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办学思考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27 10:57:00

导语:职业教育办学思考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教育办学思考研究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和规模进一步扩大,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更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为更好地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在办学中应注意外方合作者的资质以及引进项目的市场需求,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争取企业,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意义模式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不够,缺乏职业教育特色。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更新办学观念,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和作用

1.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指出:“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而且还要注重国际化的办学标准,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各种形式,迅速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缩小我国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合理引进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认识和认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身缺乏职业教育特色,课程设计过于传统,忽视实际技能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外职业教育项目的引进,有利于形成“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种新的思路。同时,国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以学生自主发展和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来获取相应能力,强调通过课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等。这些对于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职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培养国际化人才,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求。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我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跨国公司的大量资金和技术持续加速涌入我国,对高素质、国际化的各类管理技术人才需求增加,引进国外优质职教资源,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通过积极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办学经验,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能较快地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使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人才尽快适应国际和国内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二、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

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存在多种不同的合作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政府合作项目。如1985年4月上海市仪表局、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与德国慕尼黑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目前已进入第六期合作阶段。2003年3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旅游学校、重庆龙门浩集团职业高级中学、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江津工商职业高级中学等5所职业学校参与澳大利亚政府援助中国政府的教育项目——“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

2.整校制合作模式.如1996年九州集团与日本天富株式会社合作的“九州现代艺术职业技术学校”,1994年上海长乐职业技术学校与澳大利亚霍尔姆斯学院合作的“长乐——霍尔姆斯职业学校”。

3.部分专业合作模式。一些学校通过引进1—2个专业为突破口,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方法,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以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如上海商业学校、二医大卫校、商业会计学校,开办英国BTEC项目HNT课程的新疆医科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北京育达工商专修学院等。在第一、二类合作学校模式中,外方直接投入资金,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中外双方职责共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教学模式方面,引进对方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相关教学手段,把国外合作项目的教学模式与我方的教学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聘请对方教师来讲课,派遣我方教师去对方学习进修;引入对方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实践环节、案例教学等。第三类合作模式外方不直接投入资金,只负责提供部分外籍教师,承担部分英语和专业课教学工作,分享合作专业学生学费的部分收入。合作办学双方商定,中方发学历文凭,外方发职业资格证书,凭该资格证书在该国可继续就读或就业,承认其学历和职业资格能力。如信息技术学校中澳合作班学生可获在澳州及英联邦国家都认可的四级资格证书。

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综合考虑外方合作者的资质和项目的市场需求。具体需考虑如下因素:首先,注重与国际上知名项目的合作以保证办学质量。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方式及对象,防止与一些不具备办学资质的学校签订办学合作项目,造成行政成本的浪费,危害求学者的利益。其次,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以及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三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项目的开办应主要考虑让国内的学生有出路。再次,应考虑当地教育资源满足需求的程度、学生的入学水准以及家庭的支付能力等。引进国外项目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家庭有支付能力基础上的有效需求,学生所学技能及所获证书的市场需求情况,毕业生出国深造的种种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

2.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合作项目,大多数学校由于经费问题,不可能完全聘用外籍教师,许多课程仍需由国内教师担任。但由于国外课程的理念和体系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有很大区别,因而对教师是个严峻的挑战,如外方强调课堂上师生、学生之间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参与讨论,不允许学生被动听讲。而我国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课堂上师生间直接积极的双向交流和思想碰撞,影响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使用外方教材要求中国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既懂专业又有较高的外语水准。这些都要求在开办合作项目之初就注意采取一定措施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3.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职业教育属于培养学生获得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所需能力和资格的教育,学生毕业后除少部分出国外,绝大部分主要在中国本土就业,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有些课程内容或运行方式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否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存在困难。如全外语授课问题,鉴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有些地区、有些专业就显得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实现,可以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考虑哪些学科可以用中文,哪些学科可以用英文。各办学机构应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既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又立足于本国、本地实际,结合中国区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职业教育体系。

4.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方的合作目的一是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包括政治文化影响和未来的市场竞争,前者主要是政府行为,后者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首的大企业行为。二是出于教育市场争夺,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因而,我们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应警惕外方有意无意的文化渗透而导致的年轻一代价值观的迷失,有必要提高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育青年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5.争取企业、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职业教育以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为本位,在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认定、课程的开发和实习基地的落实等方面离不开企业、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如在开发教学大纲和课程时,为使课程在更大的程度上满足职业的现实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要以企业活动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开发专家要向有关部门咨询。在资金、师资培训、学历、职业证书资格承认等方面,需要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合作办学学校以必要的支持。总之,职业学校的主力者和相关主管部门必须通力协作,中外合作办学才能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