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中社会性发展教育研究
时间:2022-03-06 08:55:40
导语:幼儿音乐教育中社会性发展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社会性发展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也逐步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一个新课题。音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需求的实现有着良好的推进作用。本文就对于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社会性发展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社会性发展;培养
1概述
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一个幼儿教育的问题,在当前学前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前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学前教育界已经对社会性发展的需求进行了不断地研究和强调。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幼儿自身和社会之间联系的方面,包括了生活适应、社会交往、自我发展以及社会行为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于社会性发展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引入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从社会化发展这个角度来侧重教育。下文就对于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思路进行了探析。
2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思路
2.1韵律活动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其教育活动的起点应该从人的体态活动进行出发。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体现中,韵律活动的应用可以让幼儿自身身心协调发展效果得到保证,提升幼儿的自控力。在韵律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其包括表演形式和基本形式。表演形式包括了各类舞蹈,例如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等。基本形式则包括了基础的动作和一些模仿动物、植物以及生活中物品的体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韵律的训练具有很大的效用。韵律训练中,不同的动作都会存在较强的律动效果,这样可以通过采取这种训练方式,让学生对音乐技能与知识进行更好地掌握。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也避免了教学活动过程过于枯燥,突破了以往机械化的教学限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对节奏、律动进行合理应用,可以适当地在听、唱、动等过程中,对于音乐技能知识进行融入。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具备较强的音乐经验,自身又活泼好动,通过合理的应用可以让幼儿自身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得到更好地激发,同时提升幼儿自身协调能力。
2.2歌唱练习
作为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歌唱出自于人体的本能,同时也是当前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是对于自身的情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主要方式。幼儿本身进入音乐领域,感受音乐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唱歌,很多幼儿都具有唱歌的爱好和意愿。在唱歌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幼儿自身的社会情感得到更好地培养。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进行一定的讲解,让幼儿自身情感上产生和歌曲的共鸣,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沉浸在歌曲的情境当中,理解歌曲。例如,对于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主题曲来说,很多幼儿都看过且对这一首主题曲都十分了解,同时也都喜欢唱这首歌曲。《喜洋洋与灰太狼》中,喜洋洋的是正面的角色,他机智、勇敢、乐于助人,关键时刻可以帮助伙伴。在歌曲中对这些形象进行了解的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对自身的情感进行表达,配合音乐,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歌唱联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幼儿对自身情感表达的需求进行认识,同时认识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在练习中形成积极、正面的情感。
2.3音乐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活动认同,同时也是让幼儿获得乐趣的一个重要的方式。音乐游戏作为对音乐教育和游戏进行融合的一种形式,其可以更好地对幼儿自身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调动。音乐游戏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音乐知识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创造力、表现力、音乐感受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音乐游戏的形式很多,在教学中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特点进行选择应用。例如,在韵律活动和歌唱活动中,就可以应用歌舞游戏,通过设置简单的角色情节来进行应用。表演游戏则可以结合音乐的情况来推动游戏的情节发展。听辨反应游戏则侧重对声音或音乐的听辨结果进行快速的反应。音乐游戏活动应用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情节进行了针对性设置和调整,同时依据音乐的特点和内容,设置不同的动作和节奏,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一些以往学习中很难体验的社会性规则,同时对于社会性规则进行理解。合理地对音乐游戏活动进行应用,也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对自我进行认知。
2.4打击乐器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一些不太复杂的打击乐器,其往往也会引发学生的使用兴趣,同时也便于幼儿进行学习理解。通过对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和应用,可以让幼儿产生良好的演奏兴趣,同时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也可以学会如何与其他人进行配合和协调。在演奏中,幼儿也可以提升逆神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一般来说大鼓、串铃、三角铁、木鱼、双响筒、沙球等都是较为常见的打击乐器,在学前阶段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乐器具有简单的操作要求,同时也可以和自然中的声音进行模仿,对于幼儿来说这种声音既不陌生,同时也富有乐趣。现阶段,在进行打击乐器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安排演奏与歌舞、游戏等活动进行融合的方式。这种复合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可以让幼儿的演奏更加有趣,同时也可以更加多变和随意地进行调整,幼儿之间的互助能力、合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和发展。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活动来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保障是非常必要的,其也具备重要的操作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当前学前幼儿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于音乐教育活动进行重视,同时更好地引入社会性发展的理念。只有充分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具备更加可行的实践思路,社会性发展需求才能得到更好地实现,同时让当前学前教育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郑燕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幼教中心十一园
参考文献:
[1]梁坤,许卓娅.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模式能力的研究[J].幼儿教育,2015(33).
[2]孙莹.浅析音乐教育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
[3]胡祥云.论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J].成功(教育),2013(3).
[4]张文惠.音乐舞蹈教育中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大班音乐舞蹈教学活动《铃儿响叮当》之体会[J].好家长,2016(23).c
- 上一篇: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
- 下一篇: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