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时间:2022-05-27 10:45:00

导语: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内容摘要:探索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特点,汲取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是研究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在提高师资学历教育的时候,也要搞好职教师资的继续教育工作,尽快完善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满足职教师资的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更新以及教师综合能力的再提高教育。

关键词: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特点

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各国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全世界的职业教育都面临着新一轮改革浪潮的冲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相对落后。近年来,我国为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因此,探索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特点,汲取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者们的重要工作之一。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上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

(一)课程体系的灵活性

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课程开发、审核和评价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系统中,均设有由工商界人士和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委员会,主要负责开发、审核和评价所有专业课程的实施情况。对课程的开发不只是针对某一特定阶段的学习者,而是面向所有从业人员的任何阶段。专业和课程的取舍或更新方面,均严格按照职业群集或行业、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来确定,并根据社会变革对人的知识、技能和品质的要求以及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的调整,为在不同层次上提供更为灵活的职业教育服务。发达国家对课程的评价也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如英国把学校课程评价局与全国职业资格委员会合并成课程与资格局(QCA),其目的就在于使企业界与教育界共同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全面教育”等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从业者一生要变换数次工作。因此,个性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日本高等职业学校设有5个学科,其中电气工学科开设的一般教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总分分别是111、97.5。一般来说,教养课程的总学分比专业课程学分多,且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学校还开设了企业实习、创造研究等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意识。1992年,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NCVQ)出台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课程,此课程不是为了培养某个具体专业领域内的职业能力,而是培养广泛的职业或专业都需要的一般技能、知识和理解力。瑞士注重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在中等职业学校里设置了职前和职后继续教育的职业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面向学生,同时也面向家长和社会人士。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十分注重增强课程的弹性,广泛增设选修课。近年来,美国高等职业学院选修课已经占到整个课程的30%左右。瑞典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把课程分解为一些程度或侧重点不同的模块供学生选择),增加课程组合的灵活性和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在瑞典的高中学校里,学生可以在占总课时10%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课程。这种模块化课程组织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又方便了学生升学的需要。此外,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也变成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在德国、法国职业学校里,学生第一年是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和某一职业领域内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3年后才开始分专业进行培训。

(三)人才的培养坚持产学结合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一般都有两个教学点——职业学校和企业。丹麦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是在学校和企业(必须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企业)两个地方进行,学生一般以合同制形式在企业实习,以带薪学徒的身份在企业工作。学生能够把现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也有利于缓解企业劳动力紧张的局面。瑞典也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其他实行学徒制的国家不同,瑞典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机会到企业中去学习。但在学校教学中同样非常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瑞典无论是职业高中还是综合高中,学校里都有非常完备的、同实际工作场所接近的实习车间和机器设备。美国的“合作职业教育”也称工读课程计划,指工商企业界与职业学校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普通文化教育课程,一部分时间在工商企业界做实际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最近,瑞士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学徒制,从“双元制”转向“三元制”,即企业、学校和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共同培养学生,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是由许多行业或职业协会(企业的联合体)组织起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如瑞士最大的行业协会组织——瑞士工艺与技术联合会,是由20多万个企业组成。还有我们熟悉的德国实行的“双元制”、澳大利亚悉尼学院实行的“工业回炉”(ReturntoIndustry),就是产学结合的根本体现。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教师既是企业界的企业家或某一领域的技术工人,又是通过教育学院培养的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的专职教师。丹麦职业教育的教师首先应是熟练工人,或是完成了第三级教育,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经历,才能参加教师培训课程,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美国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或硕士研究生,并经过教育学院和实践环节的专业培训,才能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同时,教师每隔2—3年要参加一次教师资格考核,并取得连续任教合格证书。澳大利亚的师资培养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方面通过高等院校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专职职业教育师资;另一方面,从社会选聘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师范教育而逐渐形成兼职职业教育教师。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大学师范教育,并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进入第二阶段学习。第二阶段学习为见习期,见习生一方面要参加大学里关于教育学、专业教学法等方面的研讨;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到职业学校去实习。在完成第二阶段后,需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两次考试都通过的学生才能获取教师资格证书。为确保教师教学的高质量,德国还非常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给我国的启示

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供参考借鉴的宝贵经验,当然也有不少引以为戒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和苏联模式的影响,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许多缺点和弊端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世纪之交之际,已有许多不合时宜亟待改革之处。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劳动岗位变化加快的时代,学生要在短短的就学期间掌握全部现代科学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提高适应能力。因为基础理论知识是全部知识中最稳定、持久的部分,也是学习一切专业知识的基础。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有助于其他知识的学习。英国罗宾斯高等教育委员会认为,我们应该给学生“更普通的教育”,以便使他们能够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世界中生存。这里的“更普通的教育”就是指基础理论知识。如今,知识经济在我国已初见端倪,为适应知识经济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澳门中葡职业学校,普通教育内容(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所占的课时较多,专业类的课程相对较少。这种课程设置,既让学生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进一步接受高一级的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又为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最直接的关系,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安排得不多。因此,我国职业学校要在今后的课程体系中适度地增加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二)增设选修课程

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选修课的设置使学校的教学工作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学习兴趣选修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它不仅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开设了一定的选修课,但比重过小,有些选修课不切实际,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能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后我国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在选修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如根据本地的经济特色,增设一些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增设选修课程的同时,还要把握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适当比例,处理好几者的关系。

(三)完善产学合作制,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

从1979年开始,世界各国正式对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每年举行一次世界合作教育大会,并于1989年成立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我国与1989年首次参加了世界合作教育大会,正式开始了对合作教育的研究。在2004的教育工作大会上,教育部长周济同志也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的产学结合模式,并强调在今后几年要进一步搞好职业教育的产学结合。

我国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很少。学校培养的人才常常不适应社会的要求,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完善产学合作制,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在办学模式方面,我国的职业学校主要依赖政府办学,这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的负担,而且导致了许多有发展潜力但缺少资金的职业学校的倒闭。所以,必须充分调动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有效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有许多好处:(1)促进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因为学生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2)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以后有去向,减轻了学校和社会的压力;(3)解决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4)促进工商业事业单位了解自己的人才状况;(5)促进学校不断改进专业、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开发方面,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主要是由教育界专家组织,而企业界人士极少参与。所以,开发出来的课程陈旧,偏离企业的生产实际,不适应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要转变职教课程开发,应该把职业岗位要求作为开发的基础,教育界与企业界相互参透。职教课程开发应由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和教育界的课程专家共同完成,这样课程教学大纲才能符合企业和社会的要求,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学校也可以要求企业参与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工作,保持两者间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加强校企合作时,建立法律保障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不仅应在政策上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而且更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明晰学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将校企合作纳入国家法律保障体系中。

(四)推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职业学校师资的数量不足,学历普遍较低,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主要依托普通高等学校。1989—2004年间,我国已有16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职业教育师范系、专业和班级,在校学生2.1万人。而从企业工商界里聘用企业家、技术工人做兼职教师极少。与此同时,师资的培训或进修的机会也较少。职业教育师资的这些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建立一支适合21世纪我国职教发展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师资培养方面,一方面通过高等院校培养大批高学历、高质量的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知识水平;同时,高等院校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师实践本领与技能的训练。如教师在高等院校学习期间,必须到企业实践一段时间,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有资格考取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从社会大量选聘专业技术人员到师范院校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学习时间至少要一年以上,以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质量。修完基础文化课程以后,必须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考试者才有资格做职业学校的教师。职业学校还可以聘用兼职教师,比如招聘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即实践指导型教师。

教师的进修是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进修,可允许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在职进修与脱产进修、系统培训与部分培训等多种形式交替进行。要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训,更新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完善教育方法。同时,对富余职教教师进行转换专业的培训,以解决教师总体缺乏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对学历低的教师应该加强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技能培训。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职教教师的继续教育日益被世界发达国家所关注。我国职业教育在提高师资学历教育的时候,也要搞好职教师资的继续教育工作,尽快完善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满足职教师资的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更新和教师综合能力的再提高教育。

参考文献:

[1]黄育云,等.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黄育云,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王艳玲.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动向[J].成人高等教育,2005,(3),

[6]王艳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5,(3).

[7]邱巧玲,王奕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及启示[J].国外职业教育,2005,(1).

[8]郑声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1).

[9]郑晓梅.当代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