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人的德性教化探讨
时间:2022-04-12 10:14:52
导语:音乐教育与人的德性教化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德性,即道德品性。德性是向善的人性,是人性的核心表现。德性作为个体的内在品质是可教的,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心觉”的艺术,音乐与心灵的直接相通性为音乐教育德性教化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情的触动、美的感化、善的引导是音乐教育提升德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德性;教化;音乐
德性对个体的行为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良好德性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但德性的培养是一个缓慢且艰难的过程,关键是需要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音乐是心灵的艺术,音乐与心灵的相通性为音乐教育有效开展德性教化提供了可能。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探讨音乐教育的德性教化的有效性与实现路径,对学校教育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完善人性品质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一、德性及其德性教化
德性,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人的道德品性,德性隶属于人性,是浮于人性表面的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和品性,是体现人性好的一方面的内容和本质。东西方对德性的理解有差异。中国德性的基本内涵是“德”,在我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对“德性”的理解寓于对“德”的理解中,作为道德品质的“德性”的词义是中性词,即德性非“美德”。德性有好坏之分,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德性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圣德、仁德、凡人之德,并将“仁”作为其德性思想的核心。在西方,德性内涵的核心是“善的理念”,德性是公认为好的、优良的或值得赞扬的品质,是一个整体性善的综合,如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等等。如果我们从伦理学的角度把人的品性划分为两种状态,即善的状态和恶的状态的话,德性就是品性的善的状态,也就是说,德性总是与善有关。德性作为个体品性总是呈现出稳定的心理意向或心理定势,不仅在行为方面,而且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活动中体现为稳定的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可以说,德性作为道德意义上的好品质是使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乃至人成为善的道德规定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种德性既使承载德性的实体本身达到优秀和卓越的状态,也使其功能达到完善。……人的德性也必定就是这样的品质了,通过它一个人变成优秀能干的人,又能把人的所固有的功能实现到完善。”[1]一个具有良好德性之人是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人,不会感到道德规范对自己的约束力。德性是不同于一般行为习惯的意向(心理定势)或性格特性,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智慧选择形成的[2],即德性是可教的。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教育思想,就很早揭示了德性教化的可能,因为知识的可教性蕴涵了德性的可教性。德性作为个体的内在品质是可教的,德性教化的目的是人在不断超越自身自然属性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内在的卓越或优秀的人性”。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体现在个体的身上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而德性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占据首要地位,正如我们经常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育。因为,德性是人类精神的灵魂,德性作为精神性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成长的“源泉”,也是生命力的“启动器”和自我规范的“自动器”。德性使人成其为人,德性的缺失是人性的最大缺失,没有德性的人性就会沦落为兽性,也决定其行为不能向“善”性发展,更奢谈成为贡献社会之人才。因此,德性教化与培育是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学校教育中的各种课程都内在地含有德性教化的内容,而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课程在提升人的德性方面具有独特的方法与意义。
二、触动心灵是德性教化的前提
1.现实道德危机呼唤人的德性提升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道德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部分青年学生内心茫然、空虚、孤独,精神与道德陷入危机,冷漠、吸毒、犯罪等不道德或反道德的现象愈来愈多。因此,在现代社会,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呼唤,对人类心灵的净化与心灵的慰藉,对人的德性提升都显得非常必要。音乐作为与人的心灵直接相通的艺术,一方面如“心灵鸡汤”般,滋养着人性中所固有的“善”的成长;另一方面,它犹如一剂良药,发挥其应有扶正祛邪、抑恶扬善的“疗效”,“疗愈”受伤的心灵,修补残缺的“人性善”。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对德性独特的教化作用愈加显著。教化,即教育与感化。教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教”,更强调的是“化”。“教”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且只有触及到心灵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化”。心灵的本性应该是从善、从美的,教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弃恶从善,使人的心灵从丑恶的边缘回归到真善美[3]。人类自古以来就认识到了音乐对人的德性教化的作用。荀子云:“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荀子认为实施礼乐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因为人之性恶,故需音乐的教化使其得到改善[4]。古希腊人把音乐称为“灵魂的体操”,在柏拉图看来,要求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必须以音乐陶冶心灵,因为“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研究,把人教育成为美和善的”[5]。
2.音乐教育直逼内心,触动心灵
触动心灵是德性教化的前提。“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6]音乐是心灵的表达,是心灵最深处的呻吟,即音乐能直接与心灵相通,这种相通性为音乐教育德性教化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音乐能以其特有的方式,以最强烈的力量深入人的心灵的最深处,开启心灵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从而促发人性中蕴含的美、善、真的因子,培植美好的人性,提升人的德性。音乐教育是进行德性教化的有效载体,音乐对人的情感陶冶、心灵净化、品格塑造的巨大效果,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最深刻、最尽情的展现。音乐具有德性教化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有利于人的德性的提升。但在学校教育的特殊环境下,通过专业教育者的引领,通过对教材与教法的合理选择,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受教育者德性的效率就会更高、效果更好。
三、音乐教育的德性教化途径
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心觉”的艺术,虽然通过音乐提升人的德性的途径很多,但任何途径都不能避开音乐中蕴含的、与“心觉”相连的“情、美、善”的基本因素。音乐教育的德性教化过程主要是通过意境的理解,情感的体验,美的感受,善的引导,从而净化心灵、激活善性、提高德性。
1.情的触动
人是有情感的存在物。而情感是触动心灵的纽带,德性教化就要以人的情感触发为前提。就这一功能而言,音乐教育恰恰独具优势。首先,音乐是富含情感的艺术,音乐作品一旦创作完成,情感便作为一种无声的、隐性的因素,存在于音乐作品之中,与音乐作品融为一体,赋予其感染力和生命力,如语言、旋律、节奏、音高、音色等无一不是情感的再现。这就是所谓的“乐为心声”。其次,情感是音乐教育的灵魂,没有情感的音乐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既是学习者体验音乐作品自身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过程,同时也是音乐作品中表现的情感与学习者自己的情感的共鸣过程。音乐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找准学生情感的突破口,创设一定的愿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入境,生发情感;在意境中激情、动情。情感激发应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有了情感的激发,人性中深层次的德性因子才能被激活,美与善的种子才能在其中萌发、生长。
2.美的感化
美与真、善具有十分相似的品质,美的内涵中必然包含真、善的内容。审美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的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学生在一种“自由状态”下进入美的情境,获得美的体验。其本质是“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以美化情”。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原则,发现与感受音乐中的美,以美感化心灵,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塑造完美的人性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语言美、旋律美、意境美、思想美、情感美、心灵美等,尤其是其中的人性之美。如交响曲《命运》作者贝多芬将自己的血和泪深深的镶嵌在音符中,在美的旋律中,揭示了人类在困境面前所展示出来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深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人性美,谱写了一曲对人性崇高之美的赞歌。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给人一种平庸者听了可走向高尚、沉沦者听了可奋发向上、邪恶之人听了可弃恶从善的深深感受。悲剧美也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从而达到颂扬美好人性的目的。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音乐以同步乐、画内乐、画外乐以及蒙太奇的手法穿插其中,映射出影片主人公的音乐天才以及不屑世俗与名利的内心自由,影片最后将长时间的钢琴演奏作为背景音乐,将对悲剧就要发生而美好事物就要消失而感到留恋和惋惜的隐藏在人的心灵深处的“人性善”激发出来,给人以心灵的洗涤与净化。更经典的还有歌剧《奥赛罗》、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3.善的引导
善,即好。在德性中指善良、善意,富有爱心、同情心,是一种人本主义关怀。人性善是一种无限的内在追求过程,其实现方式既是个人的追求,又是教化的结果。“善”是人性中最为美好的品质,是美好德性的品质。“以乐储善”是音乐教育的功能体现。在人的德性发展中,“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语)。音乐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善的内容,音乐教育就是要在对作品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挖掘出作品的“善”,与受教育者的心灵联通,促使他们人性中善的因子萌发、生长,最终成长为一颗美好的果实,从而使受教育者人性得以塑造、德性得以提升。电影《美丽心灵》就是这样一部深入人物心灵世界以美引善的很好的影片,故事中艾丽西亚以善良、仁爱、无私的美丽人性去温暖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纳什的那颗孤独、脆弱的心,很好地渲染了她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其中的配乐采用钢琴与交响乐的组合,在流畅优美的旋律、深沉而细腻的表现中,引领着观众进入了一个追寻美丽心灵和人性臻善的蜕变过程。音乐作品中饱含丰富的情、美、善的内容,它们不彼此割裂,而是融合在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中。音乐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德性培育、心灵滋养也必须在情、美、善的共同交织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音乐教育对情、美、善的引导与启迪具有多端性,音乐作品中的声音、画面、语言、动作等都可以成为切入的端口,这就需要教育者对教学内容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总之,音乐既传情感又育心迹。音乐在人类历史上促成了人的自我精神的提升与人格的塑造。音乐与个体内在精神的对应,温暖了人的心灵,成为人性发展完善的终极关怀。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社会愈发展,人类更需要音乐来温暖心灵、净化人性。
作者:孙凯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冯丕红《.论语》中的“好学”之德及现代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3(1):112-117.
[2]江畅.论德性[J].伦理学研究,2010(4):6-11.
[3]古代君子必修课———六艺[EB/OL].
[4]陈丽娟.论音乐过化存神之妙用[J].黄河之声,2011(3):63.
[5]周双丽.美是道德善的象征[D].上海:复旦大学,2009:15.
[6]叶晓玲.生命存在与音乐教育生命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95-99.
- 上一篇: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
- 下一篇:农用车安全整治专项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