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教育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25 11:02:37

导语:儿童音乐教育方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儿童音乐教育方法研究

在如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教育也逐渐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关注,当国内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时,国外已经出现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依体系”、“铃木音乐”以及“蒙氏的音感教学”等。鉴于此种原因,我们想要通过实践,总结更多关于儿童音乐教育方面的经验,并利用不同的手段,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开发学生的天性,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获得更多知识。我们通过《音乐花园》这个项目总结了一些浅显的关于儿童音乐教育方面的方法心得。

一、通过音乐培养学生心智

根据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宗旨,通过音乐去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培养健全人格。4-6岁是儿童完善心智的一个阶段,音乐可以起到很大作用。让孩子们通过鉴赏音乐,体会其中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例如儿童歌曲《一分钱》,其意义是对孩子们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词中并没有直接指出拾金不昧等相关的话语,而是通过天真淳朴的儿童语气,用愉快的音调旋律唱出小朋友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并获得表扬,侧面表现了拾金不昧的行为,其实这样激励情感的教育往往比直接说教更深入人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找一些富有人生道理的歌曲让孩子们欣赏,让他们在歌曲中获得更多的道理。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可以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特别是在乐器教学上,因材施教尤为重要。因为每个学生的协调能力和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若只是千篇一律的死板教学,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一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失去信心和兴趣。

三、灵活式的教学

由于4-6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美国音乐学家雷默曾说过:“我们有多少方法能让孩子体验音乐,我们就用多少方法。”学习的源动力是兴趣。首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乐器产生兴趣,其次要针对学生的现实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只有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学习。

(一)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对于4-6岁的儿童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只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具有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因此,在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的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必须要集中全部注意力才能做出各种反应,从而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二)使用一些有节奏性的语言。先将一些简单的节奏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再逐渐将节奏复杂化,并加入歌词或者旋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掌握节奏,也帮助他们增强节奏感。

(三)通过引入故事教学。教师可以将要学习的曲子结合创作背景改编成故事代入课堂,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理解音乐,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趣味性,还使教师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教学手段有多种多样,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适应课堂,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

四、结语

毋庸置疑,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力、应变能力的提高,而且更能够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遵循儿童教育的原则方法和基本理论进行指导教育。除了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外,也要丰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将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统一起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总而言之,儿童音乐教育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并且除了教授知识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作者:井榕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