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研究

时间:2022-03-26 03:32:49

导语: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曾先后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考察,反复强调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并坚持用井冈山精神铸魂育人。鉴于此,通过对红色文化内容和精神的解读,在深入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探讨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模式的融合与创新,为艺术专业建设、艺术类人才培养和红色教育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文化;艺术专业;模式;创新融合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1]。红色文化根本特征是红色,它集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开放性、大众性和创新性于一体[2],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皖西红色文化、红安红色文化等,它们都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创新发展。文章将探讨红色基因注入高校艺术专业建设中的可行性路径,培养师生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力度,让其在物态和精神层面创作出更多的“红色”艺术作品,实现视觉和心灵的感染和洗礼。如2018年遵义市初心堂文化培训中心成立,它依托遵义市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培训,通过访谈教学、微课堂教学、体验教学、拓展教学等多种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了红色文化的传承[3]。在皖西地区,皖西学院将“弘扬皖西红色文化,化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为教育资源”凝练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使红色文化融入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此艺术专业融入红色文化,打造特色与优势专业势在必行。

一、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融合创新的时代背景

党的以来全党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承发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注入血脉代代相传,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19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担负着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新时代更需要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4]。2020年6月7日,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时,希望学校能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培育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了根本保证。新时代下,各高校艺术专业特色建设也正积极融入“红色文化”,尝试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优化艺术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类目设置和作品形式创作等内容,从艺术设计、美术创作、乐曲舞蹈、数字媒体等专业角度出发,探索与红色文化的结合点,努力打造特色专业,讲好属于自己的“红色故事”。在全国高校中就有诸多成功案例,如广西艺术学院充分结合艺术专业特色与红色文化资源,秉承“根植本土、多元融合、传承创新、服务社会”[6]的办学理念,推进红色文化育人的课堂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2018年该校艺术专业特色与红色文化融合的成果成功入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2018》中[6],广西艺术学院将红色文化展演、红色文创产品、红色融媒体融入艺术专业发展和师生学习生活中,推进了红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19年全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专题研讨班在井冈山大学举行,全国21个省市、40所院校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红色文化与高校专业课程美育工作展开讨论[7],通过分享各自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红色文化与高校教育融合的最优路径。

二、艺术专业特色建设融合“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

当下,国内高校正在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将红色基因与红色资源融入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推进专业特色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文化自信。部分高校利用自身特色专业和区位优势将红色文化资源较好地融入专业打造和课程建设中,并在红色成果转化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学生对待红色精神价值取向模糊、高校对红色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专业特色打造力度不够、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一)高校利用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专业特色。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因此让年轻一代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是中国青年一代“兴”和“强”的根本。全国很多高校正利用自身红色资源优势为专业特色建设提供支持,如上文提到的广西艺术学院就是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2019年,该校的影视传媒学院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背景,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传承红色文化”设计作品展的创作,分为创意绘画、平面设计和艺术创作三个板块,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受益良多。同年,该校的舞蹈学院将“红色文化”融入舞蹈课堂教学工作中,引导同学们通过舞蹈肢体语言,体验并表达出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的革命激情[8]。身处红色热土的湘潭大学也在红色文化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特色打造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的中共党史专业为该校的特色专业,该专业设置和教育突出湖南地方红色文化特色,把“红色旅游资源研究”“思想研究”“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研究”列为主干特色课程。文学专业开设“文艺理论研究”“诗词研究”等重要课程[9]。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皖西学院,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工程”,通过“八个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探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打造[10]。(二)高校融入红色文化打造艺术专业特色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包括革命事件、革命建筑、革命人物和革命物件都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这些珍贵而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合到师生艺术创作、教学实践体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内容里,是当前高校艺术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当下,高校仍没有系统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艺术专业特色建设中,存在偏颇现象,造成艺术专业发展的不平衡。其次,艺术专业教师授课模式未能较好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这与学院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滞后有很大关联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创作分离。第三,学生对于红色文化价值观念模糊。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上好思政课、马列课和毛概课就是对红色文化最好的继承与传播,实则不然,新时代下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应积极融入艺术创作中,将所学的“红色文化”精神转化为有内涵的艺术作品、文创作品和设计作品是最为关键的,积极打造“红色品牌”,增强“文化自信”。第四,高校缺乏“红色文化”品牌意识。“品牌”即是“特色”,全国各高校在积极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与打造的同时也难免出现同质化现象,未能“精准施策”,亦导致专业特色未能真正实现。诸如“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红军的摇篮”———金寨等这些革命根据地都应具有自身的区域和历史特点,“红色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特色”打造是关键。

三、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融合创新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特色建设。新时代下高校师生的“思政教育”被提上日程,这对于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形成了党建与专业融合,专业与思政融合,让艺术教育提升到了“传承与发扬红色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之一,通过艺术教育和教学改革,对于师生学习中国革命精神的“初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挖掘革命精神内涵,并在不同专业中形成形式多样和内涵丰富的“红色”艺术作品,推动特色课程和专业特色建设。(二)推动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艺术专业为高等学校的美育工作提供了支持,提出高校美育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11]还提出:“要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学科专业体系。”[11]同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11]这些指导意见的提出,让艺术专业特色建设和美育工作成了高校的重要任务,美育工作与红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红色革命精神的挖掘有助于高校美育工作更好更快的开展,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三)增强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提高社会对艺术专业的认可度。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高校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艺术专业特色建设,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和高校办学理念的价值认同,增强文化自豪感,使艺术专业特色和优势得到彰显与发挥,对学生就业和创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艺术专业的“品牌性”和“文化性”,提高社会各界的认可度。

四、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融合创新模式探究

(一)搭建高校艺术专业红色文化平台。高校科研和教研平台的建设是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保证,学术和教学研究、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师生活动和艺术展赛等都可依托高校科研和教研平台,如2013年皖西学院获批第一个省级人文社科类重点科研平台———“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依托该平台,学校建立了3个“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和18个校外爱国主义和思政教育基地,并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12]。艺术学院教师也在此基础上申报了诸多有关皖西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科研项目。学校还于2020年成功建成了“皖西学院红色文化育人展厅”,展览共分三个部分,分别为“红色皖西”“红色校史”和“红色皖院”[13],为师生红色文化创作和学习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学院的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音乐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等进行优势互补,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修订,以展赛、展演和项目化的形式提高师生红色文化创作的参与力度,促进专业特色打造,形成品牌效应。并以校企合作、校校互鉴等形式进行横向研究,形成合力,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二)培养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作精神。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是一线教师,他们作为红色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作精神对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建设和专业特色打造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高校艺术专业教师队伍,这其中有的是青年骨干,有的是学术能手,有的则是行业领军人物,在绘画创作、艺术设计和音乐表演等领域往往能形成“一家之言”。但如何将艺术创作融入红色文化,并形成触动人心的“红色精神”,这是需要艺术专业教师进行长期的学习和培养,期间应多和思政教师、历史教师、马克思主义思想领域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思想的内核。教师自身内化后的“红色精神”再次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与创作,不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和“强行植入”。2019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为深入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组织了纪念100周年重大题材学生创作展[14],创作期间,学生通过主题性调研,到上海、嘉兴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了解了的背景和重大意义,并请思政课老师讲解了近代史,通过理论和实地考察的结合,深入领会其“红色精神”,创作出了一批有血有肉的画作。将课堂搬到实地和展厅,将教学模式变成多学科交叉授课,这也许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作积极性的有效路径。(三)创新红色文化学习媒介和平台。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人们开始慢慢接受虚拟的数字和资源。手机变成了移动终端,在线学习和VR看展成了当下师生授课学习的主流,尤其是疫情之后,线上资源共享成了主流。因此,高校应积极打造“红色文化”交流线上媒介和平台,将各学院的专业与红色文化融合的活动和资源实时更新到平台上。艺术学院可分享艺术创作和展演相关课程、作品和活动,学生可在线学习、分享、评价和上传作品,真正做到了师生的共同参与,避免了授课与学习的滞后性,促进艺术专业特色的建设。综上所述,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在现当代具有极强的利用和开发价值。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是新时代下高校艺术专业师生进行红色创作的根本内核。高校应加强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以平台带动项目,以项目促进教学,以教学优化艺术类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最终形成专业特色品牌,在红色文化创作和专业建设中求新求变,增强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努力贯彻好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导方针。同时,创新艺术专业发展思路,探讨艺术行业用人标准,打造艺术教师人才队伍,完善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红色文化情感认同,是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融合的有效路径。当下各高校都在新工科、新文科和新艺术背景下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工作,通过高校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行业新变革提供就业思路。而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的融合创新也旨在培养契合新形势下的专业人才,打造出一批“有道德、审美好、懂技术、会实践”的艺术人才。因此,红色文化精神是思政教育的内核,亦是艺术专业特色打造的精神源泉。首先,从专业来看,应在新工科、新文科、新艺术背景下,探讨学科与专业的交叉,艺术与技术应是合力前行,不应各自为政,如美术作品绘画材料和呈现方式的多元化、设计作品与美术类作品的融合创新等。其次,艺术各行业标准应细化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不同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将思政理论融入艺术类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结合,加强审美教育。第三是教师人才队伍的打造,注重教师梯队的架构,加强教师艺术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根据学科优势、专业特长、实践能力进行教师队伍的重组和教育教学团队的打造,为学生进行多学科、多专业的跨界艺术教育提供支持。最后,红色文化情感的认同很关键,艺术是来源于人民,最终服务与回馈人民的一门学科,而红色文化也是源于中国革命战争中历史遗产与革命精神,最终也必将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艺术作品中红色精神的表达应建立在对红色文化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并能够得到更多同龄人的共鸣,引发社会效应。这样才会更好地激发艺术专业特色的打造和学科的内涵式发展。

作者:李顺庆 杨明 单位:皖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