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与策略分析
时间:2022-03-09 11:05:38
导语: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与策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音乐教育发展存在教学设备短缺、教学内容不切实际、师资力量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深入了解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细致分析农村音乐教育策略值得研究。本文在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教育资源分布的基础上,针对该地区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佳木斯地区的农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掌握该地区的音乐教育现象,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为佳木斯地区农村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农村音乐教育;师资;教学设备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地区总人口接近300万。其中,农村人口约160万,占总人口数量的53%。因此,解决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推动当地发展的首要问题。教育为立国之本,开展好当地的农村义务教育意义重大。音乐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课程教育,在农村的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佳木斯地区,有50%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要提高音乐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音乐教育这个薄弱环节。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佳木斯地区教育情况概述
佳木斯地区教育资源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衡。佳木斯市区人口约150万,市区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近70所,其中小学近40所,初中30所;而佳木斯地区最大人口相对密集的较大型县城桦南县,人口约47万,但居住相对分散,分布在辖县内的6镇4乡,而全县各乡镇仅有20余所学校,其中15所小学,10所初中;人口相对较少的桦川县,辖区内22万人口,辖9个乡镇。全县各乡镇有近20所学校,其中13所小学,6所初中;汤原县27万人口,辖4个镇、6个乡,但教育资源短缺严重,全县各乡镇仅有17所学校。其中10所小学,7所初中。面对农村人口相对城市人口分布不集中,学校建设不足的现实情况,加大了佳木斯地区农村学校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难度。教育资源的短缺,专业音乐教师资源的不足,成为摆在该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发展面前不可逾越的障碍。
二、佳木斯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后,佳木斯地区的农村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一些丰硕成果。不但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农村音乐教育工作者,还在该地区音乐发展的道路上摸索出了更适合本地农村音乐教育的方法。但是,从该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和发展水平看,还是喜忧参半,城乡教育差距明显。1.农村教育教学资源不充足,音乐教学设备短缺陈旧。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虽不断购进了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供音乐教学使用,但这部分设备或因教师教学知识更新速度慢而无法使用,或因后期损坏后无法修复等导致教学设备仍较为短缺。同时,还因教育投入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导致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严重缺乏音乐教学的基础教学设备。这样的现状导致学生不仅缺乏对音乐的直观感受,更会导致学生因此而失去对音乐的兴趣。2.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从事音乐教育的专业教师。由于农村教育缺乏对音乐教育的重视,许多学校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什么老师都能教。所以,在较为偏远和缺乏音乐教师的农村学校,音乐课变成了谁都能上的“唱歌课”。代授音乐课程的教师几乎没有接受过较为正规和专业的培训或教育,理论水平低,综合操作技能差。这种“唱歌课”不仅没有专业的音乐理论教育,许多教学内容脱离农村音乐教育的实际教学,更有甚者在音乐课上随意教授流行音乐,使得原本丰富多彩兼具知识性、教育性的音乐课变成了简单的娱乐活动。3.重视文化课,看中升学率,忽视音乐教育等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应试教育在农村教育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农村音乐课程的开展不但受到教学环境较差,师资力量薄弱的困扰,更因许多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而被一再忽视。经常出现音乐课被语文、数学等一些主课挤占的现象。即便正常开设音乐教育课程也会因不涉及到升学率而不严格按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现象导致了美学教育的严重缺失,极其不利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佳木斯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音乐教育发展对策
1.从更新音乐教育观念入手,在思想上改变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先进的教育行为,教育行为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音乐教育也不能采用过去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应积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首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请进来”,农村学校可将城市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和专家请进校园,这不但会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更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如:桦南县在“请进来”教育理念下,邀请了佳木斯大学音乐教育学院的师范类专业教授走进该县的部分中小学,为服务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师传授系统、专业的音乐授课知识;另外,还要鼓励教师学着大胆的“走出去”,到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去学习、交流。在“走出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佳木斯地区的桦川县、汤原县等多个县城及乡镇都选派了优秀的音乐教师到佳木斯大学、佳木斯教师进修学院等地进修,力争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寻求到提升农村音乐教育方面更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在学习和交流中获得农村音乐教学的体验。2.从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在教学质量上改变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大对农村音乐教师的职前、职中、职后的教育,是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农村音乐教育教学质量较差这一现状的关键。切实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素质具体可从以下三阶段入手:首先,职前专业培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可针对农村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订单式培养面向农村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即来源于农村,服务于农村。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不仅能挖掘一大批农村音乐人才,而且能够为农村输送一大批爱岗敬业的音乐教师。另外,职中互助学习。学校需注意加强对教师的职中教育。在年轻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可采用“导师制”、“手拉手”等多种有效形式来带动年轻教师迅速进入教学工作的角色,并快速成长为优秀的农村音乐教师。还有,职后注重提升。入职后并不断成长起来的音乐教师更需要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因此,学校需加强职后教师的进修、培训和交流。3.从改善音乐教学环境入手,在保证实施音乐教学上改变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音乐教育的忽视。改善音乐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条件,有利于农村音乐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如何改善教学环境,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合理配置音乐教学设施。音乐教学设备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另外,积极组织课外音乐活动。课外音乐活动是针对学生课余时间的、有组织的学校音乐教育活动。课外音乐活动突破了课堂音乐教学活动的局限,不仅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因材施教,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音乐文化生活。因此,学校要重视开展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更要有组织指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责任、创新和强化课外音乐教育活动的能力,保证课外音乐活动质量和提高效益,以活动促教研。还有,开发利用校内外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校园媒体,如广播站、电视台、网站、宣传栏等,是学校音乐课程的重要资源,也是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举办“每周一歌”、“点歌台”、“学生音乐会”等活动,选择那些优秀、健康、向上、适合青少年欣赏的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课外音乐生活,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总之,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音乐教育发展任重道远,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还需从事农村音乐教育的相关部门及人员作出更多的研究和努力。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将与各项教育的发展共同撑起我国教育事业的蓝天。
作者:刘雯冰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黑秀国.新课标下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新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7):13.
[2]游驰飞.农村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3):121-124.
[3]刘启平.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音乐教育.2010(01):22.
[4]王安全王健全.贫困地区师资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5(1)58-60.
- 上一篇: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下一篇:新时期中职德育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