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改革探析论文

时间:2022-01-17 03:58:00

导语:高职教育改革探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教育改革探析论文

【摘要】要正确认识与全面把握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使高职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有效的服务社会,就必须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特殊形式已初具雏形,规模正日益壮大,各类高职高专学校已占全国高等院校的近1/2,迄今已为我国培养数以百万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正显示了其作为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重要性,也说明大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特殊功能。本人在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多的教学工作总结发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在社会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继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的话,就必须对其整体教学做一些改革。现针对本人所教课程的实际情况作一些简单设想。

2改革的具体内容

2.1对类似于应天职业技术学院这类高职高专类技术学院要有一个十分准确的定位。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准确把握高职教学特点的前提和基础,更是这类新兴的民办院校能继续生存下去唯一途径。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的“灰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它有别于一般性的本科院校。就我们学校而言,主要是指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大专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目前我们学校提倡“开门办学”,其目的就是与社会接轨,不要为了纯粹教育而教育。高职教育本来就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就必须要和社会平滑过渡,更何况如今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因此本人认为,这类学校应了解社会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多联系一些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定单式教育”,甚至有可能的话可以开设校企合作班,直接开设社会所需紧缺人才的专业,结合社会实际,完全打破高等教育“象牙塔现象”,使学生毕业后会做事,能做事,直接走向市场,即今天毕业明天就业。而作为理工科的机电工程系,更应该切实的走产学研之路。即社会生产实习——学校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科学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在学校中体会掌握到社会生产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又可以在实习基地社会生产中加强理论的学习,另外在一些教师和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创新性科学研究。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虽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就目前调查情况来看,在“研”这一环节实施的难度最大,因为一般的民办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投资有限,且大多数带有公司企业的盈利性质。只有真正做到产学研的协调统一,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创新型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民办高职教育加大投资“研”的方面力度势在必行,同时应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2.2对类似应天学院这类院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学生,要有全面具体的认识。

首先,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不要盲目等同于中学的延续。中小学的教育是基础性教育,而高职教育则是技术应用型的职业教育,因此对学生的要求重点应向技术实践偏移,当然相应必要的专业理论还是必不可少的,应以“基本够用”为前提。同时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也有区别,普通高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较强的理论知识,很显然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的定位不同而直接导致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比不上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因为他们完全是针对不同的目标培养的。其次,有必要了解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应天学院是一所新兴的高职专科院校,生源是最主要的体现其生命力的指标。但由于同类院校比较多,激烈的招生竞争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欠缺。这类学生大部分高考分数都不是特别理想,基本都是最后一批次录取的,换句话说,他们的基础不是很扎实,那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有时候还要回过来补一些中学的知识。老师要把一些必须的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必要时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或者通过实验来演示,甚至是“讲故事”的方法。老师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赶进度,更不能完全照本宣科,上课应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生理解为最终目的。

2.3对于高职院校的教材选择也应有自己的特色

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应打破学科体系的界限,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一般来说,对于理工科的系科,优先考虑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我国教育部门在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推动下,专门研究了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国情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因此规划教材比较适合这一层次的需要。对于一些纯实验性的课程,比如电工学实验,很少有专门的独立的教材,那么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社会发展,由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自己编写一些,甚至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电路也可拿进实验室。而且应减少验证性实验,取而代之以创新型设计型的电路电工实验,并且可以不局限于规定的课时时间,以大作业大设计的形式来实现。而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一课程而言,其目的性比较明确,就是不仅要让学生通过省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而且要能灵活操作计算机,以计算机为工具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教材的选择使用了等级考试中心的教材。这是一套普通高校的通用教材,知识面相当广泛,比较实用,本科院校一般都是一学期结束,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可以借鉴其他高校一学期完成,但必须增加课时,使学生能有一个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入一些社会实用的计算机知识以及一些额外的上机操作,而不是纯粹为了应试去给学生上课。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就业能创业的技术型人才。

2.4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选用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法

与其它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尤其对于理工科而言。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证。实践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二是要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够用和实用为前提。三是要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要积极创造各种实践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并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要求,尽可能完善实践条件,保证实践的质量。并且可以以“第二课堂”、“科技活动”等形式增加实践动手的机会。而且学校应鼓励推行双证书、多证书制度,即学生毕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2.5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制度

做好考务管理工作,健全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实行“教考分离”。考试一般都具有以下多重功能:(1)考试的评定功能。考试能评价、鉴定应试者在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水平和标准。(2)考试的诊断和反馈功能。考试能够检测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与问题所在,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3)考试的教育功能。考试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能力,它包括表达能力、鉴别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和考风考纪等诸多方面。这些素质能力,考生经过考场的历练,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所以,科学的考试,对考生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功能。(4)考试的激励功能。考场是展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成功的平台,所以考试如同收获,考试获得优异成绩就意味着教与学取得双丰收。成绩优秀,体现教师教学的成功和学生学习的成就,这种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励学生及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工作。要体现“能力测试”,对考试命题就提出了较高要求,考题要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考试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除了使用的较多的动手操作考试,还可以突破现行的闭卷笔试,适当采用一些开卷半开卷的形式,甚至可以考虑面试和答辩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之一,前提是只要能体现上述考试的功能。当然各种形式的考试侧重点也不同,各有优缺点,老师可以视情况而定,也可以多种形式结合,扬长避短。最后把课程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课程,其评分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取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对达标课程,可采用两级评分,即达标与不达标或及格与不及格的形式。

3结束语

以上是本人在四年多来的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和设想。高职高专类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很多,改革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知道是否可行,所以其中的一些见解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4.

[2]程荣福.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1,11.

[3]陈烈强.对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若干思考[J].高教探索,2000,1.

[4]郭俊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问题[J].陕西教育(教学),2005,10.

[5]韩庆样,张军.能力改变命运[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