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矛盾认识综述

时间:2022-04-12 05:45:00

导语:职教矛盾认识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教矛盾认识综述

关于职业教育的问题,学术界始终存在着一些矛盾认识。如职业教育的地位属性是教育的一种类型还是一个层次?职业教育的性质功能是为加快经济发展服务还是为促进社会公平服务?职业教育的规格目标是培养人才的现实针对性还是广泛适应性?这些问题,人们一直纷争不断、莫衷一是。本文试对这样的矛盾认识之因略做探析,以期交流。

一、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还是一个层次

从历史上来看,近代教育体系建立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基础之上,职业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是近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8世纪产业革命的爆发及其在欧美各国的发展,摧毁了传统的学徒制教育,催生了学校教育。那时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职业教育。后来,随着教育系统的日益复杂,职业教育逐渐与普通教育相区别,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可见,职业教育从一开始就是教育的一种类型而非一个层次。那么,为什么职业教育在我国被有些人看成是低普通教育一等的一个教育层次呢?首先,应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上寻找根源。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存在着看不起生产劳动和劳动者的因子。儒家的代表孔子秉持“性三品”的人性观,认为人的禀赋生而分为上中下三等,“唯上知与下愚不移”。[1]在孔子看来,上等人不需要教育,下等人没办法教育,只有中等人可以接受教育。所以,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能够“修己安人”的君子,即统治者。由此“读书做官”论就深入到我们中国人的骨髓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形成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人生追求。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生产知识的传授和劳动技能的训练当然就不是教育的内容。“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2]以求“道”为本的“君子”教育,本来就不是为培养普通劳动者而办的。这种“读书做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价值取向,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也是人们把职业教育看成低层次教育的主要文化根源。

其次,职业教育实践本身的低效助长了以上偏见。虽然清末民初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并在教育系统内建立起了职业学校、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构成的近代教育制度。[3]但这一制度的社会基础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而那时的中国缺乏的正是这样的社会基础,职业教育在全国推行的条件并不完全具备,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实践无可避免的成效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模式和延安模式建起来的以中专教育和技工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强调集中计划和统一管理,以学校教育或学历教育为主,职业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学校职业教育或学历职业教育中,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的又是培养国家干部的中、高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则多附设于工厂,只能培养生产一线的中级技术工人。只有大、中专毕业生才是国家干部,享受技校毕业生所享受不到的诸多福利。这种体制,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贬损了技术工人以及培养一线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之相应的职业教育制度理应随之变迁,但由于制度变迁存在广泛的路径依赖,①[4]我国的职业教育缺乏特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职业教育实践效率低下的状况没有多少改变。全纳教育理念②和多元智力理论③有助于我们认识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全纳教育秉持西方“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性观,既不存在不用教的“上等人”,也不存在教不好的“下等人”。教育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帮助其成长为优秀的社会成员。但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差异只是类型的不同而非本质的好坏。就像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成长为优秀的人才一样,具有不同智力优势的人也都可能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5]多元智力理论强调人类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独立存在的各种智力有强有弱,如语言、逻辑数学智力高的人可能在其他方面如音乐、人际关系智力等可能一般。

传统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只重视加德纳所说的言语、逻辑数学智力,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智力发展水平的考核评价。现代社会是需要各种人才的时代,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职业教育是为满足学习者的就业及转岗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最有条件根据每个学习者的优势智力因材施教,帮助学习者成长成才。

二、职业教育是为加快经济发展服务还是为促进社会公平服务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使职业教育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我们似乎过于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职业教育是否应该为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作用?如何处理为社会发展服务与为个人发展服务的关系?这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我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所以,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服务,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服务,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职业教育的性质功能毫无疑问是要为社会特别是为经济发展服务。但是,仔细审视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强调经济功能的职业教育政策及职业教育实践,不难发现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或者说理论基础是效率主义,由效率至上的社会改革政策决定的。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早日摆脱贫困,改变落后状态,党和国家提倡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领域则广泛推行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制度,目的是先扶持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让它们先发展起来,以便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人们为了满足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在专业设置上力求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零距离对接,在培养规格上尝试按照用人单位要求的“订单式培养”,在教材组织方面采用“急用先学”,够用即可,强化技能培训等等应急措施。职业学校对那些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都趋之若鹜,而不管自身是否具备办好这些专业的条件;对那些虽然有人想学但社会需求量不大的冷门专业则停办。指导思想的转变使职业教育由升学导向转为就业导向,使制度设计由学科标准转为社会需要的人力规格标准,从社会内在发展上看,应该说有其合理性,是必须的,因为这样的努力客观上确确实实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实效,快速地培养出了一批社会特别是企业生产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如果长此以往一味地追求职业岗位的现实适应性、追求高效率的职业教育模式,似乎就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要求,而冷门专业的停力就更缩小了学习者的职业教育选择权,从而与社会公平原则不相符合,甚至有背离之虞。社会分层研究告诉我们,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效率必然导致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造成贫富分化。而贫富过于悬殊的社会必然是不和谐、没有能力持续发展的。[8]据统计,目前我国80%以上的财富集中在5%的富人手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甚至说,中国0.4%的人占中国70%的财富。[9]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已接近社会学研究者所谓的临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社会政策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因为继续一味地强调效率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是一种严重的危胁。职业教育具有“面向人人”的广泛普遍性,理应比具有高度选拔性的精英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服务对象上,优先关注弱势群体的就业能力教育与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职业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服务面向上,职业教育不但要注重为处于强势的企业培养人才,也应该为可能暂时社会需求量不大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却日显重要、人们的社会生活始终离不开的诸如养老服务、残障人士服务及殡仪服务等社会机构培养人才。随着技术进步,这些服务机构的从业者也需要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毕竟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是我们社会改革的根本目的,如果职业教育都不能为促进社会公平发挥应有的作用,那我们还能指望谁来担此重任呢?

三、职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现实针对性还是广泛适应性

目前,职业教育关于人才培养的规格存在广泛争议。一种观点是,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力求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零距离对接,实行“订单式培养”,在教材组织上采用“急用先学”,够用即可,强化技能培训等应急措施,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一种观点是,职业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满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加强职业素质及关键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发展“后劲”的人才;还有一种是把这两种取向结合起来的折衷观点,如“宽基础、活模块”、“平台+模块”。其实,争论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应该强调其现实针对性,还是强调其广泛的职业适应性。在理论上,上述三种观点都不乏支持者,但现实中的课程改革却在更扎实地按照第一种观点发展,普遍把就业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由此,也就导致了目前职业教育基本是为排他性的特定岗位做准备,现实的劳动力需求成为整个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这种强调人才培养现实针对性的观点无疑是放大了职业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它促进个体形成健全人格、提升个体综合素质的人本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依据用人单位需求、过于强调人才的现实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模式必然日益明显地暴露出其弊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日益呈现新的特征:产品由标准化的批量生产转向根据顾客个性化的要求设计的高附加值生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商业管理机构越来越精简,岗位职责日益融合;因为竞争,也加剧了企业的经常重组,加快了从业者岗位的流动性。这些都对各职业从业者针对新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具备高水平思维和技能的人无疑会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由此,使得目前针对某一岗位的现实需求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面临极大挑战。针对某一岗位的现实需求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似乎太过急功近利,只能培养出一批职业技能过关、适应岗位现实要求而人格可能不够健全、缺乏发展后劲和健康情感体验的“机器人”。结果是,急需人才的企业得到了马上能用的人才,迫于生存压力急于求职的学生得到了工作。但是对个人来讲,如果这份职业不是其兴趣所在,便无法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工作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实践经验证明,当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个人兴趣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更为明显。继续从事不感兴趣的工作会变得令人无法忍受,从业者难以安心、稳定,总有一天会千方百计重新转回到其感兴趣的领域行业。这样,企业将重新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即使从企业自身来讲,为了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改进其产品生产技术,这也要求其员工不断适应日益提高的技术要求,针对特定岗位现实需要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显然无法与时俱进与此相适应,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导致从业者不可避免地回到无力就业的处境。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必须兼顾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不仅应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还应有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功能;不仅应有促进个人就业、使无业者有业的功利性功能,还应有促进个性发展、使有业者乐业的人本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