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课堂教学心理学运用
时间:2022-04-20 10:03:00
导语:职校课堂教学心理学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所有的学校教育中,心理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等等。然而,在这所有的教育当中,一方面由于一些职业院校的历史较短,另一方面由于重视的程度不够,心理学在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却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原因是各方面造成的。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大力发展时期,但是这并不代表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会因此而变得轻松,学生也不会比从前更主动地去学习。因此,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更需要应用心理学知识去研究学生,去驾驭课堂,培育出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新型企业与社会所需的技术工人和高技能性人才。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而心理现象又是复杂的,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又各自包含很多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并把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管理好课堂。
1精心设计,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
注意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任何一种心理过程的开始都必须有注意参与。因此,要想组织好职业院校学生的课堂,上好每一节课,就必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我校的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或初中生,少数是高中毕业生,他们主要是因为学习不好才最后选择的职业院校,还有一部分是平时懒散惯了,父母亲人强迫来的。这些学生总的来说具有年龄小,成绩差,任性好胜,社会经历复杂,调皮捣蛋等特点。这其中一些水平较高,比较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会主动参与到授课当中,并且能深入理解;处于中间的一部分同学偶尔会出现小状况,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加以注意,就会把他们吸引过来。还有一部分同学上课坐不住,经常交头接耳,看课外书,打手机,玩手机或睡觉等。
为了解决学生的这种毛病,一是要严肃纪律和加强制度的约束,二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的产生,这样,慢慢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了解现在所学的就是将来自己的生活依靠,逐渐地能够保持有意注意,最终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所谓精心设计,不是枯燥地、传统地、完全千篇一律地讲授,而是要不断研究、不断变换、不断创新。能够自由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同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物流运输与配送》课程中,讲到航空运输一节,我在课前专门制作了课件,里面有很多关于飞机和机场的知识,立刻就把许多平时爱捣蛋的男生都吸引过来了,因为他们对这些知识特别感兴趣,吸引和保持了学生的注意。渐渐地使他们自觉地想弄清楚每一个细节,学会每一个知识。
2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识过程
因为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他们的理解程度就各不相同,为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应该尽量应用直观教学进行授课,通过直观教学提供感性材料。感性材料是理解知识的支柱,感性材料不足、不典型或不正确都会使理解肤浅、不精确。所以,必须通过各种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和正确的材料,为学生理解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采用直观教学,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过程,效果就会好的多。在直观教学中,不但要联系实际进行相应的演示、实际的参观和实际的操作外,还可以应用一下教具、挂图、视频和课件等。例如,在集装箱运输这一部分里,学生对此没有太多的概念,完全与平时的那种厢式货车弄混了,我播放一段港口集装箱的短片,学生一下就全明白了。
3以德服人,促进学生情感的转化
职业院校的学生经历复杂,他们最初来校的动机都不一样,因此他们的心理也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课堂上什么样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有可能提出。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从自己的言行举止到对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虽然说职业院校的学生有的已经成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人生观、世界观都已形成,但是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还是把自己当做一名学生看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以理服人,以才服人,因为教师的水平、才华是学生信服的最基本内容。在我刚给物流班上课时,曾有一回,一名学生写出“EDI”,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之后,他又写出“MIS”,当我说出是管理信息系统之后,他说:“老师,你也不教英语,怎么都会呢?服了。”之后,这个班的学生上课都很认真。同时,我们更要以德服人,这些学生已经熟悉了老师的各种批评教育,或者找家长之类,在来校之前,他们的情感和个性就已经形成,很多人对自己的约束力较差,看问题片面,处理问题偏激,事事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他们不会因为制度而认错,也不会因为惩罚而低头,所以对于他们我们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感化教育,靠自己的内心品德去感染学生,转化学生。
- 上一篇:市委科技培训指导方案
- 下一篇:医疗保险双月攻坚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