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社会语言学研究
时间:2022-03-20 10:04:45
导语:网络语言社会语言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网络语言是因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因其简洁幽默,表达生动,一经诞生就被广大网民广泛传播。首先介绍了社会语言学和网络语言的含义,然后研究了网络语言最鲜明的几个特点:谐音词、缩略词、旧词新用,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举例分析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原因、反映的社会现象及由此所带来的社会评价。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语言;特点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是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去探索语言的本质与差异的一门学科。社会语言学分两个领域:第一,社会环境的变化将引起语言因素的变化,其中包括社会语境的变化对语言要素的影响。第二,从语言的变异探究社会因素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新兴的网络语言形式通过互联网媒介的传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广泛流传。
一、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家费希曼(J.Fishman,1972)将社会语言学分为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学两大范围。微观社会语言学从语言层面出发,研究方言以及语言变异;宏观社会语言学从社会层面出发,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网络语言诞生发展于网络,是由于说话者和说话目的的差异而产生的微观语言变异,由此把网络语言归于微观社会语言学范围。海姆斯(D.Hymes,1974)提出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社会目标,语言目标和社会现实。例如拉博夫从事的研究工作,研究社会构成,旨在探究语言使用的理论。在国外,社会语言学早已发展成一门学科,在国内,语言学家陈原的《社会语言学》填补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空白,他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角度来研究社会语言学[1]。语言学家布赖特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共变论”。“共变论”指的是语言和社会都处于变化之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就是语言的变化在社会中的运动。
二、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上产生并在网络交际中被广泛使用的语言,它包括拼音、符号、英文字母、图标和文字等各种各样的组合形式。20世纪90年代初,网民在网上聊天时,为了提高效率或制造诙谐的效果,自创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聊天用语,久而久之成为网络中特定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跟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有关的专业术语和词汇;二是指人们利用互联网交际与表达时所使用的新形式语言。本文主要探讨其第二种含义。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学界也不断加深对网络语言的研究。2000年,周海中教授发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一文,最先提出了网络语言学(Netlinguistics)这门新学科。2003年,西班牙珀施特圭罗出版的《网络语言学:互联网上的语言、话语和思想》一书,较为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网络语言学。2005年,英国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发表《网络语言学的范围》,指出网络信息技术对语言产生的影响并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研究。网络语言学已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并逐渐发展成语言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
三、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是网络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简洁幽默,表达生动,一诞生就被广大网民广泛传播。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多数是将汉字、符号、数字和英文参杂在一起使用,这种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或多或少会出现错别字甚至病句,但在网络世界中却深受大众的欢迎”[2]。(一)谐音词。在网络世界,网民常使用键盘上的英文字母或数字组成谐音词来表达意思。比如“RP”代表人品,“CU”是代表“seeyou”,“555”表示呜呜呜地哭,“88”表示“再见”,“521”表示“我爱你”,“1314”表示“一生一世”。网民把文字、英语单词等组合在一起衍变出谐音化用语,如:果酱——过奖;稀饭——喜欢;斑竹——版主;群猪——群主等。大量使用谐音词,克服了网络交流时传统文字形式的生硬和呆板,增加了聊天内容的灵性。常用的谐音类网络语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借词与方言。1.借词网络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借来词汇,以提升表达方式与效果。目前,网络用语中产生的借词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大部分是音译词。如爱豆(idol)、因吹思听(interesting),一颗赛艇(exciting)。再如“奥特曼”是英文“outman”的谐音,意思是“跟不上潮流的,落后的人”。然而,“奥特曼”一词本来就存在于汉语之中,它来自于1966年日本动漫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由于“奥特曼”很早之前就已产生,可以说是一个古董级的词语,这正与网络流行语赋予它的新含义“跟不上潮流的人”相得益彰,让人觉得非常贴切形象。2.方言网络上的词汇来源于网民的创造,而网民的语言受各地方言的影响,因此一些网络用语带有方言的色彩。如网络词语“冷松”(西北地区方言,意为“竭尽”的意思);“很方”(四川方言,方意为慌的意思);“肿么了”(山东方言,意思是怎么了)。(二)缩略词。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网络交流也变得快速高效,惜字如金。在输入英文时,遇到冗长的英文单词,就用首字母缩略词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BFF=bestfriendforever(最好的朋友);CP=couple(情侣)。此外,网民还把大量网络词汇通过缩略原句进行简单拼接,如网络用语“城会玩”是“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的缩略形式。类似的词语还有“说闹觉余”,意思是其他人又说又笑,觉得自己很多余,多用于自我嘲讽。“尬聊”指聊天时很尴尬,遇到不会聊天的人,气氛变得非常尴尬,但又不得不去聊。(三)旧词新用。网络词汇最鲜明的特点是具有创新性。一些词汇被放在网络环境里重新打造,旧词赋新意。比如“套路”一词本意指精心策划以应对某种情况或问题的方法,现多指某人做事不真诚,办事喜欢投机取巧,后来更是衍生出“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的经典名句。“套路”一词传达出大众对目前人际关系趋于利益化的不满情绪,人人呼唤“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表现了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网络用语还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新的网络流行语。“巨婴”,字面意思是说体形巨大的婴儿。2018年发生的“高铁霸座”“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让“巨婴”的热度进一步升高。现在人们习惯于用“巨婴”来形容心理素质滞留在婴儿时期的成年人。“巨婴”现象表现出人们对于成年人行为标准的要求。汤攻英提出了“格式流行语”的概念:“格式流行语与单纯流行语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相对的。格式流行语以特定的格式出现,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开放性两大特征。”[3]“买排骨吃他不香吗?”这个句子来源于一条视频,在该视频中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正与人聊天,聊天内容大意是“干的活虽然很埋汰,但是1小时能挣到100元,回去用来买排骨吃多香啊”,表示自己做的活是很值得的。后来“XX不香吗”的句式在网上被广大网友引申为看到不划算的事情时,就会说与其这样做还不如去“买排骨”,或者干其他更划算的事情,表示心中对这件事觉得很不值得。如“检查一下花了一千多,有这钱买排骨吃他不香吗”。
四、结语
斯大林曾在1950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到,“语言随着社会产生,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语言也将是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的。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4]。任何社会,只要前进发展,就必然会产生新词新语。更新,事物才有生命力,只有更新才能推动发展[5]。社会语言学“不仅应从变动的社会发展中来发现语言的变异,也要从语言的变异中去研究社会发展的变动以及未来的图景”[6]。网络用语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们来自大众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同时又代表了一定的观点与立场;因此网络语言便成为民意表达的另一种形式,这也是其得以流行传播的关键之一。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大众的心态更为开放包容,网络用语将不仅存活于日常或网络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方法论四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2]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41.
[3]汤攻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228.
[4]斯大林.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0.
[5]乔星.社会语言学视角中的网络语言[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60-161.
[6]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作者:徐正迎 朱立华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 上一篇:语言障碍语言学研究及思考
- 下一篇:英语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