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3 05:20:00

导语: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高校会计教育如何培养实务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专业毕业生,以适应社会的大量需求是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其现状及解决思路谈了一点看法,希望对高校会计教育提供一个合理的认识基础。

【关键词】高校;会计教育;实践教学;实务能力

新华网2004年2月24日发表一篇题为:“会计专业为何遭遇‘寒冬’?没有经验被拒门外”的文章,感悟颇深。这一现象从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会计专业学生的需求方向:实践能力要强。从有关的招聘信息中也不难发现:用人单位比较喜欢那些具备一定实践经验,能够合理运用税务法规、财务技术、会计准则的会计人才。可见,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就这种需求而言,目前的高校会计教育仍很难满足。这对高校会计教育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专业的指导思想

在会计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仍没有脱离应试教育模式,单方面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思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体系基本没有形成。结果导致会计实践教学缺乏实验场地、设备和教师,实践内容单一,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缺乏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范围狭窄。目前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大多是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而涉及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课程的实习项目很少。即便是针对操作层面,也多以虚拟企业为主(如某某企业),其涵盖面及难度远低于现实企业,所以学生在校期间要掌握会计的较深理论是可行的,但获得丰富的操作经验或职业判断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2.会计模拟实验的层次较低。目前的会计模拟实验仅能完成从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成本计算、报表编制的过程,而且业务无任何的复杂与不规范。这样就只能培养学生一定程度的账务处理能力,但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三)会计实验教材不够完善

会计实验教材一般内容陈旧、狭窄,不具有超前性,跟不上相关法规、制度和准则的变化。2006年我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会计准则改革,2006、2007年的会计教学(无论理论和实验教学)已受到了影响。

另外,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也是一个问题。实验教材列示的业务一般以常见业务为主,会计理论中涉及的高、深、难知识很难见到。故实验内容不能全面反映企业会计业务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

(四)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教师中,很多人缺乏实践经验,他们有较娴熟、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很多人对企业实践了解甚少,实践能力匮乏。大多数会计教师教学仅局限于教材知识,无法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案例来生动的讲授,因此会计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水平,是影响学生实务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务能力的思路

(一)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其实践地位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立足于企业实践,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具体做法如下:

1.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实验、课程实习的比例。如在开始讲授与实践关系比较密切的课程前,首先带学生去实习基地或合适的企业进行课程实习,对专业术语有先入为主的认识。如《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实习,对了解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或账户等的认识会很清晰,对原材料、在产品、固定资产等的了解一目了然,对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实际基础。同时可了解目前企业或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学习就会有针对性。时间可为一周或两周。2.将会计学专业实习时间延长为一学期,可在第七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如同师范类专业学生一学期的扶贫支教顶岗实习。可以避免短期实习流于形式、走过场、不务实的弊端,增强单位信任感和岗位的稳定性,学生也可以接触更多的实际业务和资料,提升实务能力。

3.在会计学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中另辟一“机动”模块。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都会引发会计的变化,新增内容层出不穷,变化情况可在机动模块中解决,如增加一些新知识、新业务、新软件的学习。保证会计学专业“通才+专才”的培养目标。

(二)完善会计学专业实验室建设

1.不仅完善实验室所需的硬件设施,更要完善相关的软件实施,即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和管理体系,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验技能的实验教师师资。

2.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多功能作用。比如可利用实验室进行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模拟股市等。

3.发挥实验室的仿真功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现代公司财务部门岗位的设置,引入公司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进行现实模拟。如企业经营实战模拟,让学生有一种亲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觉,当完成效果不错时,学生会充满成就感。

(三)自编会计实验教材或资料,完善教材体系

通过自编会计实验教材资料,满足实验教材不足和不配套的问题。可选定某一有代表性的、经济业务内容较完整、基本可涵盖制造性企业日常业务的企业作为样本,组织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以及实验教师去做实地调研,搜集资料(包括复印原始凭证),获得较完整的现实资料编写形成实验教材,用于学生实验,会增加现实感和可操作性。不仅进行实务操作,还要对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相关的财务分析,若能为企业提供决策建议,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考虑到教材的适时性,可配合搜集实验资料来满足相应的需求。

(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首先要鼓励教师产、学、研结合,定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或培训,结合专业完成实践报告,作为实验教学素材,成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双精通的复合型教师;其次,教师要学会跟踪企业的成长历程,特别是会计资料的积累和分析汇总。做成会计或财务案例,以提高教师和学生了解、分析案例的能力,即便不能解决问题,至少可以接受教训、增加经验。

【参考文献】

[1]魏亚平等﹒实验室教学建设思路的探讨与实践[J]﹒会计之友,2006,(9)下:73-74﹒

[2]潘上永等﹒如何构建会计专业“三化”主导型实验课程体系[J]﹒会计之友,2006,(9)上: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