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精神中的音乐教育
时间:2022-02-14 05:39:00
导语:当前教育精神中的音乐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素质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指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素质。根据《辞海》解释:“素”是“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如“元素”、“因素”;“质”是“事物的根本特点”,如“品质”。“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1]
这种特点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禀赋。这种遗传素质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广义素质概念,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如《教育大辞典》所说:“公民和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2]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探讨中,人们对素质的解释,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上,都突破了素质的经典定义,将素质看作是人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当然,素质与禀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人的素质应是先天自然性与后天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于建福在《素质教育》一书中将其界定为:“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3]2
关于素质教育的涵义,我国理论界、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说法。其中,比较权威的表述和界定有下面几种。
1.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要义有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4]。
2.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5]。
3.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生活技能素质等)为目的的教育。它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6]。
4.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7]。
5.素质教育是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并实现个性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育[3]6。
上述几种表述与界定尽管不尽相同,但都力图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从中可以看出,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乃是其中的基本与核心精神。因此,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音乐教育应具备以下内涵和特点。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的首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在音乐教育中,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生喜爱音乐,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因此,音乐教师应立足于全体教育对象的素质培养,而不是面向少数音乐特长生,更不是专业性质的音乐人才培养。音乐教育承认差异,但应拒绝“选择”与“淘汰”。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上体验成功与享受快乐,是每一位音乐教师所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真谛的音乐教育在于其广泛的适应性,在于敞开自己的美丽胸怀去真诚地拥抱每一个学生。
面向全体,实质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与个性发展问题,是长期困扰基础教育的敏感话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一直是注重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漠视和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千人一面的“模子”式教育强调的是统一标准和统一要求,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而个性发展,既是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及内容。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音乐是一门体验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音乐教育的方式,最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应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像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音乐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
音乐素质的形成须依赖于有效的学习,而有效学习则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内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学习是一个“内心的旅程”,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是伴随人格完善的历程。“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8]
《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这段话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认真思考与深刻领会的。
二、重视审美体验的音乐教育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科技进步需要素质全面、身心和谐的人,而人才的标志并不仅仅依靠智商参数,情商、审美修养、文化底蕴亦是代表高素质的重要方面。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从而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其重要意义在于,将极大地提高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利于音乐教育真正地实现以审美为核心。
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其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同其它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教育活动不仅仅体现为一种知识传递过程,更是一种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正如罗丹所言,“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因此,音乐教学的重要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这个过程应渗透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只有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使人格得以完善。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情感体验时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只有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像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应贯穿在音乐教学内容、方法以及音乐教学环境之中。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包括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具有“动听”、“耐唱”的特点,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种曲调和音韵的美磁石般的吸引着学生,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
音乐学科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体现形象性和愉悦性,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审美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感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情淑性。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施教者与受教者凭借音乐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音乐在很大程度上说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由于音乐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人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因此音乐教育和教学的正确方式应是多意会,少言传。对于学生来说,音乐学习主要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使不可能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形象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所创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音乐审美教育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受教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贯彻形象性原则,以美引真,最易为学生所接受,尤其是在音乐知识、识读乐谱等教学中,变抽象、枯燥的概念为生动有趣的形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因此,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其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
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这是创造良好音乐教学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对音乐教学也是重要的。音乐教室的布置应优雅、艺术化,座位的安排与乐器的摆放应富有新意、诱人遐想并利于小组交流与活动,歌片、挂图应具有视觉欣赏的意义,其它教学手段(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的运用无不应遵循努力创设审美气氛与情境的原则。
三、倡导主动发展的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学生要主动发展。因此,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置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8]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对其重要性的高度重视。之所以把培养音乐兴趣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出发点,是基于这样的两个因素:第一,音乐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对音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可以激起对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进而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效果。反之,对音乐不感兴趣,只是被迫地、被动地进行音乐学习,那就不会产生有效地学习效果,甚至会形成一种对音乐学习的厌倦心理。第二,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更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如果通过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两个阶段的音乐课,连音乐兴趣都没有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那就不能不说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的。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让学生喜爱音乐,音乐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任何所谓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没有意义。
学生主动发展,在音乐教育中还体现为一种创造性的音乐学习。由于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同时也为创造性的音乐学习奠定了基础。虽然,作为一个学科,音乐某些规律性东西需要向学生传授,但音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只能靠想像力去再创造。那种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师徒式教学方式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背道而驰、大相径庭。而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音乐教学要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凭借音乐交流审美信息,音乐课堂上应该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自觉改变“我讲你听”的传统模式,改变那种只考虑教材要求和从教案出发,立足讲解音乐、传授知识、而且越系统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指导思想;改变那种不考虑学生需要,不顾及学生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学唱,而且越安静越整齐越能跟着老师思维走就越好的陈旧观念。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教师要善于体会蕴藏在学生内心中的渴望同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动性发展潜质,给学生一些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体验;给学生一点问题和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前进、去发展。
四、注重开放学习的音乐教育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惟师是从、惟书是从、标准答案至上的现象十分普遍,课堂上,学生不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不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很少主动提出问题,更难见到学生同老师争论,似乎老师就是权威,教科书就是真理,标准答案更是不可置疑。同我们相反,在国外的教育领域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尊重学生不同见解,甚至希望学生把自己问倒,是许多国外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特点。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若是自己不懂或不会时,会坦然回答:“不知道。等我查查资料再考虑给你答复好吗?”有的教师常常会被学生提问弄得瞠目结舌,实在无法回答就请全班学生起立,为提问题的学生鼓掌,教师为有这样的能把自己问倒的学生而感到自豪。而我国的教师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极深,往往以知识权威自居,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比学生强,老师的话即是真理,老师一讲,学生的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一旦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时,要么说些牵强附会的话搪塞过去,要么找些理由回避,似乎说“不知道”是一件十分丢面子的事。殊不知,虚怀若谷才更能显出教者风范,诚实坦然才愈会赢得学生尊敬。这里面的道理已不仅仅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知识关系,而是体现为教师人格的一种魅力。
学校虽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大众传媒、社会文化等)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学校教育的功能正在缩小。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教师再也无法扮演“百科全书”式的角色,教师的权威性影响正在减弱,师生间的相互影响不再单纯地围绕着课堂教学展开,而是体现在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在音乐教育中,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单向方式”。这种封闭的教学方式满足于传授和灌输,排斥交流与互动,不能在音乐学习上形成师与生之间的和谐沟通和理解。教师总是试图诠释音乐,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学生则是在心中不断地画着问号,左一个“为什么”右一个“为什么”,脑海中充满了对问题的新鲜感,面对教师的成见和结论,学生们的眼睛里往往是不解的目光。由于成长环境的开放和接受教育途径的多向,今天的学生对各种新事物、新知识的了解可能比成年人更为敏感和广泛,使他们拥有了超过成年人的对信息的掌握和对新事物的理解途径。他们没有旧看法,对音乐学习、理解往往没有任何框框,没有学科的清规戒律,而凭着对新文化的敏感、认同以及接受能力的优势,更显示出一种学习的自然与活力。有一位中学生这样表达自己的音乐学习感受:“在音乐里,你只需要你自己的感受,它往往不可名状,指引你去和某种生活印象去撞击,要做到这一点,你就需要‘自由’,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由。如果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遵照千百年所流传的说法,那么音乐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魅力了。”[9]
应该说,这位学生对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的“反叛”并非是胡思乱想,而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充满了批判精神的积极思考,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这些现象生动地告诉我们——世界在变,社会在变,教育在变,教师在这个世界上只扮演教育者的观念也需要改变。音乐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思考、观念反哺给老师已经是一种必然。
- 上一篇:文件阅览状况调研报告
- 下一篇:商业音乐剖析高校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