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14 11:31:00
导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过对近10年核心期刊发表的中医药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献整理及分析,从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个人经验心得及其他类四个方面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综述;且将近5年与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对比,认为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方面虽暂未能完全揭示其机理,但实验研究广泛且深入;在对该病的治疗方面虽缺乏统一的分型诊治标准,但疗效可靠、显著。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疾病。祖国医学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仍可归属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病。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的一般治疗效果欠佳,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经胃镜及病理检测证明可阻断和逆转其癌变。因此,如何发挥中医学在该病中的治疗优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于CNKI中检索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检索限定如下:检索项:篇名;检索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匹配:精确;范围:核心期刊;更新:全部数据;时间:1998~2007年),共检索出文献270篇,与中医药相关的文献为234篇。其中近5年的相关文献共142篇,与中医药相关的文献为124篇。现将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1.1数据统计在检索到的234篇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与动物实验研究相关的文献为32篇,占文献总数的13.68%;其中近5年的动物实验研究相关文献为23篇,占近5年文献总数的18.55%,占近10年与动物实验类相关文献总数的71.88%。从数据中看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在总体研究的比例上有所增加,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近5年的研究数占很大的比例。这说明与中医药相关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在逐渐重视,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1.2治法方药在此分类的32篇相关文献中,对单味药的实验研究文献有6篇,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5篇,如有关蒙脱石[1]、云母[2]、三七[3]等;对经方及成方等组方的实验研究文献有19篇,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13篇,如黄芪建中汤[4]、丹白麦门冬汤[5]、三参滋胃饮[6]等;对经络俞穴的实验研究文献有4篇,如孙玉霞等[7]的研究,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2篇;对治法、机理、其它方法的实验研究各有1篇,均为近5年文献。从以上对动物实验的分类可以看出近5年的研究在数量上明显占优并在研究方法上呈多样性。
1.3影响机理在检索到与动物实验相关的32篇文献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胃黏膜与相关癌基因的影响上。实验在揭示影响机理时从病理到基因水平均有涉及,其提及影响到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密切相关指标有18个,较多实验关注表皮生长因子、血清胃泌素和PCNA。如刘旺根等[8]、王松坡等[9]的研究。
2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2.1数据统计在检索到的234篇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与临床试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相关的文献为159篇,占文献总数的67.95%;其中近5年的临床试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相关文献为75篇,占近5年文献总数的60.48%,占近10年与临床试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类相关文献总数的47.17%。从数据中看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试验研究与临床观察中近5年的研究数略有下降,但在总体研究的比例上占据主导。可以看出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试验研究与临床观察仍为研究热点。
2.2治法在此分类的159篇相关文献中,对治法的临床研究文献有25篇,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15篇;针灸疗法的相关文献有9篇,其中近5年文献占4篇;中西医结合疗法有9篇,其中近5年文献占2篇。其治法文献的相应增加一方面显示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的错综复杂,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上在逐渐完善。此类相关文献中共观察人数12320例,其中近5年的观察人数为6368例;治法统计为42种,其中近5年的治法为21种。多数文献都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以虚损为本,血淤气滞为实患,故主要治则大多集中于健脾和胃、益气养阴、活血化淤、通络理气。
2.3方药在此分类的159篇相关文献中,对方药的临床研究文献有116篇,其中近5年的文献占54篇;所提及方剂共114首,其中近5年占54首;使用药物种类达30种,单味中药药物达172味,除涌吐药没有外,几乎涵盖了所有中药种类。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反映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的错综复杂。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用药种类依次排列是补益药、活血化淤药、理气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芳香化湿药等。用药药物种类的使用频率与证型分布基本一致。补益药之所以使用率最高,是符合“虚损为本”的中医病机认识的应视为每个处方中主药[10,11];活血化淤药促进胃黏膜血流动力改变学故其使用显得十分必要[12,13];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能杀灭幽门螺杆菌,故其使用也较为重视[14]。
3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个人经验心得
3.1数据统计在检索到的234篇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与个人经验心得相关的文献为24篇,占文献总数的10.26%;其中近五年的临床试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相关文献为18篇,占近5年文献总数的14.52%,占近10年与个人经验心得相关数的75%。从数据中看个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体会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3.2治法在所检索到的24篇个人心得类文献中,分型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17篇;提出从某一治法治疗的文献7篇,如从血淤论治[15]、从健脾理气化淤论治[16]、从胃络淤血论治[17]等。在17篇有辨证分型的个人心得中共列出39个证型,除6个重复出现外,其余33个证型均单一出现,证型的多样化客观地反映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的复杂性;但分型过细过多也反映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分类缺乏统一标准。
4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其他类研究
在检索到的234篇与中医相关的文献中其他类研究文献共为19篇(其中学术探讨类16篇,综述类2篇,提倡加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研究的1篇),占文献总数的8.12%;其近5年的其他类研究文献为8篇(学术探讨7篇,综述1篇),占近5年文献总数的6.45%。
此分类文献总数虽然较少,但从如上所列研究外有学者仍可从不同角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探讨,如从肾论治[18]、从命门学说论治[19]、从乌梅丸证论治[20]等。但其综述类文献在10年中仅有两篇,这也客观的反映了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认识不足的一面,并且缺乏对整体研究的总结。
5小结
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从实验到临床从整体到个人均显示了多样化,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医药对其认识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尤其是没有建立统一的分级量化标准的不足。在实验研究方面,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动物实验研究现在已越来越被重视,实验思路从治法方药和影响机理双线入手使得某些药物和治法更科学化,更明确地量化了微观病理异常和宏观症状之间的关系。在临床方面,辨证地看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正邪关系,通过对234篇文献资料统计分析,从整体上看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属于“虚损为本,邪实为标”的慢性疾病范畴,但是它与一般的慢性病尤其是与一些以消耗性为主的慢性病有所不同,故治疗上应强调攻补兼施。另外,除正确使用药物及针灸治疗外,还应加强饮食及情志方面的调摄,以便进一步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可靠、显著,尤其是临床上将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黏膜病理变化、HP感染及中药药理、毒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积极地开展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更促进了中医对此病的全面及科学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况,陈淑洁,姒健敏,等.不同产地的天然蒙脱石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作用的比较[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4):296.
[2]徐妙,姒健敏,王海云,等.云母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4):749.
[3]石雪迎,赵凤志,戴欣,等.三七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作用的形态学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6):45.
[4]陈四清,蒋时红,王琦,等.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7,28(4):502.
[5]李红平,毛万姬,邹学正,等.丹白麦门冬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病理形态学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7,28(2):243.
[6]李有田,许丹,赵莉,等.三参滋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G细胞和D细胞的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1):71.
[7]孙玉霞,王瑞莉,贾成文,等.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6,27(10):1301.
[8]刘旺根,蒋时红.黄芪建中汤干预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表达[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123.
[9]王松坡,张存钧,蒋勇,等.“萎胃安”对慢性萎缩性胃炎PCNA、P21ras表达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9):35.
[10]许雅萍,朱惠芳.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5例[J].中医杂志,1998,39(9):546.
[11]岑永加.养阴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体会[J].四川中医,2005,23(5):38.
[12]马秀萍.膈下逐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22(8):60.
[13]白海燕,郭立芳,杜艳茹,等.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轻、中度肠上皮化生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6):37.
[14]李东,安丽.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0,32(4):20.
[15]赵进明.从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山东中医杂志,1999,18(3):107.
[16]钱秉国.健脾理气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8):25.
[17]李佃贵,史淑红,孟宪鑫,等.从胃络瘀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四川中医,2007,25(6):25.
[18]戴建良.从肾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1998,22(3):108.
[19]刘浙伟.从命门学说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1998,34(4):152.
[20]张喜奎.试论乌梅丸证与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医杂志,2002,43(4):245,280.
- 上一篇:公司创新事迹材料
- 下一篇:检察院司法大队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