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技能综合培训体制建构分析论文
时间:2022-01-24 03:33:00
导语:职业院校技能综合培训体制建构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建设实践教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如何立体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教学培养方案,并对各实施单元步骤进行了分析。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已深人人心。但高职教育的现状还存在着种种误区:学校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明确,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理解存在偏差,缺乏对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难以形成特色和品牌;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能力;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还相当普遍;实习实衫11缺少应有的地位和空间;实习实训场地、设备还难以跟上职业教育的需要,课堂与实践教学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实验实训在更多程度上是过去活动课的延续,能力培养也不连贯,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实验实训体系等等。种种这些与职业教育不合谐的音符主要是缺乏贯彻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的完整清晰的实施措施而形成的。
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通过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迁移,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论文百事通由此可知,职业技能是由一般能力经过发展和整合而形成的。按照这一思路的启迪,围绕这一核心,为高职院校建立多层次的科学培养方案提供了改革实施的总思路。从多个层面构架立体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一、设置合理专业总课程计划
按“宽基础,活模块”的思路来设置本专业总体教学计划。“宽基础”,是指面对特定的职业岗位群,为学生提供相关职业共同所需的基础知识、技术和基本能力,同时为学生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基础课的设置原则是宽基础。“活模块”,具体来说,体现出:“层次性、职业性、个体性、动态性”。突出层次性,课程设置应使高职毕业生应既能开拓创新,又能动手;既有较高的眼界,又能将所学付诸实践,还具备向相关专业渗透联结的实践能力。突出职业性,高职专业教育、能力培养要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侧重于各种基本能力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突出个体性,对于不同的个体对象,既有能力指向目标的多样化差异,又有能力强弱和水平高低的随机性差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突出动态性、职业技能的培养应处理好长远和近期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专业课、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训实践课的设置要体现出活模块。
二、课程内容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则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课前准备:职业能力培养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单元课程体系。从专业教学计划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实施,层层分解,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各能力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各个能力单元的操作程序和标准,这使得课程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职业能力教育过程,而不只是静态的学科知识的积累。
2.课中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根据各能力单元,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3.课后反思: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验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课外科学研究等环节。认真实施每一环节。
课堂实验教学根据创新能力培养规律,建立分层次合理的实验课程体系,改进实验内容,立足课程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课堂理论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启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造精神,非常值得借鉴,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实习环节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该大力发掘社会资源,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培训基地。采取校际间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大多数学校基地建设的资金缺口难题;应与劳动部门合作,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相结合的办法,即可以发挥基地的多功能作用,又可以逐步将高等学校的主要实践教学基地建成相应行业、专业、公众的职业资格鉴定站,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能得到上岗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又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综合培养与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自己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创新的能力。通过开题申请、中期检查反馈、小组评议、答辩等程序对毕业论文进行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开展课外科研与科技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
四、加强双证制教育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职业院校通过专业课的灵活理解、专业技能实验、实训课的创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同时取得相关岗位的准人证书。使学生能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新技术和基本技能。
五、加强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在订单式教育模式下输出的专门人才更多的是“单位人”,而缺少作为“自然人”的个体创业者。加强创业教育,丰富创业教育的内涵,应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措施有:准许试点自主招生,选拔录取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改善办学资源,提高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结合专业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引人学生的第二课堂。
六、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要不失时机的推出政策,培养一些本身基础较好,且理解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自己通过留学和转岗的方式把自己培养成“双师型”。学校还可以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对于“双师型”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档次。
七、重视课程评估
课程建设评估是课程建设阶段性的小结。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评估,既是课程建设的目标导向,也是课程建设的助推器。注重构建以导向、促进和交流为主要目的的高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高职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主要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高等性,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参与性;二是课堂教学的职业性,强调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即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理念创新,不断扩展评估的功能,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良性循环。从而推动职业教育事业迈出新的步伐。
- 上一篇:探讨应用法学教学设计特征
- 下一篇:探求生态问题及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