实践教育方式与途径。为此,在培养方案中应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之比为1:1。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学校与企业、社会相结合。

定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建立教学与实习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又解决了毕业生就业或转岗问题。二是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在专业实习以带领学生深人生产第一线,考察、参观或参与生产过程;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带领学生开展科研实践的创造性活动,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

三是实践教学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一样,应加强规范与考核。把实践教学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可以规范学习内容和标准,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总之,高职模具专业必须瞄准模具专业的发展方向,办出高职模具专业的特色,向社会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模具专业理论教学的改革

1、在学时分配上,注重“必需”和“够用”

实践表明,不同的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层次是不同的,所以课时的重新分配,也是专业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分配课时,应力求遵守“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一线的实用技能型人才,过多或较深的理论分析,没有必要占用过多的课时。

2、开设“创新型”课程,更新教学内容

开设“创新型”新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单纯的理论教学有时显得枯燥乏味,学生难懂,教师难讲。如《冷冲压模具设计》和《型腔模设计》专业课中有关模具结构方面的教学,学生感到很抽象,不易理解,而将理论课与实训课结合起来,到实训室讲解模具结构,对照实物讲解疑难结构,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又如《冲塑设备》课教学中,在学生中可实行边上课边下厂实习,对照设备讲解设备结构与原理,即节省课时,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改进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学、记,这样很容易形成一种只学不创,只记不思,吞而不化,积而不用的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很容易窒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要求积极实行启发式、尝试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创新意识,并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运用“授之以渔”、“点石成金”的教学思想,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智能,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会用,主动去适应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推进教学考试的改革,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和考核方法,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和推广使用,使之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