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能力培训教学思考

时间:2022-02-22 02:42:00

导语:职校学生能力培训教学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校学生能力培训教学思考

摘要:本文从高职生职业能力构成出发,探讨了高职生应当具备的一些职业能力。并通过对就业单位和我校高职毕业生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高职生在某些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欠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构成;调查;分析

据调查统计,目前用人单位接收高等职业(以下简称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是用于基层技术或管理岗位,需求的基本都是技术应用性人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是从这一需求出发,从事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使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毕业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生职业能力构成

1.职业能力概述

一般认为,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高职教育主要是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其培养的应主要是面向基层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在工作岗位中应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并能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经验,实现自身的发展。根据这一特殊要求,高职生职业能力构成也应有其特殊的地方。

2.高职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关于高职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尽管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较多,但都指出了高职生职业能力应包含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只是在各种能力具体构成部分及划分上存在异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者们在探讨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同罢了。

我们在探讨高职生职业能力时考虑了三方面的因素:用人单位、学生和学校。我们认为确定高职生职业能力时首先应考虑的就是能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是用人单位的需求。只有满足了单位的需求,学校培养的学生才能有用武之地,学生和学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保证各方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三方面因素出发,综合各学者的观念以及我们对用人单位和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问卷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认为高职生职业能力应由三部分构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体构成如下表1所示:

⑴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行业各项技术要求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必备的科学和文化基础之上,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强调应用性和针对性,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条件。对于高职生而言,专业技能甚至比专业知识储备更为重要。

⑵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方法能力是发展能力,强调逻辑性和合理性,是毕业生在进入职业生涯后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不断积累经验,实现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包括职业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职业认知能力是指高职生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认可、定位和前瞻能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认知能力,才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业,对待将来的工作,对待可能会面临的职业压力,才能避免好高骛远,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实践动手能力是指把成熟的技术与成功的设计引进、消化并付诸实施的能力。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必须要有高素质、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和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从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高职生的就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而且社会对高职生的需求持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原因在于这些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生必备的职业能力,是有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主要特征,也是保证高职生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

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职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对高职生而言,创新能力着重体现为运用创造性的劳动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为企业占领市场提供保障。在市场竞争中,创新能力是毕业生取得竞争优势的必备素质之一。

学习能力除了指在学校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外,还包括走上工作岗位后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拓展专业领域,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以及学习他人的长处,如工作方法,工作态度等,弥补自己短处的能力。学习能力对职场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是比较重要的能力之一。

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指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收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种媒体,亲朋好友、师生、同事等身边的人,都是获得信息的渠道。对于获取的信息还应学会取舍,挑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只有积极主动的搜寻信息并善加利用,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表达能力是指通过语言、文字和行为,将个人观点与优势准确、恰当的表达出来,使对方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能力。对毕业生而言,想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可能要经过多次笔试和面试,表达能力在此起到重要的作用。走上工作岗位后,要能把自己的工作有质有量的表述出来,让同事和上级了解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和努力,也需要一定的表达能力。因此,高职生要注重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

⑶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既是生存能力,也是发展能力,是毕业生步入社会,顺利工作的必备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吃苦耐劳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具备强烈的团队意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决贯彻上级的意图,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服从大局,互助协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是团队作战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现今的一种重要工作方式,是用人单位作为人才评估的最重要标准之一。用人单位一般都要求本单位职员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将个人的一切与单位的兴衰成败紧密联系,实现团队真正的互助合作,发挥团队的最大功效,为单位创造最大的利润。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协调好组织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组织成员与组织的利益关系,并在关键时候敢于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一个团队有一个唯一的目标,团队的工作都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才能保障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管理能力对毕业生今后职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从平时开始培养和锻炼。

吃苦耐劳能力是现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高职生时比较注重的能力之一,这与用人单位岗位是密不可分的。面向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大多是基层技术或管理岗位,这些岗位多数情况下劳动强度大,很多毕业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基本没做过繁重的劳动,在刚进入职业角色时难免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才能坚持下来。

自我调节能力在高职生由学生角色转换为职业角色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多高职毕业生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发觉现实与自己想象中相差甚远,心里会产生落差,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理想与现实毕竟是有差距的。自我调节能力强,就能把自己的现状与工作要求、学习目标进行对照,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如果消极对待,很可能迷失方向,到最后错失很多良机。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通过与人交往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使自己逐步融入所处环境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生存的重要条件,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于高职生而言,职场远比学校复杂,加入职场时间越长,关系越错综复杂,将更加依赖于社会,依赖于他人。一个不会交际、不善于沟通的人,是很难能获得事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