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育研究论文10篇
时间:2022-07-29 10:34:17
导语:大学音乐教育研究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许多的艺术学校中,有各式各样的音乐专业;在其他大学中,音乐教育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公共课程。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我国从远古时期元谋人开始便有了音乐,历史非常悠久,许多的音乐都饱含了我国的历史进程以及文化习俗。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音乐,而是在品味音乐的同时去了解多方面的文化,学习人文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也成为了大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素养不可缺少的途径。
一、大学我们所了解的音乐教育
在普通大学中,音乐教育属于选修课行列之中。而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有进一步的一个提高。大学选修课的音乐教育有的叫做音乐欣赏。将我国从远古时期至今的音乐历程及其作品一一讲解,并在老师的教育及演唱下学习相关知识。这样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文化,感受当时人物精神世界,让学生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养。而音乐教育中不仅仅只是国内音乐历史历程,更包含了国外的音乐发展,教育意义更加深刻,通过音乐的学习,汲取国内外古典及现代音乐文化,学生更容易了解、接受文化,这一点从接受文化差异性层面上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由此可以让学生从人文素养的核心层次去提高自己,要求自己,展现出音乐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
二、大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很多人都会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成人的文化素质修养。而并不是如此,人文素养在综合素质其中的一部分。现在的教师总会说,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凡事态度要好。这都囊括在综合素质其中。现代社会能给自身最深的体会便是,需要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三个观念,便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固然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要有积极上进的态度;讲究凡事都要脚踏实地的做。此外,我们更应该将心理素质提高。从了解来说,许多地方都有很多学生因为各种事件轻生的事情发生,这便是极差的心理素质所导致的行为。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提高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文化、修养,全部能在平常与人交往,为人处事中体现出来。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即将进人社会,需要面对很多的问题,首先是就业,就让他们压力重重;情感问题也是他们即将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压力多了,人反而容易偏激。而适当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够缓解压力,得到精神世界的放松,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世界,了解更多。
三、如何去提高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
(一)从学校的教育层面
高校教育着重在于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其综合素质。音乐,好比字画和舞蹈,都需要有赏析功能。而大学生正好需要有去欣赏评价事物的能力,恰好,音乐教育能够满足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形象的讲解音乐知识,演唱音乐,带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乐趣。学校可以设立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了解,开发学生兴趣。可以在学校开展相关的节目表演,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可以让其他学生观看表演者的表演,这样也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从身心去感受这样的教育体系,得到提升。
(二)从专业的角度
一个学校中各式各样的专业都有,而选修课的音乐教育却是不分专业都必须要学习的课程。那么,对于不同专业来说,对于音乐教学学生们的喜好都偏重于文史学生较多。因此,学校不仅仅要在这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应该加大力度在学生的专业知识中。可以在专业知识中渗人人文素质教育知识,让学生在更好的理解课程的同时,加深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并加以学习。当然,这便需要教师的努力,因为并不是教给学生去,学生就会去记。而需要教师去挖掘学生兴趣在哪,从而更好的带人人文素养教育的知识,这样提起了学生兴趣,才能够带动他们的能力,更好的发展这一能力,去了解它、感受它,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在教师层面
教师就像园丁一般,需要照顾花儿逐步成长,那么要培育美丽的花朵,更需要园丁的精心。同理,学生能否提高人文素养,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需要把引路人的身份饰演的淋漓尽致才能发挥他的长处,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好处间。所以,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高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教育出好的学生。一个好的团队需要一个有能力,知识底蕴丰厚的队长,而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只有做好了自己本身,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才能对学生负责。从此基础之上,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找到途径。
四、结语
人文素养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状态及其必须的素养展现,这也注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所以,大学的人文素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面,所有学生都在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而想要做到最好,你只能先去要求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够慢慢做到。所以,大学的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问题,这边需要大学和教师共同的努力,让人文素养的教育逐步提高,让学生从被教转变为有兴趣听,这样才能够更快更好的了解并且熟知人文素养,并加以学习。另外一个方面,专业知识学习是学生来到大学的首要目的,所以学校应该更好的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全面教学,才能够达到学校期望的目标,也能够让学生得到提高。
作者:李春燕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文睛.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探析I月.中国成人教育201314:124一125.
2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选修艺术课程的思考川.人民音乐201208:5一6.
3谢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月.长沙大学教学学报20136:5一6.
第二篇:大学音乐教育人文素养探讨
人文素养,从字面上不难理解,“人文”即政治、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科学,“素养”即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人文素养是指对人文科学的学习和钻研能力,以及从中所体现出的以人为核心的一种精神,即人的内在品格。我们常说,音乐是有生命的,是有感情的,是有灵魂的。这个“生命、感情、灵魂”便是人文素养,所以,人文素养是音乐的根,只有从“根”上长出来的音符、线谱、歌曲、声音,我们才能说音乐是有魅力的。
一、浅析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核心,不是去彰显能力,而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精神和信仰,是对人的思想、感情、价值的关怀,它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的“德行”。人文精神可以引领着音乐向宽广的、充满希望的方向去发展,从而提高音乐的艺术美感以及人们的艺术修养。
(一)人文素养是新时期音乐教育中的必然需求
重视知识技能,忽略人文修养已经是大学音乐教育中的老现象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音乐表演者,他所表演的,也只是音乐的躯壳而已。表演艺术家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家”,就是因为他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品格令人敬仰,他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对音乐中蕴藏的感情和内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艺术家和音乐的关系,就像是朋友知己,可以相互交流和理解。现在许多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都非常年轻,并且接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教育,各种乐器及乐理知识非常丰富,但是最终所讲出来的内容却空洞乏味,呆板无趣,学生完全体会不到音乐的精神和热情。不是老师不会讲课,也不是老师不懂音乐,而是心里缺少文化艺术素养的支撑。一位没有人文精神的老师,他所讲述的音乐,只能是皮毛。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便是培养表演人才和教育人才。同时,“表演和教育”也是音乐文化得以传承的最主要的两个途径。因此,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具备人文素养的教育者和表演者,能够承担起“传承”的重任。泱泱中华五千年,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包罗万象的丰厚文化底蕴。音乐作为艺术文化领域的一个分支,它同样是一种精神、一种文明,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和印记,没有音乐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强调的是艺术的品味和修养,而不是艺术的技能技巧。音乐是一种艺术,理所当然地,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强调的应该是音乐的人文素养,而不单单是音乐的技术技巧。
(二)文化共性与音乐个性的均衡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一天两天便能完成的,它是长期的、复杂的,它需要生活和岁月的积累沉淀,需要人们在经历中去反省、去感悟,通过不断的历练,最终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人文教育没有捷径可寻,甚至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让人文教育的成果立竿见影地展现出来。人文教育需要环境,目前看来,在大学中并没有完全建立起这样的环境。人文教育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意识和理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到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对学生产生一种正面的影响,让学生在音乐创作中会不经意地、无意识地想到“人文”这个概念。作为普通的大学生,学习音乐专业当然也包括了学习文化知识,这是大学教育的共性。但是另一方面,音乐专业又有它特殊的要求,这就是作为“专业”的个性化特点。我们说人文素养在音乐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是这不代表要无限度地去强调和重视人文教育,从而轻视了音乐专业的个性化和特殊性。这样就等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追求文化的共性,从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独有的艺术性的特点,这无异于舍本求末。既然把音乐当成一种专业去学习研究,首先要满足的必然是专业的要求,以此为前提,我们再去逐渐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为了追求人文素养,从而盲目增加文化课程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尤其是毫无针对性、一厢情愿地增加那些“大文化”课程,并不能给音乐教学带来正面效果,反而会给学生增添许多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人文素质的教育不能只重视专业培训,不重视文化熏陶,更不能只看重考试结果,不在意学习过程。人文素质应该既看重眼前,又放眼未来,只有把目标与实践有效结合,才能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意义,它会让学生对文化素养的理解从“不知”过渡到“知”,从知之甚少再到逐渐深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表演作品、分析作品,最终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层含义,提高自己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以及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及判断力。从更高的精神层面上来讲,通过人文素质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当面对某些重大事情时,能够保持理智和清醒、内心坚定,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具备独立的人格与尊严。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培养和提高人文修养的几点想法
良好的人文修养是当今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更是21世纪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时代所需。当今时代对学生不断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外,自身更要有深厚的文化沉淀。
(一)优化课程,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越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越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因为只有足够深厚的文化积淀,音乐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才会深刻,演出才会好看、让人回味无穷。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文修养对于音乐艺术的重要性,并将这一认识落实到实践中,甚至可以归于教学计划里,设置适量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学等方面的知识,逐渐积累起一定深度的文化底蕴,让文化去影响音乐创作,让音乐创作在文化的熏陶中得以升华,以此达到文化与艺术的融汇贯通,真正实现将人文修养的理念渗透进音乐专业的教学中。
(二)创造人文素质的教育环境
人文素质的教育不是说教式、灌输式的,它更多的是依赖周围环境的熏陶。大学里的校园文化,正是一门环境课程,也被称之为隐性课程。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洋溢着朗朗读书声的大学校园,每时每刻都在激励人们向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去努力。充满人文精神的大学校园会让人时刻处于一种正能量的熏陶中,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形式,比如系列讲座、知识竞赛、开展书会、交流读书心得、参观人文景点景观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着重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队伍
从事音乐专业教育的大学老师,不仅要具备丰富扎实的乐理知识,更要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音乐教育领域,要拥有令人信服的专业能力,要做“专家”,而在知识储备上,则要成为“杂家”,除音乐之外的各个知识文化领域都要涉及到。如此,才能达成人文素质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跟着老师来的,如果老师具备人文精神,非常有人格魅力,那么学生一定会在他的言传身教中获得文化的熏陶。
(四)转变思想观念,在教学中发掘人文要素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老师要树立起全新的教学质量观,进而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成才观。打破传统,推陈出新,从各类学科中去发掘人文教育的要素,尤其是文科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更要充分利用。与此同时,必须摒弃以往那种背题、圈书、划重点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文科的欣赏性功能,让学生在赏析中去体验和感悟,在感悟中真正领略到人文精神的力量,让学生从原先被动地接受知识,逐渐转变成主动地去享受知识,激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辩证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起坚定的精神信念和政治信仰,使学生具备独立判断、思考、认知,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新时代下,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以及学会生存。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文素质的一种方式,它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音乐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育人”,而并非单纯的“育才”,通过美育的方式去实现对学生的塑造和熏陶,这就是音乐教育的“育人”目标。因此,它的过程应该始终贯穿着美与审美的因素,是一种令人舒适的、由内而发的审美过程,并且十分具有美感。对于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如此,学生的情感、意向与思想才会受到音乐的影响,从而提升艺术品格,提高自身对艺术的鉴赏审美能力。
作者:陈若伦 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第三篇:大学音乐教育功能解析
音乐的魅力,无穷无尽,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曲,都能牵动着人们的思绪,使人丢掉烦恼,忘掉悲伤。音乐的魅力,只有用心去体会的人才会懂,每一个点都是值得人们去深深回味的。音乐的魅力,在随着岁月洗涤过之后,再次的回味,,接着那时的感动,闭上眼,慢慢跟着音乐舞动着。音乐那么美好,然而许多高校并没有充分利用音乐对教育的积极作用。要想真正发挥音乐的作用,首先要认清音乐对教育的价值所在,然后采取相应的办法,使大学音乐教育发展起来。
一、大学音乐教育的功能
(一)陶冶情操,为生活增添魅力
音乐可以让身体放轻松,好的音乐可以缓解学习压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有时,一段低沉、伤感的小提琴独奏会使我们原本快乐的心情瞬间变得低落、惆怅;有时,一曲清新、欢快的钢琴曲会让我们糟糕的心情顷刻间欢畅;有时,一首高亢、激昂的进行曲会让气馁的人振奋;有时,一段安静的小夜曲使浮躁的人舒缓、冷静下来,音乐可以使人跟着不同的曲调产生各种不同的心情,这就是音乐的魅力。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给他们带来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为他们的生活添加更多的魅力。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使人快乐
其实音乐只是把几个不同的音符巧妙的连接起来,但是它却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缓解忧郁苦闷的心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甚至音乐还可以在心情低迷的时候治疗人们的心灵,使人更加快乐。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一个音符都包含着人类的情感,它并不是因为不同的地方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消逝。有这么一句美丽的话形容音乐:音乐,不仅只是几个音符,而且一种听音乐时候的心境,只有把自己和音乐融在一起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那无形的魅力。音乐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却能给人再带来愉悦,使让人奋发向上,给人带来无尽的温暖和慰藉。
二、大学音乐教育功能的实践探讨
(一)转换教学观念
我国关于高校对音乐教育并不是很在意,很多人都认为音乐并没有什么用。在这点上,西方的许多大学就比我国做得更好,西方有许多高效都将音乐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课程中,他们早就洞悉了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点上我们要向西方教育学习。当然首先我们要让教师知道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这点可以上大学音乐教育的价值发挥的更好。我国高校应该加强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兴趣,把大学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起来。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人物,只有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了,才能让音乐的积极做用充份发挥,这也直接影响到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要喜爱音乐,热爱自己的工作,为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先行者,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承担着传播思想文化的工作角色,新一代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是评估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体现。
(三)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教条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教学教育。有些学校平时太过注重思想教育,导致教学活动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让自己的情绪得以宣泄,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想发挥到实际意义,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当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之上,学校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例如做问卷调查,在学校贴吧或官方微博微信上征集学生意见,从中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为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尽可能多样化,不要局限于集体大合唱等,可在其他的节目中穿插音乐,以音乐的形式表现不一样的状态,这样既富有创意新颖性,又能把音乐学以致用,一举两得。
三、结束语
音乐就像巧克力一样,可以给人带来无尽甘甜香脆。音乐就似水果糖一般,能演绎不同味道的甜美。音乐就如矿泉水一样,能浸透一口口干燥的嘴。音乐就好比泡泡糖一样,可能吹出不一样的人生。音乐的无穷魅力,难以用言语阐述。音乐是人们的好朋友,高校要转换平时的教学观念,充份利用音乐的魅力,发挥音乐的积极做用,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全面发展,希望大学音乐教育发展得越来越来好。
作者:李春燕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第四篇:大学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探讨
对大学生加强以音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既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需要。因此,加强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的教育。其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音乐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给学生相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开拓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挖掘和培养,能够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
二、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音乐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音乐是思想与艺术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蕴含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并注重“以情动人”。美妙动听的音乐旋律能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振,从而有效地改善和调整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保持心情愉悦。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情感。对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来说,其教学的内容单调空洞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可能使学生出现厌学心理,而导致学生道德素质的缺失;而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关注学生的感受,寓教于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明白是非、善恶,产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音乐艺术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而音乐作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净化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他们的情操,并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2.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音乐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当优美的音乐通过学生的听觉器官传入到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够刺激神经系统,使学生跟随着音乐的节奏产生高尚的情操与完美的品质,同时,音乐起伏的旋律与欢快的节奏能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和锻炼。比如,热情欢快的音乐能够使人心胸开阔、精神焕发;安逸宁静的音乐能够使人心平气和;宏伟的音乐旋律能够使柔弱的心灵变得刚毅坚强;抒情温馨的音乐能够改变烦躁与孤寂的情绪;气势磅礴的音乐能够鼓舞人们的斗志,使其产生向上的力量等。音乐作为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的一种精神活动,其情感的体验性、调节性能够有效地抑制个人的不良欲望与浮躁的情绪,从而可以有效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3.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音乐的创造性与灵活性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人们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产物,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观察力,通过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背唱增强记忆能力,通过音乐创新与实践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学生在进行器乐演奏时,为了能演奏出优美的旋律与整齐的节奏,学生的手、脑、眼、耳都要互相协调和配合,从而能提高学生反应的灵敏度。在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创造美的能力。音乐的特点是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从而直接进入人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风格等,从而使学生把握住音乐的情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进而正确地理解音乐,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扩大审美视野,提高审美素质。通过对学生音乐审美的引导,学生能够学会感受生活,从而有利于健全学生的情感,使其朝着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加强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影响的对策及建议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刻不容缓。下面我就谈谈加强音乐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1.完善当前高等院校音乐素质教学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学的内容也应当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想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音乐教师首先要转变音乐教育的观念,在音乐教育中注重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音乐素质教育运用音乐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另外,音乐教学的内容应选择有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作品,如具有较高思想价值的古典音乐、民族歌曲、影视歌曲等。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音乐素质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讨论式、互动式以及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等,使大学生在创作与欣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工作
音乐教师的高水平、高素质是进行音乐教育最基本的保障,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工作至关重要。大学音乐教师只有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具有创造性地获取、加工、传授、创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全面的文化修养与敬业精神,才能更好地把音乐素质教育的效用充分挖掘出来。所以,学校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利用多种形式培训音乐师资队伍,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理论水平与专业知识以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保证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3.开展音乐课外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节,让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感受音乐美,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学生通过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这样的活动也活跃了校园文化,综合提高了学校的文化意蕴。另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开设高水平的音乐讲座。学校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来进行专场讲座,或是邀请一些艺术团来学校进行演出,学生在观赏中能够体会音乐艺术的独特性与审美性,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与向往。
四、结论
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对大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保证。因此,各高校要转变音乐教育观念,完善音乐教学,加强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并为学生提供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平台,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韩晓勇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常京霞.素质教育下的大学音乐教育作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4(11).
[2]王志红.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3]陈媛.论高校音乐文化素质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2(11).
第五篇:大学课堂音乐教育方式及优化途径
在我国的艺术领域中,音乐是最经典、最具感染力以及最普遍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实现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而大学音乐教育在教育领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现在的大学音乐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对大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音乐课堂教育方式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大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缺乏对大学音乐教学的重视
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从小学开始,就一直不受师生的重视,在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时,教师只是带领学生演唱一些比较简单的歌曲,而在中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课程经常被其他的课程占用,不被师生所重视。直到大学,因为受到小学和中学的影响,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为他们提供放松和娱乐的课程,因此,很多师生对大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浪费了良好的师资力量,也影响了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二)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相分离
对于大学音乐课程来说,它是一门听觉艺术,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对音乐进行充足的体验,从而感受到音乐中独特的魅力。但是,按照目前的大学音乐教学来说,音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已经分离开来,导致音乐教育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二、大学课堂音乐教育方式的优化
(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在进行大学音乐课堂教学时,要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有一个本质上的认知,进而进行大学音乐的学习。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当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按照相应的音乐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讲解,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感情,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时,教师还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学生在平常生活中的兴趣爱好,将其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大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教学
在大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探索的空间,还能培养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作精神。另外,在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时,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自由、愉快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大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感受都是高高在上的,在开放式教学时,教师可以放低身段,融入到学生当中,减小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的引导学生,将学生领进音乐的领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在这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促进开放式教学的实现。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音乐的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先进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在大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首先,幻灯片的应用。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幻灯片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它能非常清晰的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而且制作的方式也比较简便,是一项使用率较高的多媒体技术,并且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喜欢。幻灯片的制作有很多种类型,比如,信息展示类,教师在进行大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将要讲的内容利用幻灯片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系统,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Flash动画的应用。Flash动画和幻灯片相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Flash动画在制作时要比幻灯片麻烦,因此,一些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进行Flash动画的制作。如果有的教师具有很强的动画制作能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制作出教学的动画,在教学中肯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音乐教育中一定要利用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虽然不能向专业的艺术教育一样,将学生培养成为音乐方面的人才,但是,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格,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热爱上音乐,在音乐中释放他们的情感,用音乐来洗涤他们的心灵。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大学音乐的教学方式也要适当的进行优化,教师可以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大学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曼君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第六篇:微课程理念下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探讨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捷,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例如:多媒体、微课等新兴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学音乐教育中,不少老师开始将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来给学生传递知识,方便了学生的学习。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世界的提升,追求艺术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就必须改进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微课的兴起适应了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的需求。
一、微课的理念及特点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是微课程的理念,微课程可以使学生在有网络的情况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视频是微课的载体,微课一般都是通过视频进行教学的。在微课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进行录制视频,微课内容具有很强的主题色彩和针对性,一般是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微课教学一般具备如下一些特点:1)时间短:传统课堂一般是45分钟,而微课由视频录制而成,时间太长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到15分钟之间,在短时间内将内容讲清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2)主题突出:微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在录制微课时,一个课程讲解一种主题。在大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微课进行教学,一般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理知识和掌握演奏的技巧,攻坚克难。3)教学内容简洁:在传统45分钟的大课堂中,教师讲解的内容比较多且杂,而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录制微课的目的在与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重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下进行有针对对地学习和训练,所以微课教学内容主题突出、内容简洁。4)方便学习:学生可以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学习微课里的内容,不一定是在课堂上,微课便利了学生的学习。5)微课的缺点:微课有其好的一面就有其不好的一面,其缺点就是课程内容碎片化、不系统、不适合长期学校教学,但是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难点和重点。微课除了上述一些特点外,还具有反馈及时、针对性强、内容具体、成果简化、趣味创作等特点。教师只有深刻了解微课的内涵、理念、特点以及制作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借助微课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将微课程理念融入大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捷,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些挑战和机遇。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微课作为网络信息技术的代表给大学阴雨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带来了不少的改变。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模式和培养出杰出的音乐人才,有必要将微课程理念融入大学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来。
1、大学音乐教学的改革需求
在信息时代,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当前大学音乐教学的需求。随着数字网络化教育模式的发展,微课程理念对大学音乐教育及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提出了挑战,大学音乐教育必须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将微课程理念纳入到教学模式当中来。
2、网络时代学生的需求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之快是难以想象的,微课在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传播能力,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就能获取知识。微课程对于大学音乐艺术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且以全面直观富有创造力的教育原则,改变了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业水平进行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从而不断提升自身道德音乐素养和演奏、歌唱技能。
三、微课理念对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
大学音乐教育是以培养音乐人才为己任,而音乐是一门非常专业化、艺术化的学科。怎样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出合格的音乐人才呢?随着微课的不断推广,将微课应用到大学音乐教学中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
1、微课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尝试与实践
1)微课的制作。乐教学的微课类型。在选择微课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重课后反馈,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根据大学音乐教学实践和教学目标进行录制。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在微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进行细化,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知识理论和演奏方法。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就需要讲解一些演奏技巧,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多且杂,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和消化课堂上讲到的知识点和演奏技巧,需要在课下进行多次演练,这就需要教师制作微课来将课堂上比较难和重点的东西进行一些讲解,使学生可以在课下演练时跟着微课堂中的指导更好地掌握这些难点和重点。微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所以在录制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演奏过程拍摄下来,方便学生观察,便于学生的学习。2)微课的实施。微课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加强学生的记忆,此外,老师在传统课堂没时间讲的相关内容可以在微课程中进行讲解,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内容。但是微课程也会在无形中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对微课程不感兴趣,所以学校和老师也应采取一些强硬措施来保障微课程的实施,使那些不自觉的学生也在学校和老师的号召下进行微课程的学习。同时,教学内容的新颖也能加强学生对微课程的重视,教师要不断更新微课程的教学视频,使学生在微课程中及时了解和学习到最新的观点和技术。在每节微课结束后,老师要设置一些问题和布置一些作业,帮助学生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后期编制。一堂精彩的微课是需要老师花费很多心思的,不仅要在录制前备好课,在录制过程中也存在种种问题,需要反复录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视频的后期编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将拍摄的视频和录屏内容进行整合,还要对微课的片头、片尾进行制作,特别是字幕的添加也是很重要的。为了提高微课视频的观赏性,就需要对微课视频进行编辑和美化,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学习知识。4)重视反馈。为了提高微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对微课进行反思,注重微课教学后的学习反馈。在微课程播放后,教师要设置一些问题来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看看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程度。开通微课反馈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对微课的看法,从而进行教学反思,采用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微课的教学质量。
2、将微课程应用到大学音乐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微课程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先进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些大学的音乐教学已经将微课应用到教学当中,但是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经费缺乏。大学音乐微课程平台在进行初步建设和不断完善,微课程视频的录制、存储、维护、更新都依然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光靠学校的经费拨给是远不够的。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制定一些政策来帮助高校解决这些问题。2)资源共享水平低,且教学资源良莠不齐。大学音乐微课程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尚未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和课程录入标准,导致微课程的共享程度比较低,资源存在极大的资源浪费,一些不合格的微课视频也上传进去,使教学资源的水平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建立一系列的标准化教学,例如:制定大学音乐微课程教学资源标准、微课程教育服务质量标准、微课程学习和使用说明书等。3)音乐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不高。在信息时代,将微课应用到大学音乐教学模式中,这就对大学音乐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学音乐教师很少有人掌握了微课制作的技术,所以高校应加强教师的计算机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微课制作技术,能够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在互联网上实现共享。
四、将微课应用到大学音乐教育模式中的意义
微课的出现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生,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锻炼自己的乐器演奏技巧,还可以获取一些新的知识来开拓自己的视野;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理念完美展现。微课的实现,适应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来自主选择进行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微课资源全部是教师的最优教育资源,将这部分资源对学生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五、小结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手段,适应了大学音乐教学的需求。将微课程纳入大学音乐教学当中,使教师的精品课程得以在互联网上实现共享,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进行自主学习。基于微课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将越来越受欢迎。
作者:曹晓妹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长海.微课程: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新途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年24期
[2]张俊.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发展趋势[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陈辉.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文化传播特征解析[J];中国音乐学;2009年03期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5]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孙众,马玉慧.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7]王瑞.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高师和声课教学改革[J];美与时代(下);2011年06期.
第七篇:大学音乐教育模式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微课程不断的走入到学生们的课堂当中,给学者们都带来了良好的印象。虽然微课程的时间和内容都比较短小,但是他具备着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针对某一项问题进行集中的说明或解释,在微课程的教学理念下,使得高校的音乐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上的创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大学音乐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微课程理念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当中,高校音乐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以灌输知识的形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课堂当中,学生们的学习方式非常被动,音乐本身就不是一个固定化的学术知识,除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外,其他的学习必须依靠于学生们真实的理解与感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符合于当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教学宗旨。微课程的教育理念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们提供自主式学习的课堂,这种全新形式的教学法完全能够发挥出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有助于促进大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们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在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这也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更是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微课程就是建立在这种环境下而产生的,可以说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融入这种微课程理念符合了当前时展的需要。同时微课程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着一套非常完整的教学内容设计的环节,网络中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是毋庸置疑的,相对于传统音乐教学的内容上,必然是占着更加重要的教学资源优势,因此,微课程理念在高校音乐教育当中存在着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分析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们的自主式学习。微课程是建立在制作人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微课程理念中的微内容更是基于学习内容而创建的,这些内容通常会以比较简短的形式来体现,并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在线或者移动式学习,完全打破了传统学习环境和时间上的制约,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行自主式的学习。微课程也会通过课堂的教育来实现,通过音乐教师精心设计的PPT,可以将课堂中的授课与简短的视频进行综合教学,不但能够打破传统语言灌输的教学枯燥性,还能带动学生们课堂中的学习氛围。
2.优化了教学资源。微课程理念依靠于科学技术与网络环境,在高校音乐教师进行微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就会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丰富现有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比如我国传统的音乐种类、国外经典的音乐类型、现代流行音乐的范围,教师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搜索,利用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行综合经典案例的资源播放,再配合课堂中音乐类型的介绍,学生们通过这种感官上的刺激大大加深了对音乐类型的认识,丰富了传统教学中所没有的教学资源。
3.培养教师的创造性,完善高校音乐教育。微课程中的每一项设计都离不开音乐教师的构思与构建,微课程本身就是以比较简短的形式来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的微内容上能够有选择的进行,针对音乐教学中复杂的教学内容来说,更是一种精华内容的创新提炼,如何能够利用最短的时间将最精华的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进行微课程的创新设计了。同时微课程理念还存在着一个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在一节微课程过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反馈进行不断的完善,老师还能够及时的掌握到学生们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助于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完善。
三、大学音乐教育模式融入微课程理念的思考
微课程理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也为高校的音乐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还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着微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微课程的设计需要建立在教师整体能力的基础上,必须依靠于计算机等技术来实现,还需要音乐教师具备音乐知识的规划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整合能力等,但是现如今的高校中,很多教师存在着这种能力上的欠缺,也就导致微课程的建设受到了影响。这就需要相关的高校要加强对音乐教师整体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将微课程设计的更加完美。同时微课程也会受到自身特点的制约影响着实际的发挥,微课程本身就是由各个简短的碎片拼凑而成,不具备音乐教学的统一性与系统化,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教学并不适合长期的教学,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微课程,可以作为音乐教学中的辅助内容,而不是过于依赖这种教学法而实现的教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音乐教育中不断的融入微课程理念,存在着必然的时代意义,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们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丰富了音乐教学中的各类教学资源,为高校的学生们营造出了一个快乐且自由的学习空间,还在培养教师创造性课堂设计的基础上,完善了高校的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高校音乐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祖君 单位:九江学院
第八篇: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研究
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并未进行针对性的钢琴教学改革,仍采用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授课,难免会造成两极分化现象。钢琴基础稍好一些的学生,无法调动课程练习的积极性;基础稍差的学生,显得力不从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应当结合当前的现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和创新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基于远期效应的因势利导
基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人的认知能力提高过程,受到远期效应的影响。事实上,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弹奏技能和水平进步速度并不成正比例增长,进入大学阶段,甚至会出现明显的减缓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掌握的弹奏技巧,仍可继续得以应用,而且还能充分表达他们的音乐情感以及个人对音乐的诠释。对于这种提高以及能力等,正是远期效应的具体体现。基础课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觉、节奏感以及识谱和对理解力。通过不断丰富音乐知识,强化音乐修养,可以使学生弹奏出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就当前的教学大纲而言,不仅可以对学生已掌握的钢琴弹奏水平认可,而且也并非单纯强调弹奏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拔高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尊重和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另一方面也未超越教育教学改革对老师知识水平的预期。学生进校时,他们的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是基础,很多大纲中都强调了“全面培养”这一目标,受到了“远期效应”影响。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发现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抛弃了“远期效应”。事实上,这种无视学生能力的功利性做法,使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成为业余钢琴教育的继续。对于可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而言,先不论他们的钢琴弹奏技术和方法正确与否,基本上都经历了备考期阶段的应试教育,已具备了一定的钢琴弹奏能力。从这一层面考虑,远期效应的因势利导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采用科学有效的弹奏训练方法
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尊重和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钢琴基础,并且根据他们的基础和现在,制定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选用“一对一”方式进行教学,重点突破瓶颈,让他们在弹奏钢琴以及伴奏上能够再次提高;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建议采用“一对三”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老师掌控教学课堂,照顾到学生,在较小范围内组织师生、生生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对于那些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建议统一授课,扎实他们的基础,以期能够提高他们的钢琴弹奏水平。同时,还要在技法上进行重点训练,很多学生弹奏钢琴时经常夹杂着一些杂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手法以及触键技巧存在着问题。弹奏手法以及触键技巧等,对音量、音色等产生直接影响,如操作不当,则会影响音乐整体表达效果。对于连奏、非连奏以及跳奏等技巧而言,都直接关系着音乐表现力。以连奏为例,其强调的是手指触键时的速度要慢,弹奏完成一个音以后,手指在键底上应当保留一适当的力,以为下一音符支点,可确保两音符间的有序连接,使其更加的圆润和顺畅。钢琴曲中连奏弹奏法应用比较广泛,表现出独特的音乐表现力,可灵活表现弦乐声效。对于非连奏而言,其主要是较之于连奏来讲的,要求弹奏清晰,注意各音符的断开,触键后手指不能留太大的力量在键底上,要求弹奏指法干净利落,使音符能表现出一定的颗粒感。在跳奏技巧教学过程中,弹奏者的手指应当轻盈、灵活,使音符“跳动”起来。
三、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审美力
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弹奏内容“统一化”“、弹奏风格模糊,这些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缺乏灵活性,未能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作品意境营造不到位。基于此,在高校音乐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准确掌握音乐作品内容、风格以及内涵和弹奏技巧之间的相关性,准确了解各时期、各流派的风格以及作品意境等,只有这样才能采用有效的弹奏方式对音乐风格予以展示,并在艺术意境中彰显其思想内容。从实践来看,音乐流派不同,音乐风格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即便是相同的流派,作品的风格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弹奏者而言,其弹奏的作品风格不同,演奏技巧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比如,莫扎特、巴赫的作品,弹奏力度要求比较小、速度相对较慢,表演技巧满足以上特征和要求。在弹奏这些乐曲时,建议以古典派乐曲指法技术的培养和弹奏技巧为基础,加强专业训练,用腕、臂等部位协调动作,方可对肖邦的作品进行最好的诠释,这也是弹奏速度的要求,可达到非常好的音乐效果。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在教新作品之前,给学生介绍作品内容和风格,让他们理解、掌握风格,提高音乐处理能力,掌握表演技巧。从实践来看,演奏过程中的音乐效果差异较大,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学习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不同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因条件和时间限制,虽然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对各时期的作品进行演奏训练,但是在各种风格作品弹奏时,学生应当对演奏内涵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保持演奏风格的独特性。
四、结束语
大学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意识到学生钢琴基础参差不齐这一事实,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以此来提高钢琴整体教学水平。
作者:李丹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第九篇:大学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和信息更新换代更加迅捷,现代市场和企业的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教育,要重视大学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是一种极具创造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在大学音乐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力,以音乐为工具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大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众多的领导人、科学家等在取得成功时都会强调音乐教育在他们获得成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科学研究表明,当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右脑时,人的创新因子将会得到显著激发。可见,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学生的创新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音乐是审美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审美情趣的体现有助于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1]。在音乐的体现中,不仅是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乐器伴奏等内容,更重要的是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所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音乐教育,学生能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树立。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因素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只是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培养,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挖掘。在创新和创造的过程中,不只是智力越高,其创新能力就越强。创新和创造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内容,像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对外界事物的深入思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实践动手能力等。音乐教育是对日常生活的反映、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不良现象的批判、对真善美的歌颂,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情感等综合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音乐教育本身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音乐类型丰富多样,音乐乐器品种繁多,音乐作品琳琅满目,可以说,音乐本身就是一项极具创造力的活动。无论是音乐词曲的创作、音乐编曲的制作、音乐作品的改编,和声的运用、乐器的使用、节奏的变换都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展现。所以说,音乐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创新性,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直接的。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大的兴趣,鼓励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自身的感想通过音乐的方式尝试表达。
二、大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在大学音乐教育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育观念,摒弃过去传统的老师强行给学灌输音乐知识的做法,老师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有大量充足的自由思考和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为音乐本身是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去体验和感受其中内在的东西,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件音乐作品在学生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观点[2]。这样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学生充分和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二)激发学生兴趣,开设创新型教学环境
创新性的教学环境可以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方法的创新。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才会有音乐学习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比如说,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6-8名学生。每个小组可以合作选择一音乐表演项目,像可以是合唱、可以是音乐剧、可以是音乐乐器演奏等,而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对表现优异的进行颁奖鼓励。学生在这种创新型的教学环境中(分组音乐表演),可以集思广益,将小组团队中最优秀的一面进行合作展示,特别是表演设计环节,学生们都会较劲脑汁去想,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音乐创新实践环节,拓展学生创新方面
创新实践不能只是口头上的“创新”,而是要真正脚踏实地、有不断积累的创新实践过程。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大音乐实践的教学,通过对学生音乐实践的培养,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3]。比如说,在大学音乐前半段的过程中,可以将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传授,像五线谱的认唱、节拍的掌握、基本和弦的配用等有认识和了解之后,在下半段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新实践创作,可以是一首诗词、可以是自写的文字,通过自身的“感觉”哼唱或者有规律的谱曲写作成音乐作品。尽管有的音乐作品不好或者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学生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调动各个创新因素。坚持这样的音乐实践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创新方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音乐教育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将音乐教育和学生个性特点、教学环境相结合,增加音乐实践环节,挖掘学生的创新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赵静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和智.论大学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舞台,2015,04:215-216.
[3]连凯凯.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舞台,2012,07:241-242.
第十篇: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
一、引言
伴随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成为现阶段教育培养目标。音乐作为美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价值。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向成熟期的过渡,音乐教育作为综合性大学非艺术专业的选修课程与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增强自身艺术魅力,成为专业型音乐人才具有重要价值。音乐教育是是一门交叉性学科,融合了音乐学与教育学。然而,当前因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基础差等多种原因,造成大学音乐教育未能实现目标,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本文研究与分析有关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的文献资料,对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综合研究。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概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综合性大学逐渐开办艺术专业,其中音乐教育受到关注,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音乐教育初见成效,国内对于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研究较多。周静《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浅析》从美国高等音乐教育着手,分析教育理念与高等音乐教育模式,为我国音乐教育模式提供参考;王阿楠《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主要是对地方性的一些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模式等进行研究;武慧《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公共平台建设构想》,主要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平台搭建,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等进行分析;徐少红《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浅析》就如何开展好音乐教育课程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从国内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主要集中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探讨,鲜少有涉及实践研究。这与音乐学科当前的发展速度有关,在未来时期,国内研究将会更多的结合实践,为综合性大学更好开展音乐教育提供参考。
(二)音乐教育内涵
音乐教育有的内涵包含广义与狭义层面,广义层面是指通过音乐培养人们的思想情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教育。狭义的音乐教育是指学校音乐教育,根据社会所需,有组织、计划与目的对个人与团体进行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有普通与专业之分,普通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专业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专业型音乐人才,如:歌唱家,音乐教师等。
三、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智力发展与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通过音乐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加深对真善美的辨识度。第二,音乐教育可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学习音乐的过程,可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音乐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它能对人的感官产生刺激引起记忆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优美的旋律,欢快或悲伤的曲调让人记忆深刻,使大学生的记忆力进一步得到巩固。第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承受学习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大学生通过音乐的天籁,可以净化心灵,有效缓解学习中的压力,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对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据统计,2015年,安徽省、江苏省与北京市三个省市的高考状元,均有学习乐器的背景。因此,音乐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径。
(二)对理工科学生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理工科的学生接受的教育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强调实用型。该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忽略人文素养。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有助于提升理工科学生的综合素养。除去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促进智力发育与身心健康发展方面,音乐教育可提升理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理工科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普遍缺乏审美意识,对艺术美的感悟能力较低。音乐是一种具有较强感召力的情感艺术,通过优美的旋律,震撼心灵的声音抒发歌曲所传递的情感,学生的心灵得到沉淀,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另外,理工科的一些课程与音乐密切相关,如数学与音乐,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比率将数学与音乐产生联系,发现了和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西方音乐史上诞生了毕达哥拉斯音阶和谐音理论。由此可见,音乐对理工科学生所发挥的重要价值。
(三)对艺术类学生的重要性
音乐课程是艺术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尤其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音乐属于专业课程。艺术专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感知力、鉴赏力、创造力等,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音乐是一门表演的艺术,通过音乐教育课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艺术类的学生注重气质修养,而音乐可以较好的实现这种目的。同时,音乐与其他艺术专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舞蹈专业,舞蹈表演离不开音乐伴奏;戏剧专业同样如此,音乐让人物特点展现的更加生动,推动情节发展;音乐与艺术绘画有着较深的渊源,在西方主要流派中,认为视觉艺术的绘画与听觉艺术的音乐之间有着相通性。另外,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通过音乐培养他们的全面能力,成为音乐领域的专业人才。高校是向社会文化产业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音乐教育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学生通往音乐之路的重要保障。因此,音乐教育是艺术类学生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学不够重视
据相关调查显示,音乐课程作为综合性大学非音乐专业的选修课程,学校与相关教育工作者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开课数量较差,开设课程以音乐赏析为主,其他方面较少涉及。该开课方式,课时屈指可数,加上课程内容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够深入。同时,音乐教师对教学不够重视,作为选修课教师并未设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利于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无法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因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未能对音乐产生兴趣,音乐教育无法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
(二)学科设置不合理
当前现行的教育体制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大学生学习的优劣通过学分这种方式作为唯一的评估方式,修完规定的学分就能毕业。学分的构成分为选修与必修课,只要完成一定的选修与必修课程即可。大学生选择音乐教育仅是为了完成学分,他们为接受过系统的音乐知识学习,也非出于自身兴趣爱好驱动。因此,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为学科设置不合理,音乐教育的选修课程未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未能考虑当前学生需求,教材照搬旧教材,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另外,对于音乐专业教育人才来说也不例外,学生具有一定的专项,如主攻小提琴,在大学阶段其主要学习内容均围绕小提琴,对于其他乐器较少关注,不利于音乐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非音乐专业学生基础差
相关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能够认识乐谱的学生仅占40%,其中30%位音乐专业学生。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形势较为严峻。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在高中阶段,升学压力较大,音乐课基本都被文化课挤占,且音乐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造成学生较难接受到系统化的音乐教育。还有部分学生来自较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所接受的音乐教育近乎为零,音乐课程教学仅以欣赏为主,并未普及音乐基础知识。综合以上原因,非音乐专业学生总体基础较差,不利于学校开展音乐教育。
(四)专业学习与工作定位衔接较差
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所接受的专业音乐教育存在的较大问题是专业学习与工作定位衔接较差。音乐专业以培养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胜任岗位工作。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专业实践,且专业实践时间过短。专业实践是向工作过渡的重要阶段,通过实践可提前了解岗位要求,便于大学生对自身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规划职业方向。第二,音乐教育与社会脱轨。当前教育模式逐渐向与企事业单位接轨的方向靠拢,拓展教育资源,使音乐专业培养模式及时根据社会所需进行调整,然而当前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较为陈旧,仍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轨,不利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当前音乐专业教育课程学习与工作定位衔接较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培养模式的创新。
五、加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鉴于当前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高校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转变整体教育理念,从学校到学院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所发挥的价值。第二,系统化设置选修课程,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确定课程目标,选用与当今时代所符合的教材用于教学,在评分方式上适当进行调整,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第三,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改革,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工具普遍应用于教学中,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音乐课堂展示的更为生动、形象。另外,作为音乐教师,应认识到非音乐专业学生与音乐专业学生的差别,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运用自身的音乐魅力来影响学生,提升教学效率。
(二)科学设置音乐课程
为普及大学生音乐知识,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应科学设置音乐课程。音乐知识与审美有着密切的关联,知识掌握程度高,审美能力强。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提高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要从音乐基础知识抓起,因此,针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要开设综合性的必修音乐课程。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再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开设音乐选修课。综合性大学专业较多,课程种类也较多,学生的需求与偏好千差万别,因此,在选修课程设置中要围绕认知、情感与技能三个领域进行规范,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在课程设置上,将选修课与必修课进行合理的结合,将会促进大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另外,针对音乐专业学生构建系统化的课堂体系,让学生全面接受音乐的熏陶,成为社会所需的专业型人才。
(三)注重全面培养
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基础较差的问题,可通过音乐知识的普及,全面培养大学生。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音乐教育现状下,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基础差的策略主要从以下方面:第一,注重大学生的基础音乐教育,目前网络较为普及,学生或多或少可涉及一点音乐知识,如对流行歌曲的了解,但是却不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只是依靠自己的感觉了解音乐。通过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文化与魅力。第二,通过歌唱比赛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学校可定期组织校园歌唱比赛,由专业音乐教师组成评委。该方式,可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掌握,将其作为一种业余爱好进行钻研。
(四)加强大学生的专业实践
音乐是一门表演的艺术,课堂所学无论在技术还是审美层面,均需要学生通过专业实践得以展现。专业实践是音乐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将教师课程上所教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表演中,展现艺术魅力。同时,也是缓解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学校应积极搭建企事业实习基地,利用企事业单位资源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感受该岗位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学校应适当加强实习时间,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充分发挥学校里所学知识与技能,发觉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另外,学校可与相关单位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就业率。加强大学生的专业实践,使大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轨,营造较好的实践氛围,提升实践质量,也可缓解一毕业就走向工作岗位的心理压力,同时,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提升。
六、结语
大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音乐教育,可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促进智力与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鉴于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应从多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以适应当前阶段大学音乐教育所需,满足学生需求。大学音乐教育的完善仍要经历一段较长的路,才能逐步得到完善。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力争为大学音乐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作者:陈昕 陈超 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上一篇:中学音乐教育研究论文7篇
- 下一篇: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中模拟法庭教学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