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产学研发展论文

时间:2022-08-09 08:16:00

导语:高职教育产学研发展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教育产学研发展论文

摘要坚持产学研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对高职教育的产学研发展模式进行了的探索。

产学研高职教育

坚持产学研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近年来,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在产学研合作机制、切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就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实意义及发展模式作进一步探索。

1高职教育实施产学研结合的现实意义

产学研结合发展既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高职教育走产学研发展之路具有以下现实意义摘要:

1.1有利于专业发展和建设

高职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学校才能有活力。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能更好地把握企业脉搏,把握企业需求,主动实现人才供需平衡。

1.2有利于制定更科学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育培训计划方案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因此,只有企业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

1.3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促进教材建设

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和新教材开发要求学校必须紧密联系企业,把现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及时补充到教材中去,离开了产学结合,这是很难实现的。

1.4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在教学环节上更突出实践性,实训、实习所占比例较大。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仅在校内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走出校门,在企业中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技术、设备资源,完成实践、实训教学任务。

1.5有利于促进科研的发展

高职学院的科研项目更多是对企业的技术服务,离开了和企业的结合,脱离了一线生产,就很难找到合适的课题。

1.6有利于“双师型”和专兼职队伍形成

“双师型”师资和专兼职高职教育队伍的基本要求。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促进老师实践技能的提高,选择更合适的兼职老师。

1.7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就业

“订单教育”本身就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有效形式,学校和企业联合育人,共同发展,促进了企业双方的了解,促进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同时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1.8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办学,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一是现场先进而昂贵的设备,不可能都建在学校,而一些工艺复杂的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在现场完成、校企联合办学,实现了资源共享。二是以走“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路子,利用自己的优势专业办好校办企业,同时为学生实践教学服务。

2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几种发展模式

总结近几年各地高职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职教育走产学研发展之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摘要:

2.1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新形式,相对而言,这种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而言,校企合作模式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摘要:

(1)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这种形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极为有利。一方面,企业方得到了需要的人才,降低了运营成本,间接地提高了效益;另一方面,学校能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利用社会资源,提高人才质量,真正办出特色,同时解决就业难的新问题。

(2)校企合作,在建设实训基地。由于当前国企正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在接受学校合作办学方面积极性不高,除非有某些非凡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内建立现代化的实训基地是解决学生实践教学难得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基本建设工作。

(3)合作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和企业双方签订协议,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中得到了锻炼,公司也提高了效益,最终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4)学校和企业集团合作。这类合作具有绝对优势,企业集团财力雄厚,这有利于办学单位改善办学条件;当然,学校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投资企业集团给予经济上的回报。而作为投资方的企业集团,一是提高了知名度,二是获取了一定的利润。

2.2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模式

这种企业参和模式是指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和探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和实施和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院系均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高校学术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供专业建设的咨询,及最新的技术发展等重要的信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六个方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有计划地开展行业重点人才需求的滚动调查;校企共同制定和修订高职专业教育计划;学校和企业合作编写高职教材和聘任兼用工作,以保证高职教育的稳定性。

2.3“订单教育”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教育,就是高职院校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搞好课程开发,按照企业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参和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逐渐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

订单教育的做法有几种,一种是企业从一开始就要求进行订单培养,单独组班,教学计划是企业共同协商制订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校的正式课程之外还加入了企业要求的课程,如企业文化、生产技术等。第二种是从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学生单独组班,脱离原来的班级,将企业所要求的课程排入正式课表中,替代专业课程。第三种是非单独组班,从某些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学生中抽出一部分进行订单培养,这些脱离原来的班级,而是利用课余的时间和节假日学习企业的课程。

2.4董事会合作模式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为更好和企业界加强合作,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董事会,聘请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以董事单位的身份参和学校的培养,主要职责是探究学校新专业开办、人才培养规格等重大方向性新问题,提出决策咨询意见,筹措经费建立学校发展基金。

学校根据董事单位委托,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实施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客户的职业培训、岗位轮训及其他业务进修学习;学校根据自身和企业需要,优先选择和董事单位合作建立二级学院,合作开办新专业;董事单位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可优先使用图书馆资料,使用学校的实验实训场所;董事单位作为学校实习场所,并接受和指导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实习实训活动。

2.5成立研发、培训中心合作模式

双方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即企业或科研院所提供部分实际生产设备、研发设备、双方共同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在合作中研发新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

有计划地选派到科研院所、企业工厂现场学习锻炼。学习锻炼时带着新问题和任务,主要任务是对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和能力结构进行调查,对相关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实习和知识更新,对相关岗位操作技能进行练习和取证,同时学习生产管理相关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

随着一些新兴行业的出现,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成立培训中心,合作培训本行业急需的专业人才,一方面满足本企业扩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将培训本身作为一项专业来做。在合作中企业和高校发挥各自的优势,企业以设备和资金入股,高校以师资、校舍及其他无形资产折合入股,双方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共同承担和分享办学的收益和风险。

2.6围绕优势专业发展校办企业模式

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高职院校和校办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校办企业中的技术新问题需要学校专业教师参和解决,同时需要专业教师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来拓展新的市场,教师在为企业解决新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院校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专业,按照生产和教学双重需要,创办自己的校办企业,既充分利用有效资金和设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创造经济效益,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又在办好产业的同时,更好地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

部分院校本身就具备进行产学研结合的条件,如农林院校这类学校本身就拥有相当完善的生产、科研设备,可以自主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接触到生产、研发的各个环节。这类学校也拥有依托专业而建立的校办产业,较易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参考文献

1夏建国.产学研合作机制初论[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2吴启迪.本科院校如何办好高等技术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1(8)

3王明伦.产学研结合摘要: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理想选择[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