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慈治学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迪
时间:2022-07-18 08:35:06
导语:冯文慈治学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迪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冯文慈作为中国音乐史学界思想集大成者,对我国当今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基石和实践指导意义。纵观现在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古今史料研究结构杂浅、创新性不足等弊端。基于对冯文慈治学思想的研究所启示,应树立“以德树人”的音乐教育理念,用“善疑多思”的音乐教育体系,建立“创新优学”的音乐教育观。
关键词:音乐教育;冯文慈治学思想;教育启迪
音乐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始终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都把音乐教育作为德育、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因美化人、用美育人、以美立人、以德立本。在当代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更是被纳入素质教育、立德树人、促进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用乐育德、用乐促智、用乐怡情。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史明鉴、榜样明志,是推动现今音乐教育发展、提升现今音乐教育质量、加强现今音乐教育功能的必由之路。国家教育部几经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这些重要论述,对如何发展现今音乐教育提供了明确方向。我们应注重学习和借鉴杰出的音乐史学家们的治学思想,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建构与新时代特点相契合的音乐教育体系。鉴于此,现以我国著名的的音乐史学家冯文慈的治学思想为研究对象,探析其“大德高僧”“善疑多思”的音乐治学思想,目的在于推进当代音乐教育提供借鉴与启迪。
一、冯文慈治学思想探析
冯文慈,系我国著名音乐史学家之一,主要从事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和研究。他的治学思想求真务实、企盼创新,对待学术“善疑多思、坚持反思”。这在他的很多学术著作和文章里都有所体现。他在文献整理方面有朱载堉原著《律学新说》的标点注释本,《律吕精义》的标点注释本(获1999年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选著合作稿)等。四十多篇。其中择评我国音乐史学泰斗杨荫浏先生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三篇文章在音乐史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他的这些著作,无不闪烁着他的治学思想的光辉。在中国音乐史学界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对冯文慈的评价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冯文慈音乐史学观点求真务实,批判性强,其音乐治学思想朴素细腻且直观,具有唯物主义的朴素的治学情怀;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他敢于对音乐泰斗级人物发起“挑战”,有点“以高抬高”的思想。也有学者认为,冯文慈的音乐治学思想,既有“唯物”的成分,亦有“唯心”因素,如以“感于物而动”来阐释其对音乐史学的情结,其思想具有理性的批判倾向,在其著作里引用详实的理论依据、佐证其研究命题时,呈现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倾向。诚然,由于历史、阶级以及认知的局限性,对冯文慈的学术思想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评判和分歧,但这并不抹煞冯文慈在我国音乐学界的影响,并未影响他在中国音乐史学界的地位。这是因为,他的音乐思想博“诸子百家之大成”,于“陌然产生思考”,在音乐史学之路上不断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不断地体现他的“我疑故我在”的学术精神,不仅体现了他的音乐学养、独到的见地、社会的洞察能力,而且运用诸子百家的音乐发展的内在逻辑及规律,并启示着、推动着我国音乐史学的发展。探求音乐的起源,音乐史学的本源及内在问题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既是中国音乐史学的基本问题,亦是中国音乐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冯文慈在他所撰写的《漫谈音乐的起源》(原载《北京音乐报》1981年8月10日第三版)中从古到今来论述音乐的起源这个问题。基于音乐起源于劳动着笔,从西汉的《淮南子》上的一段话谈起,用恩格斯的论点来论证、再引用普列哈诺夫在《论艺术》中的观点,从这三个维度,探讨了音乐的起源这个问题,揭示音乐的起源不只是来源于劳动这个笼统的命题。之于音乐起源,冯文慈强调,“音之起,不止起于劳动,文艺创造乃是人类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人心生也。心之审美,才会萌芽,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艺术才会有可能从无到有,成为几千年来人类艺术创造的起点”。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及劳动———音乐———乐舞这样的逻辑结构关系来说明“音乐”产生过程。他的观点基于怀疑,于是思考,源于行动(查资料、求考证)即音乐不只起源于劳动,它是心感于物的审美。冯文慈的这种“追溯求源”的治学精神不正是我们所要学习和追思的吗?音乐史学是音乐理论范畴的学科,音乐是与客观现实有着密切的关联。冯文慈在音乐的治学中很注重用心探究这些问题。他在发言稿《从事中国音乐史学的心态自述》(该文是在2002年南京“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上的书面发言)中认为,音乐史学无论是音乐古代史、近现代史、通史或是断代史,无论是其子学科亦或交缘学科例如音乐美术史、音乐思想史、乐律学史、音乐教育史、乐器发展史、少数民族音乐史等等都相关联又有很多的成果有待研究和考证。不同的音乐领域之于人的意义,体现在不同的研究领域,都能“求同存异”。音乐是“资治”与“教化”的传统。这一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主体生产对象,对象生产主体”的唯物史观。他认为,中华民族是热爱史学的民族,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时期,史学首要的任务是“资治”,统治者视史学为“治国”的借鉴。我们如今的音乐史学,和政治、教育的关系无可回避。音乐史学是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音乐美学的重要原则。冯文慈认为,音乐应秉承“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观”,他认为:对待“实事求是”,不同的史家会有不同的认识,不管“流派”如何分野,都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精神选择史料、描述史事,心田中应该存在着自己的思想支柱,要用“如实”的精神来贯彻。如果从宏观上研究史学,最基本的靠山还是要仰仗“唯物史观”。其治学理念作用于人,到如今都是我们引用的范例。这一“唯物史观”的治学思想,强调了音乐史学的原则性;冯文慈又强调,“以唯物史观来统帅全局,掌握大事,包括何时运用,是史学家们自觉自愿的事。唯物史观以其真理性吸引学者,从而广泛传播,不是由谁来宣称‘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就可以奏效,对运用唯物史观,要提倡和鼓励,而非必须”,意即音乐艺术自由表现人的心灵自由与生活自由的,他所提出的这种音乐治学思想,从音乐研究与受众的视角,阐释了音乐史学研究的“心态”作用。在这里,从“唯物音乐史学观”到“实事求是音乐史学观”,冯文慈都以科学的史学观思想建构了音乐的史学理念,对我国音乐史学、教育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由冯文慈音乐史学观管窥当今音乐教育之缺憾
通过透析冯文慈音乐史学思想,我们可知,音乐的探索之路永无止境,要把握音乐的“本源”与“初心”,究其内源,探究规律,也是我国音乐教育的本质追求。在实践上,把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乐、诗、礼、舞等结合起来,培育人的综合艺术素养。如孔子以“六书”为教材,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孟子注重音乐审美中总的情感体验,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主张“与民同乐”。思想者,所思所想也。有所思,有所想,还得要付之于实践,实践的过程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机构设置、教育内容、价值追求的相同,来探索现在音乐教育之“大同”。以冯文慈的音乐治学思想为视角来审视当今音乐教育尚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其一,在重视学习、重视基本功方面存在不足。冯文慈一再强调:“千忙万忙,不可忽视基本功的提高”。他说,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基本功自然会涉及多种领域和学科,而从今天绝大多数音乐艺术院校的中国音乐史学的现状来说———在教学和研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古汉语一关。纵观音乐史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必须要涉及到文献资料的参考,最重要的就是古汉语这一关,而古汉语只是最基本的就是识字、读字,这就需要语言能力的提升和提高,打好了扎实的基本功,教学与研究,才能少出错,尽量的不出错。音乐教育应基于传统文化、时代背景,从人生、道德、社会视角,阐释音乐及音乐教育的问题的同时明确以提升自我,拓宽知识视野,结合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构建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系。从现有的音乐研究成果看,学界音乐教育观尚存较大争议:基于当代美育思想,以及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专业化”“非艺术化”倾向,学界普遍认为审美是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主张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并因此建构艺术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的认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建立以多元化认识为基础,不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且审美标准和模式是多元的,主张以文化教育为核心。相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以文化教育核心的观念更加重视音乐教育的包容性、人文性,更加关注人的现实世界,强调音乐教育的功能、目的。有的针对创新人才的时代需求,主张以创造为核心,提倡在音乐实践中,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有研究者对此持有怀疑态度,认为这有可能弱化音乐的学科特点及其音乐审美功能。而由于音乐教育理念束缚,导致现今音乐教育实践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与问题。其二,音乐史学观念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存在决定意识”,古人今人思想有所不同。冯文慈呼吁,在一定意义上,推进音乐史学事业有赖于“争鸣”,而其真正实现,有赖于音乐教育者本身在心中应燃起对待事业的满腔热情,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要具有开拓的精神,结合新时代的思想,运用到音乐教育领域。发扬我国传统文化,集我国诸子百家音乐思想之大成,对音乐的根源、本质及表现形式的探究,对音乐审美特征及社会功能之揭示,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应用于音乐教育。从宏观上看,还要吸收西方音乐的影响,与之对比,发现我们的音乐史学教育的不足,推陈出新。要做到推陈出新,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引导学生不只是认同本民族音乐史,还要认同国外的音乐历史,扩大音乐教育的史学视野;(2)以教材为蓝本,展开史学思维,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术科研能力,把“问题”变成学术“点子”,把“点子”变成课题,加以研究、解决(结题);(3)树立广大音乐史学教育者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从指导思想、实践教学入手,用自己的科研热情和真诚的付出来赢得各大艺术院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中国拥有庞大的音乐教育资源,大多数综合类大学都设有艺术音乐类院校,有近几十万名音乐教师提供音乐教育,并有几百所各类高校每年源源不断培养着各类音乐教师,但对音乐教育的推陈出新却不尽人意。冯文慈多次呼吁,音乐教育要规范化,更要多元化。从微观上看,现今音乐教育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教学内容设计上,新旧音乐知识比例较为失衡。据笔者对湖北几十所院校音乐史学课程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学习以往的音乐史学知识的内容占85%,而对现今音乐史学知识内容所占微乎其微。较之西方,音乐史学新旧知识比例严重失调。其三,音乐史学教育缺乏创新性、艺术性。冯文慈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史学的民族,是尊重自己历史、尊重自己历史遗产遗物和史学成果的民族”。在我国古代,乐音之道被音乐学家们纳入了“阴阳五行”学说的范畴,古人运用阴阳学说解释音乐的起源,认为音乐应顺应宇宙万物阴阳相生、动静相应的和谐辩证规律,显现在乐音上的节奏、韵律、调式、速度、音频等特点,都与人体的运行规律相同。在《乐记•乐象》篇谈到教育对象时说:“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是其欲。”所以,音乐史学教育应注重其艺术性。艺术性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培养其自身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在乐教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及教学内容艺术性的贯穿于施教者的身心。要遵循“人心随乐而变,音律各有宜”的规律,艺术性的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而当今音乐教育无论在目标追求、课程设置,还是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上,没有针对学生学业程度的高低、个性能力的差异进行不同的教学与管理,缺乏创新性。比如,教材内容设置,没有更多的新时代的音乐史学内容;在教学教法上,目前,学校多采用“讲授法”“引导法”等传统教学方法,这些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的方法,虽然省时省力、自成体系,但单一、陈旧,无生机,阻滞了人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致使音乐教育最终目标和教学理念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当今,音乐史学教育已经渗透到音乐教育的各个层次和领域,通过“学史”“研史”阐释现今音乐教育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目前,在文化复兴的背景下,音乐教育正处于深度改革和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对冯文慈音乐史学的治学研究和思考,可以获得以下启迪:首先,树立“以德树人”音乐教育理念。“乐者,德之华也”,用“德音”来施教是冯文慈强调治学的重要原则。音乐的教育功能关键在于“治心”,即消除人的内在欲望和外在的诱惑,使之归于“礼”,这就把音乐的本原放在人的心性基础之上了,通过音乐的道德教化而经治人心。“乐”养“德”,“德”于“乐”之盛开。音乐的美,不只是感官和情绪上的快感,而且还能体验、领悟“德音”中的“义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要以乐辅德。音乐教育不是简单传授音乐常识、理论这样的书本知识,也不是单纯地对音乐技能的实践,而是用艺术的手段对思想情操、情感世界、道德观念产生细雨润无声般的渗透和影响,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高贵的德操,提高人们的素质和素养。要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的观念和意识。现今大多数音乐教育者的认识还局限于传播音乐知识,发展音乐技能,轻视德育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文化课不好而为之等观念,使整个社会对音乐教育的意义缺乏更高层面的共识。树立“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视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是冯文慈的音乐治学理念观,也是实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现今音乐教育指导思想。它包含两层意义:教育者“以德立身”,即用高尚的品德、精湛的艺德培养学生;受教育者“以德立本”,即通过音乐教育,修为品德,提升综合素质的教育之本。其次,完善音乐史学古今音乐的发展和交缘的理念。在理论上,音乐史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先秦诸子百家音乐思想,确立了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系和美学原则,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在实践上,古代音乐教育注重把乐、诗、礼、舞等结合起来,以“乐和”促进“人和”“天和”“政合”。冯文慈认为:“在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古老乐种很多,从乐学发展方面说,由古至今,一脉赘续古代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史学牵丝挂缕,交缘很多。在涉及交缘的或一脉相承的古今关系时,既要揭示其联系,又要慎重对待,不可误猴为人,以今人之意增释古人之文”。由此可见,古代音乐教育和现今音乐教育一脉相承,其意义源远流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相比之下,现今音乐教育体系中对音乐教育的交缘与发展的理念却日益弱化。我国拥有丰富的音乐传统文化,这些应是现今音乐发展的“魂”与“根”。党报告强调,繁荣和发展中华文化,应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传承和保护民族音乐当作责任,确立以音乐文化多元性为音乐教育的基础目标。基于我国的文化战略需要,各级各类艺术院校应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当作音乐教育“主旋律”,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和特点,各显特色。强化音乐教育对传统美的熏陶与感染。同时要立足本土,吸收外来,引入世界各国优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借鉴他国优秀文化的经验。吸取其精华融入我们的音乐教育之中。注重建构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冯文慈认为,史学要常写常新,在创新中不要忘记回顾与反思。他说,在中国,史学是门十分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不断更新的学科,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以来,史学表现出常写常新、充满活力的态势。现今进入21世纪,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日趋提高,新的史料和新的知识不断展现,现今音乐教育应“直己而陈德,动己而天地应焉”。强调音乐教育者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实践上,创新和实施“与人歌而善,必先反之,而后和之”的教学法、启示法以及“不知言,无以知人”的因材施教法等方法。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传承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从音乐的本质和本源出发,注重音乐受众者的音乐兴趣和音乐创造的能力培养。为此,当代音乐教育教学,应遵循教育规律、尊重音乐受众者的个体差异,结合音乐教学内容,探索和创新有效的、与时俱进的新的音乐教育体系,让现今的音乐教育体制充满灵活性、创新性。让原始的艺术活动充满生机,使每个音乐受众者成为音乐的主人,在音乐天地中畅想人生。
四、结语
综上,冯文慈作为中国音乐史学界的大家之一,他的音乐史学治学思想深刻揭示了音乐的根源、本质及表现形式,系统论证了音乐特征及社会功能,为我们现如今音乐教育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指导。诚然,音乐史学理论是有着高深思想和严密体系的音乐学科,由于历史、阶级以及认知的局限性,音乐史学思想也存在唯心主义成分,在历史长河的作用和影响意义深远。这需要我们以历史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去洞察,博古论今,吸前人音乐史学家精华,去其糟粕,用科学的、正确的音乐史学理论观不断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多元价值功能,拓宽音乐史学教育视野。
参考文献:
[1]冯文慈.中国音乐史学的回顾与反思[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王少良.中国古典音乐的哲学本原思想述[J].艺术研究,2016,(1).
[3]杨蕾.中国古代乐教的德育功能及其现代启示[J].中州学刊,1998,(4).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殷瑰姣.我疑故我在———冯文慈访谈录[J].音乐研究,2014,(11).
作者:殷瑰姣 李茵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 上一篇: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的运用
- 下一篇:社会音乐教育成因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