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下的语言景观研究
时间:2022-08-16 09:08:18
导语:社会语言学下的语言景观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介绍了全球化社会语言学及其核心概念——超多元性、移动性和标准性,并用这些核心概念对语言景观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进行了解释。自上世纪末以来,国际上的语言景观已发展成社会语言学中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已有基础上,着重考察语言景观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分析维度以及理论构建情况,进一步阐述这一语言学前沿学科的研究动态。
关键词: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语言景观;语言标牌
全球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全世界经济、政治、技术、文化整合的综合过程中,语言现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和多元。而“全球化社会语言学”正是为了研究这种新现象而出现的新理论。语言景观是指某个特定的国家里语言情况的描述与分析,也可以指某一个更大的地理区域内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使用情况。
一、语言景观研究的概念
现实环境中用以陈列展示语言文字物质载体称作语言标牌。在社会语言学中,对公共语言标牌上语言使用的研究称作“语言景观”研究。在这些为公众所共享的空间中,标牌语言所构建的语言景观并不是简单的语言陈列或呈现,其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创设机制和思想意识。其实,随着该领域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围已从公共空间延伸到室内场所及虚拟空间等。
二、语言景观研究的多维视角
语言景观研究可以从很多视角或维度入手,但从已取得的成果来看,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主题上。(一)多语言的使用。Gorter把语言景观看作是研究多语言使用一种新路径,语言景观研究中最多的成果也出现在这一方面。在多语言使用研究的主要成果中,Ben-Rafael等对以色列的犹太人社区、巴勒斯坦人社区、东耶路撒冷的非以色列——巴勒斯坦人社区的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英语语言景观的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族群社区的语言使用具有不同的语言景观模式。(二)语言政策的实施。语言景观实际上就是语言政策实施情况的具体体现。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政策都会规定在公共空间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地方自治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语言政策或者语言法案,以规定公共空间里的语言使用。
三、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框架
许多从事语言景观研究的学者尝试构建该领域的理论体系,这里着重介绍Scollon&Scollon的场所符号学理论及Huebner提出的SPEAKING模型。(一)场所符号学理论。Scollon&Scollon采用Kress&vanLeeuwen的视觉符号框架来研究“场所中的话语”,并称之为“地理符号学”,看话语如何在具体场所中表达意义。地理符号学是语言景观研究中比较成型的分析框架之一。不过,他们的研究着重质化分析,对如何量化处理阐述不多。(二)语言景观分析的SPEAKING模型。美国语言人类学家Hymes从人类交际文化学视角出发研究人类言语活动的交际效率,认为言语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可以用SPEAKING中的八个首字母来表示,从而形成了SPEAKING交际模型。其中S代表背景与场合;P代表参与者;E代表交际的目标及期待的结果;A代表交际中言语行为与事件发生的形式和顺序;K代表交际中的语气、表情、姿态等;I代表交际的传播形式和风格;N代表交际时需遵守的各种社会规则;G代表言语行为或事件的类型。Huebner认为,这种SPEAKING分析模型可以作为语言景观研究的分析框架,全面分析语言景观的语言形式、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创设人的动机、读者的反应等。
四、语言景观研究的方法论
(一)语料收集方法。语言景观研究最主要的语料收集方法是拍照。研究者只需携带一部数码相机,拍下现实环境中的各类标牌,便基本完成了语料搜集的田野工作。除照片作为数据外,语言景观研究也可以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来了解景观制作者的动机、读者的态度和感受等。(二)语料处理和分析方法。语料分析可以采用量化或质化的方法。从量化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统计各类标牌的数量及所占比例,以此来看各种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呈现情况。语言景观研究也可以采用或结合质化方法,通过观察和思辨来分析标牌上的语言使用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依靠观察进行判断,不做数量上的统计和评价。
五、结语
全球化带给我们一个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良好契机,也展示给我们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语言空间。语言景观研究以公共空间中的语言呈现为考察对象,探索标牌上语言形式背后的选择动因、意识形态、身份和权势关系等。在全球化和多语共存的现实语境下,语言景观中可供考察的层面非常多,虽然语言景观研究在方法论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发展前景是非常明朗的。
作者:李丹丹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214-223.
[2]李怡.语言景观研究法:对广州北京路的历时性调查[J].海外英语,2011(11):300-301.
[3]田飞洋,张维佳.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语言景观研究的新理论—以北京市学院路双语公示语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4(2):38-45.
[4]李丽生.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述评及其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4):1-7.
[5]徐永罡,任燕.旅游对纳西东巴文语言景观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5(1):102-110.
- 上一篇: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及解决对策
- 下一篇:社会语言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