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透析

时间:2022-05-10 11:17:00

导语: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透析

摘要: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面临着教学仪器设备不足、实训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等困难,难以保证实训质量。对此,应以高职教育为龙头,全面整合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资源;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做到资源共享,注重真实性和创新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关键词:贫困地区职业教育

区域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灵魂,是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保证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训基地建设。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由于办学经费的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大多难以保证,虽然经过教师的不懈努力,但教学质量提高不快,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尚有不小的差距。

一、贫困地区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的困难

通过对广西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调研发现,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教学仪器设备不足,难以保证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由于财政收入低,当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比较少,职业院校的发展只能做到“以学养学”,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只好降低学费标准。办学经费的不足致使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捉襟见肘,实训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特别是价格较为昂贵的数控机床类实训设备,也只能购置少数的几台。

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时,由于实训设备少,学生人数多,即使采用三班倒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满足日渐增多的学生实训需要,学生的生均实训时间得不到保证,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实训教师队伍素质不高,难以保证学生的实训质量。

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工业较为落后,企业所使用的设备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的,产品生产工艺已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技术要求,要聘请这些企业的员工作为实训教师已不适应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需要,而掌握先进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又不愿到贫困地区来工作。因此,地处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只能利用假期的时间,送本校教师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技术培训。由于培训时间短,这些教师只学会一些基本的东西,回来后就到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效果较差。

二、贫困地区实训基地建设的措施

(一)以高职教育为龙头,全面整合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资源。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是贫困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广西贫困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和各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训教学资源相互独立,没有形成有利于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现了实训教学设备重复投入、教学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现象。要办好职业教育,当务之急是整合和规范化建设区域性的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代表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振兴当地经济的重任,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环境都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政府部门应考虑将实训教学设备进行整合,拿出一些经费用于建设规范化、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训基地,基地设立于高等职业院校内,由高职院校进行管理,产权归政府所有,各职业教育院校使用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培训时,应按一定的比例上缴实训费用,该费用用于基地内设备的维护、维修和更新换代,保证基地内的设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采取如此措施,可以保证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建设规范化的实训基地,使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二)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做到资源共享,注重真实性和创新性。

职业教育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其实训基地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建立,为当地的企业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围绕课程设置,以合理性、可行性原则配置实验实训设备。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平台所需资金较多,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同时满足相关专业各层次的需要,避免重复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运用现代技术,集成先进的器件和设备,做到适度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的空间。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和核心。实训基地既要跟上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又要体现出技术起点高、技术含量大、技术先进的特色,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工艺。先进的实训设备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可有效地推动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技开发提供实验平台。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考虑各种实训场地、仪器设备、软件、师资、人员,各种管理与服务平台等,力求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在功能角度上,要求基地具有教学、科研、开发、生产和培训等多种功能。实训基地建设从空间到时间都要向学生、社会全面开放,而不能成为某个院校或专业的专用场所。基地要面向学生、教师开放,向社会开放,在时间上应实行全天候开放。

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注重真实性和创新性,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要求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院校应积极主动,自主创新,引入专业导师制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学习创新制度。同时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为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载体和场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师要具备传授基本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具体操作的能力,要求实训教师在搞好实训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实训基地管理者的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更新观念。通过定期对实训教师进行高级职业技能培训,走专兼结合的道路,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派相关专业教师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深入学习,聘请兼职教师来指导学生实训,传授实践知识与宝贵经验。这样,既可优化师资,又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使教师的整体水平能紧跟行业发展水平。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使专业教师得到锻炼和培养,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加强教师与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

打造一流区域性实训基地品牌,面对社会的竞争,实训基地必须打造并形成自己的基地品牌。实训基地除了完成职业院校的实训课程的教学外,还可以扩大培训项目,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实训基地应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资源优势,拓展基地的内涵,面向社会开放,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实训基地的建设起点较高,设备先进,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成为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可按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向校内、校外承接职业技能鉴定的任务。

实训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扎实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和转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训基地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场地以及学校的人才优势,将实训基地建成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开发基地,该科研成果的转化将大大的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一个高投入的建设,需要循序渐进地不断完善。只有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广大师生更新观念,共同努力,才能把实训基地建设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章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2]杨水根。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