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建构特色的分析论文
时间:2022-07-06 03:11:00
导语:民办高职院校建构特色的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体系现代性开放性
论文摘要: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不仅具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共性色彩:即职业性、应用性和市场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文化表征,即现代性与落后性共存;开放性与封闭性共存;创新性与保守性共存。形成独特文化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办学主体的民营性质。解析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独特性对寻找民办高职教育发展优势,规避或弥补发展劣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校园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由学校这一地域范围内的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它是构成学校精神的重要基础,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和具有竞争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是作为系统存在的,各种教育元素综合在校园中实现着培养人教育人的文化功能。校园文化的形成与时间的延展有密切的关系;与学校对校园文化的认识程度和建设状态有密切关系;与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密切关系。因此各类学校的校园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民办高职教育由于举办者的民营性质使其在校园文化体系建构上不仅区别于高校,而且也区别于国办高职院校,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一、“校园文化体系”内涵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实质即人化。以此出发,我国学术界普遍以为,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即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和显现,是人性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学术界从文化现象的结构形态对文化进行分类研究认为,校园文化可以划分为彼此相关、又深度不同的三个结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1)物质文化层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化过程和物质成果,也是校园文化中最表象的、显性的、可以区分的形式,它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各种建筑形式、教学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各种园林绿化等景观布局;(2)制度文化层是学校内具有强制色彩的文化类型,是各种教学及行政的管理制度、培养目标、行为准则以及严密的组织机构等的总和,是学校文化的中介层,通常制度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可以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3)精神文化层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校园文化中最隐性的文化部分,它包括价值观、习俗、传统、信念等,是校园文化中的最高层次,是最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存在。
从校园文化结构层次观点来看,校园文化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任何一个层面、一个角度、一个点都不能让我们真正解读一所学校之所以具有此种文化状况,所以需要从体系的角度来把握校园文化。为此提出“校园文化体系”这一概念。“校园文化体系”是校园文化的结构形态的整合。即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通过长期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而构成的校园文化的系统,这个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出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关联性、稳定性、开放性和协调性特征,也是通过系统的方式在高校发展中发挥作用,任何单独的校园文化层面都不具有校园文化体系所具有的整体功能。
二、民办高职院校与国办高职在“校园文化体系”上的共性特征
首先是职业性。职业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区别于高等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最重要的特征。校园文化的建设受到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应在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正是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在物质文化层面上要建设符合职业目标的实训试验基地;在制度文化层面上借鉴企业管理制度,注重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注重塑造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注重培养师生的效率和质量意识,强调服务学生,塑造学校品牌的观念;在校园文化活动层面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活动的开展。
其次是应用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体系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特征而建设。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性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突出应用性教育。高职院校从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学生培养都要充分考虑社会职业需求,注重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比例不能低于30%是一项教学中的硬性指标,有些高职院校实践环节甚至优化到50%,就足以说明高职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的特殊之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也与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明显不同,强调的不是学科性,而是岗位群,不是学术性和理论性,而是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在高职院校职业态度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是市场性。高职院校是连接市场最紧密的高等教育,也是直接向经济社会输送职业人才的最重要的基地。同时高职教育基本定位于发展地方经济和服务区域经济,与普通高等教育定位有明显的不同。在人才培养上不需要像高等教育那样强调理论研究,接受高职教育的人才不需要在市场和知识之间有一条理论纽带,高职教育遵循理论够用原则。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优先考虑区域经济的需求,遵循岗位群的设计原则。课程更贴近市场需求,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紧密,因此校园文化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有较强的开放性,合作竞争意识强,因为学生的“准职业人”角色定位,强调“学校即社会”。校园文化与区域社会文化有更多的融合,而与高校的校园文化比较则缺少了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精神。
三、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内涵及特色
对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特殊性的研究是深入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的基础要素之一,也是通向建设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特色的道路。
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内涵是指民办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相互影响、共同发展而构成的校园文化的系统,它表现为经过整合的结构形态。在这个系统中,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是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的基础,制度文化层是物质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的保证,精神文化层则是物质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的沉淀和提升,是校园文化体系中最核心的成份,同时又是推动物质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相互影响,在学校育人中起着重要的、巨大的作用。
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具有独特的文化表征,同时又具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共性色彩:即职业性、应用性和市场性。形成独特文化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办学主体的民营性质。
民办高职院校大都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办学历史短暂,就校园文化体系建构来看,不仅无法和有着学术底蕴的高校相比,就是和国办高职院校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民办高职院校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虽然校园文化历史以20多年看是极为短暂的),在国家没有给予任何投入的情况下,民办高职院校能够克服各种困难,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生存下来,并且将校园文化由“自在的高校校园文化”过渡到“自为的高校校园文化”,[3]是非常了不起的,确实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实无论优劣,只要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状态,就是应该赢得尊重和支持的。总的来看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状态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现代性与落后性共存。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非常突出的表现出现代性与落后性共存的特质。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很短,但是这段历史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步,始终在活力与不确定性中曲折前行。在校园文化中也渗透着这种对比与反差。在高职院校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都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比如:学院的校园环境布局是富于时代感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体育设施等等,专职师资基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问题说干就干,没有过多顾虑,观念上没有框架和制约,充满了竞争、超前的意识,敢拚敢抢,不畏挫折和压力;办学人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勇气和举措;可以说全国278所民办高等学校能够生存与发展下来,并且在国办高校云集中高扬自己的旗帜,这是现代竞争理念的完整表达。但另一方面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又表现出唯个人意志至上(大多数民办高校举办人同时又是学校管理者,且没有相应的教育背景和管理水平),学院的组织运行和各种活动被任人唯亲,听话,一人说了算等等的落后的观念、行为所阻滞,竞争中重视结果,轻视社会道德和责任;难以尊重人,缺乏民主机制,管理随意,制度失范。这种反差是如此的鲜明,以至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既是充满活力、新鲜、富于现代气息的,又是不稳定、浮躁、缺乏历史积淀和文化关怀的。
2.开放性与封闭性共存。这是民办高职院校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民办高职院校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其实过程极为艰难。它的开放性就像竞争性一样,既可以说是与生俱来,也可以看成是在生存的压力下不得不的选择。民办高职院校和国办高校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办学主体上,也基于此民办高职是属于市场的,而市场的原则就是优胜劣汰,这决定了民办高校一出生就要有拼抢能力,就要有独立特性的强者姿态,要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行为方式,开放的观念。开放才能赢得生存机会,开放才能降低风险,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民办高职院校都是多层次办学,有些是多元化办学,在校园文化上表现出强烈的开放特质。这些特质事实是由它的办学的主体性所决定的。但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出与此极端不同的反向因素:封闭性。比如: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难以接纳先进的管理思想。民办高校在发展中都面临过巨大的资金压力,却鲜见采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股份制改革,解决融资难题,他们宁可通过学费滚动发展,以时间换空间,表现了强烈的怀疑心和拒绝引进的心态。在制度体系上表现出高度集权,缺乏分权,因而在学校机构设置上不论存在几级行政负责制,面临问题的时候还是会一竿子插到底,使得师生员工缺乏安全感,难以建立对学院的充分信赖的情感和态度。学院文化很难形成基本的“民有恒产始有恒心”的民本态度。[4]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在积极的层面上是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在消极的意义上负面文化因子使师生员工难以形成稳定的心态,严重的影响了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
3.创新性与保守性共存。民办高职院校文化精神气质的第三个特征是创新性与保守性共存。******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5]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就深刻地验证了这个道理。民办高职院校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个新的事物,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实践和纠偏的过程,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充满了新的探索和创新一样。民办高职教育“忽如一夜春风来”,没有可以继承的历史和成熟的模式。使创新成为发展民办高职院校的必须。民办高职教育的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创新求生存阶段;创新解决问题阶段;创新求发展和胜出的阶段。比如在宏观上:体制、办学模式上的创新;微观上:学校的师资制度、招生政策等方面的创新。以河北省某民办高职院校为例:因为办学主体的民营性质的原因,生员规模就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他们最早以市场方式组建了招生队伍,招生工作几乎就是不间歇的全年在进行。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文件颁发,文件中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要在全国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文件一出台,学校就开始对学生实行毕业生要有“双证书制度”。然而民办高职院校同时也有许多保守性特征,比如许多民办高职院校也宣称自己的管理体制是院系二级制,但实际上教学系、部并没有财务权。和国办高校中系主任所拥有的对教学系、部的治理权不能相比。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也绝少在学校发展中真正起到财务管理的职能。最重要的是民办高职院校的举办者难以放下对学校的管理权,而自身又受到教育背景和管理水平的局限,致使学校的发展处于个人意志的频繁变化中,难以真正的延揽人才,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体制和制度的障碍,在意识中也会表现出守成与满足的心态。
综上所述:民办高职院校所呈现出的校园文化体系的独特性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的脉络,这一文化发展脉络为寻找学校发展优势,规避或弥补发展劣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民办高职院校的历史也是其校园文化的发展史,因此校园文化现状表现了民办高职院校历史发展的高度和文化沉淀的厚度。“校园文化体系”是学校文化的生命内核,它可以将学校独特的文化精神薪火相传。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长可以更替,师生可以流动,但学校的文化精神则是持久而稳定地、可以传承的。这种稳定性对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上一篇: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心得感想
- 下一篇:党校学员学习党的纲领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