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职业教育特征论文
时间:2022-08-09 08:10:00
导语:地方职业教育特征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摘要:香港职业教育具有和人才市场紧密相联、市场化的经营理念、行业化的资格确认体系、科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育管理模式等特征,在政府角色定位、职业教育目标确定、资源配置方式、办学层次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能给内地的职业教育发展以启示。
摘要:职业教育;培训;课程;目标;启示
香港特区自然资源极度贫乏,水、粮食、农副食品、基本能源等,主要依靠从祖国内地以及世界各地输入。它能够成为举世知名的国际性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大都市,除了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紧密的外部经济联系等客观条件外,主要就是拥有300多万勤劳、敬业、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些高素质劳动者的形成,应归功于它完善、发达、高效率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香港职业教育的目前状况
香港职业教育是一个金字塔式的体系。这个体系由就业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两大部分构成,就业前教育是香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它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摘要:预备职业教育、初级职业教育、中级职业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
预备职业教育又称操作工课程教育,它是就业前教育的基础。由各类职业先修中学承担,接收小学毕业生,它相当于内地的职业初中。学生毕业后还必须接受学徒练习,才能担任操作工、服务员之类的工作。初级职业教育又称技工课程教育,它由职业先修中学、工业中学和实验中学承担,接收中学三年级学历的学生,相当于内地的职业高中、中技、中专。学生毕业后,可在各行各业担任普通技术工人。中级职业教育又称技术员课程或高级文凭、高级证书课程教育。接收中学生,学制2至3年,相当于内地的大专,学生毕业后可担任技术人员或白领文员。高级职业教育又称技师课程教育,它是就业前教育的顶尖部分,由得到香港政府确认的综合性大学的工科院系承担。入学条件严格,招收有大学预科程度并达到大学入学标准的学生,学制三年。学生毕业后还必须参加实务性练习和相应专业学会考试,才能取得技师资格,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员。
香港职业教育的另一部分是在职培训,它主要是由遍布各社区的社会办学机构承担。这些办学机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摘要:第一类是由志愿团体主办的职业教育机构,如天主教、基督教的各教派、劳工及社工组织。第二类是由专业社团组织主办的职业教育机构,如香港会计公会及其附属的专业会计员协会、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家庭计划指导会等,第三类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办学机构,其数量大、规模小。
香港是一个经济热点转换频繁的社会。以中低收入的劳动者为主体,社会保障制度不如西方国家,失业、转业是经常发生的,为了应付变幻莫测的就业环境,香港人只有不断求学,努力做到多专多能。因此,许多香港人当学生时就同时攻读2—3个专业,就业后不仅继续接受本行业的业务培训,而且努力学习看来和现职业关系不大的知识,一个人同时持有不同学科、工种的专业文凭或证书是毫不希奇的,这也就促进了香港的在职培训、社会办学的发展、繁荣。尤其是香港的再就业培训。1980年代,香港进入经济转型时期,逐步从以加工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90年代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结构性失业上升。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香港政府于1992年成立雇员再培训局。该局为香港政府全资附属机构,任务是为失业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它本身没有直属的办学机构,而是从遍布全港的数百家私立办学机构中筛选出符合办学条件的,作为它的委托办学点,执行它所制定的再就业培训计划。雇员再培训局和这些办学机构的关系如同雇主和雇员的关系,雇员按照雇主的意图和指令招生教学,雇主根据学员名册拨款资助。这种“办多少事,给多少钱;不办事,不给钱”的方式,既可实现政府的意图,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功能。每年政府拨在雇员再就业培训方面的费用现在已达12亿港元,可以资助8万多个学生名额。实际上,香港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一直是相当可观的。2000年度政府投入教育的总支出为544亿元,2001年为553亿元,2002年为594亿元。在教育方面投入的不断增加,成为香港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香港职业教育的特征
香港特区处于东西方两大文化板块的交汇点。它在回归祖国前100多年的殖民历史中,逐渐建立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建立了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作为这种上层建筑的一部份,香港的职业教育有它自己的特征摘要:
第一、教育目标的多样化。香港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就业市场输送合适的劳动力。职业教育机构的招生办学计划,课程开设计划,甚至职业教育练习的课程内容,都是围绕着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制定的。香港职业练习局下属20个练习委员会和8个一般委员会,通常每两年一次对所在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对现行职业教育规模、办学方向甚至课程内容作出客观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公之于众。不仅可为各办学机构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求学者选择专业和课程,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从整体看,香港就业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的操作工和服务人员。因此,香港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技工课程,培养的主要也是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
第二、经营理念的市场化。香港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社会,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市场机制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决定性功能。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摘要:一是机构高度精简。管理人员少,兼职教师比例大,教学场地多是租用的。二是办学布局社区化、网络化。办学机构的竞争、服务意识非常强烈,新房民点建到哪里,教学点就设到哪里,大型机构的优势十分明显。这些机构往往开设有十多个甚至数十个教学点,遍布各居民社区,形成庞大的职业教育网络体系,统一决策、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独立核算,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三是办学方式灵活多样。香港办学机构的经营方式是内地难以想象的,在中小学甚至居民区租一至二间空房,设一名管理人员,教学点就开办了,而且,同一个机构可以开办各种形式的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成人在职培训,从全日制到夜校,从知识性、技能性到娱乐性、生活性等各类课程。多层次、全方位、大跨度的办学形式,使香港的职业教育涵盖面极广,受教育的人众多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香港的这种做法,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大力提倡的对全民进行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教学方法实际而有效。香港职业教育兼具了东西方教育体系的特征,既保留了学以致用的传统,又融汇了西方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科学手段,重视传统又力求改革创新,尊重原则又不拘一格是香港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和实际相结合,重视实际操作和临场突发事故处理的练习。教学场景和现实工作环境力求一致或接近,学习过程同时就是实习过程,经过严格练习的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大多数人可以立即顶班操作。
第四、资格确认体系的行业化。香港的行业协会非常活跃,它们尽管不是政府机构,但在该行业中具有相当大的权威,如香港会计师公会、律师公会和建筑师公会,被称为三大行业公会,要在这些行业执业,仅有文凭是不行的,必须通过由它们举办的资格考试,申请成为会员后才可。专业考试由学会主办,避免了政府干预,保证了考试的专业水准和公正性。
第五、管理模式的灵活、便利。政府不介入社会办学活动,但不等于它不过问。实际上,香港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它主要是运用法律规范和财政资助两大手段,从宏观层面规范和引导教育活动。法律是港府管理、规范教育的主要手段。它有一套庞大而相对完善的教育法体系,内容具体、操作性强,而且一般都附有罚则,一经被确认违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十分严厉的。财政资助是政府管理教育的另一重要手段,政府花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钱每年大约30多亿元,教育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同属亚洲四小龙的韩国、台湾地区和新加坡。对私立办学机构,政府一般不予拨款,对公立和资助性质的办学机构,虽有拨款,但拨前审批,拨后跟踪监督都十分认真严厉。无论是法律手段还是财政手段,都明确表达了政府的意图,使教育不偏离政府预设的轨道,又不妨碍市场机制调节社会办学活动方面的积极功能。
三、香港职业教育的启示
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香港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祖国内地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它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许多具体做法,不仅符合香港实际,而且对内地有深刻而有益的启示摘要:
一是政府角色的指导性。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明显加强的今天,香港特区政府仍然实行自由竞争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政策,不仅在经济活动方面奉行“积极的不干预”原则,在教育和其他方面也是如此。香港特区在职业教育方面主要起着指导、监督和服务、资助功能。这和祖国内地传统的做法明显不同。内地各级政府主要是起决策、领导和管理功能,使职业教育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服务。政府的影响渗入到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从管理体制到具体的课程建设等诸多方面一直全面包办,并且受各个阶段政治运动的影响,使职业教育既没有完善的体系又没有相对合理的课程设置,直到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才开始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政府的管理力度有所放松,就业从统一分配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但计划招生、计划拨款,政府办职教的做法依然是主流。这既使政府陷入繁琐的事务性管理之中,又使办学机构失去了按市场规律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亦处于不能不管,也管不好的两难境地。借鉴香港特区的经验,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确定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角色定位,是确保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是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性。中国内地的职业教育现阶段仍然以就业前教育为主,基本上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维持的。就业后的在职培训提高,规模远比不上就业前教育,经费以各办学机构自筹为主,学员缴费上学,政府的资助甚少。由于中国内地人均国民收入仍然不高,用于教育方面的消费性支出更少,除了某些政府部门指令必须参加在职培训项目之外,整个在职培训无论从办学规模还是办学层次上都显得相当薄弱。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为了适应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已逐步加大了劳动者在职培训提高的投入。目前,由政府全额拨款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就有四个摘要:香港职业练习局、建造业练习局、制衣业练习局和雇员再培训局。在职培训和转岗培训的教学网点上百个,遍布港岛、九龙和新界各个社区。这使得正在兴起的全球性的“终身教育”在香港有了实施的可能性。也是香港的职业教育和国际社会接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相一致的重要标志。这种对职业教育长期的战略性目标的确立,也是内地必须花大力气要解决的新问题。
三是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性。资金是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资源,其他资源要素还包括师资、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等等。中国内地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有政府办学和民间办学两大块,以政府办学为主体。政府办学所需的资源仍然采用计划配置方式,由政府部门制定办学计划,按照办学计划分配所需资源。而学生离开校门,就要到劳动力市场求职,雇主需要雇员,也要到劳动力市场招募。实际上,求学者必须按照市场需求选择专业,办学机构也必须按照市场需求开设课程。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国内地对职业教育投资拨款的方式正好相反,前者是“你先办事,我再给钱”,后者则是“我先给钱,你再办事”。计划配置难免使资源浪费,市场配置才能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香港特区的教育投资拨款方式更能发挥资金的功能。
四是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无论是就业前教育还是在职在岗培训,都是和就业紧密联系的。这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教育的非凡性所在。内地职业教育沿用普通教育的方式,以职业中学、中技、中专和大专来区分它的办学层次和确定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的等级。而香港特区直接用操作工课程、技工课程、技术员课程和技师课程来确定办学层次。学习哪种课程,一般只能谋求相应的职业职位,教育和求职就业直接联系,简单明确。从教学内容看,内地的职业教育开设的课程一般分为政治教育课、文化知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四大类。专业课在整个教学时数中占40%左右,实际操作课时在专业课教学中占的比例相当小。香港特区职业教育所开设文化知识课和社工课程,占的比例一般不到30%。在专业课教学中,实际操作课比例要达到50%甚至更多,强调模拟教学和环境教学,力求实习场所和实际工作环境统一,除非凡工种外,一般不需要经过一个实习期。简化理念,强调实际,是香港特区职业教育中值得内地借鉴的成功经验的核心所在。
五是宏观方案和决策的前瞻性。香港特区的教育一直是作为社会服务的一个部份,在港英时期,教育即被认为是和房屋、医疗、福利、劳工等相同的五大社会服务之一,尽管这五大服务不一定互相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逐渐变成了政府的一种职责,并且在开支方面一直是不吝啬的。进入新世纪以后,香港特区在教育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2000年年初香港教育统计局即推出《创造空间追求卓越》的整体教改方案,9月又以《终身学习全人发展》为题,发表有关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为香港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1992年春天,邓小平对于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制度下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就有过精辟的论述,那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实,我们今天也完全应该说,对于香港特区以至国外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等,只要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全民教育素质的提高,就应该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摘要:
[1张渝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J.高等职业教育,1998,(3).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全国人大教科文卫编辑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文件汇编(1996-2002)[G.北京摘要:中华书局,2003.
[4黄仕琦,译.终身教育和培训摘要:通向未来的桥梁[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1999,(6).
[5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M.上海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探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摘要: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周永新.从制度比较看香港社会的发展前途.香港未来之发展[M.香港摘要: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4.
[8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林建公.邓小平思想理论辞典[K.昆明摘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 上一篇:多媒体对羽毛球教学影响论文
- 下一篇:工业化高职发展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