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声声乐艺术教育与音乐文化发展
时间:2022-07-29 11:40:03
导语:谈美声声乐艺术教育与音乐文化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日益加剧,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内外各类声乐比赛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专题讲学、讲座等活动在各大高校轮番开展。随之而来的是歌剧、音乐会等演出活动如火如荼地在各大剧院轮番呈现,这不仅让喜欢美声唱法的听众大饱耳福,同时推动了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和推陈出新。“美声唱法”(BelCanto)按意大利语的字面意思是“美妙的歌唱”[2],产生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意大利。随着意大利歌剧的发展而逐渐完善,在后作为舶来品传入我国。美声唱法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被寻常百姓认为是“阳春白雪”,无法理解其真正的审美意蕴,美声唱法也没有真正契合寻常百姓的审美需求。在我国,美声唱法除了包含地道的欧美歌剧、艺术歌曲等形式的表演,还包括中国化的歌剧和艺术歌曲的表演或演唱。美声唱法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受受众群体的文化素质、艺术鉴赏能力、音乐素养等因素影响,观众主要局限在专业的声乐教学和表演人群以及美声爱好者当中,鲜见普通观众。为何美声唱法在我国“曲高和寡”?为何美声唱法在我国不能走向大众?美声唱法在我国将何去何从?如何在声乐艺术教育普及下让美声唱法真正赢得大众喜爱?如何将声乐艺术与区域文化发展相融合?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声乐教育工作者思考、探索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在声乐艺术教育中,美声唱法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艺术院校是美声唱法在我国主要的传播和教育基地。因此,要想让美声唱法在我国有长足的发展,首先要提高艺术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音乐家薛良在他的《歌唱的方法》一书中这样写道:“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二者都不足取。”[1]石惟正在《声乐学基础》中也认为声乐理论可以用正确的审美观念来影响实践,而且还可以达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作用。[2]可见,艺术院校的教师不但要在实践方面提高教学水平,在音乐理论与科研方面也要进行长足的提升,没有声乐理论的充实,也就不会有良好的声乐教学实践。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建校八十余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艺术教育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沈阳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是“根植民族,融入时代,服务社会,引领先进文化”,学院也一直致力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在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总结宝贵的经验教训。声乐歌剧系根据学院办学宗旨和办学方向,把声乐教学、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作为工作重点,课堂教学作为声乐教学中心环节、主渠道、主阵地,不断深化声乐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声音理念,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声音条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训练步骤及曲目,科学地处理基础与提高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声乐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加强艺术指导教师在教学中的分工合作。在教学之外,引导教师重视声乐理论研究,为声乐教学实践提供方向保障,提供正确的方法,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声乐教材建设,开展声乐相关理论研究,以促进声乐教育学科的发展,加速教学经验和学科前沿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全面提升声乐教学水平,完善培养模式。同时,引进了大量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趋于国际化。除了带领学生进行声音技术训练外,更注重语言、音乐修养、音乐表演、表演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艺术诠释力。还组织了不同形式的教学交流和研讨,形成研究教学、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高水平声乐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不断完善自我、体现教师自我价值的师德师风建设。在课程设置上,学院“对学院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超越”[1],不局限于固有模式,通过艺术指导课、小组课、重唱课、合唱课、形体课、表演课、歌剧排练等形式,培养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在教材选择上,除了选用教师购回的原版古典作品外,在中国作品选择上,重点以本系教师霍立教授编选的《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为主,让学生接触、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作品,丰富曲目类别,拓宽学术视野。在艺术实践领域,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依托,开拓思路、开拓眼界,以多种创新形式、多渠道完善艺术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艺术实践机会,加强对艺术实践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强化专业特点和艺术实践实效,不断改进、创新艺术实践形式,打造艺术实践精品和品牌活动。而且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学院积极邀请了许多国内外著名的声乐专家、艺术指导、歌剧指挥家等来院讲学、举办音乐会,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还推动了我国美声唱法的国际化发展。
二、加强校际间交流合作
美声唱法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声乐艺术教育的实施,其中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于美声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单凭自身的力量与资源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是推进美声唱法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同各兄弟院校积极开展交流、借鉴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实现互利共赢。在校际合作交流过程中,不但能够满足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还能够在互相学习与促进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办学特色。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体系建立得较为完善,其中美声唱法的专业设置也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是,由于各个高校所处的地区、经历的发展过程、拥有的优势资源都各不相同,教学体系与培养目标均有一定的差异,即不同的高等艺术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高校旨在培养在音乐表演、创作、研究方面均有所建树的复合型人才,有的高校旨在培养音乐教学领域的专业型人才。所以各大高校应该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各高校通过校际间交流合作,能够影响彼此的学术氛围与校园文化,共同将美声唱法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在保留自身教学特色基础上,汲取其他院校的教学优势,共同推动美声唱法的学科建设,使美声唱法在我国能够取得多元化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院校也进行了扩招,导致学生的数量超出了部分高校的承受能力。面对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多,高校有限的教学资源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提升教学的开放性,共同面对美声唱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校际间交流合作的开展,可以增进高校之间的了解,互相拓展办学思路与办学视野。同时避免恶性竞争,集中力量将美声唱法在我国进行推广。校际间交流合作能够优化高等院校之间的资源配置,降低各自的办学成本,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从而提升我国艺术类高校的教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加大国内外院校间的业务交流力度,开展更多有意义的讲学、展演、比赛、观摩等交流活动,在院校间架起沟通研讨的平台,共同探讨声乐教育教学、专业艺术院校声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惑、问题,长见识开眼界,相互学习、促进提升。可以通过跨校选课、联合培养、互聘教师、科研项目合作等手段,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甚至可以进行共用图书馆、共享练功房等方式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互联网时代,校际间的交流合作不能忽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从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历史看,教育改革可能发端于教育理念的变革,如在世纪末世纪初,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所领导的教育变革,也可能发端于教育方式或教育技术的突破,如夸美纽斯总结并推进的班级授课制。”[1]可见,教育理念的变革能够推动教学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下,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教学理念深受互联网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以其特有的交互性、开放性、资源共享性、流动性[2]等特性,让不同高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我国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不尽相同,优势资源也各有所长,互联网技术能够搭建网络平台,实现各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信息资料库共建、精品网络课程共用,从而完成校际间的交流合作。
三、厘清人才培养与区域文化建设的关系
高等艺术院校作为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合格艺术人才的教育机构,要发挥艺术院校的特色优势,推进艺术文化人才的培养,从而服务地方区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艺术院校不但能培养艺术人才,还肩负着传承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的使命,所以艺术院校应当在地方区域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应当为地方区域艺术产业的崛起有所贡献,这也是一项极具历史和社会意义的使命。艺术院校在对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发挥高等艺术教育的长处,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高水平专业人才的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引领先进文化,扩大区域艺术文化影响力,并且为提升艺术文化品位与层次作贡献,承担传承艺术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发挥艺术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文化符号作用,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同样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学院重视对艺术人才的培养,试图通过培养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来提升东北区域文化建设发展。首先,学院作为培养、选拔美声人才的基地,一直致力于在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与定位上下功夫,在人才培养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上下功夫,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下功夫。学院致力于通过使声乐教学更加程序化、适度化、精致化、标准化,以及通过在一级学科框架下建设声乐学科建设等相关努力,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与就业多元化的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人才。同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学院积极开展用人单位调研活动,了解学生就业状况并进行分析研究,在教学和艺术实践中更加注重学生独唱、重唱、合唱、声乐教育等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水平和优势方向,教育和引导他们客观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同时,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东北地域特色,深化区域性音乐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播工作,并将东北地区音乐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深深扎根在东北的区域性文化之中,从而以人才反哺东北区域文化,促进和推动优秀的区域性音乐作品的创作。其次,学院还成立了沈阳音乐学院北方合唱团。合唱团是以学院为依托,以声乐歌剧系学生为基础,开拓实践舞台,积极服务区域文化建设。近年来合唱团一直活跃在音乐艺术舞台上,经常深入学校、部队、厂矿和农村演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繁荣区域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演出形式多样,演出风格新颖,多以合唱、重唱、对唱、表演唱等演唱形式出现,以弘扬鲁艺精神、植根民族、服务社会为已任,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创作、艺术实践,为区域性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合唱团组织学生参加了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全国声乐(新人新作)比赛、意大利“贝利尼”国际音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外歌剧选段”比赛等,加强了东北地区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声乐艺术交流,塑造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形象。
四、美声唱法“本土化”、“民族化”
美声唱法自西洋传入我国后,虽然赢得了部分受众的喜爱,但对于大部分听众来说,美声唱法与传统的东方审美还是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在欣赏美声唱法时,很多人表示听不懂,或者感觉太过“洋气”而欣赏不来。因此,在推广美声唱法的过程中,在保持美声唱法原有的艺术风格基础上,一定要树立多元化的歌唱理念,将美声唱法“本土化”、“民族化”,从而与我国听众的审美心理相吻合。美声唱法与我国传统的民族唱法不同,它是混合声区唱法,真假声均使用,并且强调共鸣,声音具有穿透力,音与音之间过渡灵活,音质稳定统一。而我国的民族唱法音调较为高亢,讲究气息的运用,声音甜美。民族唱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深扎根在我国群众的审美记忆当中,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但是民族唱法通常会用全真声来唱全音域,发音技巧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在这一方面,美声唱法的引入弥补了民族唱法的发音缺欠,如果美声唱法也能够借鉴民族唱法的内在审美特征、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那么美声唱法在我国会得到更多受众的欣赏。美声唱法不像民族唱法那样深受中国百姓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差异,没有实现“本土化”、“民族化”的改造。声乐教育家张权这样阐释:“所谓民族化,就是要在保存欧洲传统唱法基本特点及其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表达我们民族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方面,力求其深入、完善,达到真正地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1]可见,美声唱法在中国的“本土化”、“民族化”,就是要在保留美声唱法的艺术精髓基础上,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语言、民族精神等融入到美声唱法中去,让这一外来的唱法能够表现中国的民族情感,引起中国听众的广泛共鸣。美声唱法如果不能够实现在中国的本土化,那么必定只能是小众范围内的狂欢,无法真正走入大众的视野,与大众的距离也只会越来越远。美声唱法要走中国本土化道路,可以借鉴民族唱法的特点,运用民族唱法中的情感进行美声演唱,并且结合我国的语言,将充满民族情怀、真情实感的歌声传递给听众。充满民族情感与自然真诚的优美歌声是一定能够打动人心的,这样的美声作品才能真正做到贴合大众,经过这样“本土化”与“民族化”改造的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才能得到更广泛的空间,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本土化,是强调本土化与学院化相互生成”[1]。即在美声唱法“本土化”的过程中,艺术类的高校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高等艺术院校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教育体系,这是美声唱法“本土化”、“民族化”的重要保障。多维度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教学体系,可以帮助我们在中国推广美声唱法时,自觉地将美声唱法进行符合中国听众欣赏习惯的本土化改造。构建这一本土化美声教学框架时,不但要借鉴西方的研究方法、课程架构,还要充分考虑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文化构成方式,按照现代学科的建构方法,建构出较为系统的课程框架,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此外,美声唱法不但要与我国的民族音乐互相借鉴,还要有机地结合当下的流行音乐,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只有扎根中国,符合中国人民审美习惯,才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满足中国人民的审美需求,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唱法能在中国获得长足的发展。
五、创作更多适应大众审美需求的美声声乐作品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与受欢迎程度都不及其他唱法,这不但是因为受众的音乐欣赏水平与音乐素养有限,更重要的是美声声乐作品限制了大众的欣赏模式。大部分美声声乐作品都是由西洋传入我国的,受语言与情感的制约,能够打动观众的作品少之又少。所以,在推广美声唱法的过程中,我们急需优秀的中文美声作品,这就需要我国的创作者创作出更多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美声作品。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唱法都不是以技术打动听众的,而是要以优秀的作品为载体,才能走进听众的心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词曲作家一直在努力创作优秀的中文美声声乐作品,也确实有一批符合我国受众审美习惯的歌曲问世,这些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歌颂之意,如《我爱你,中国》、《大黄河》等优美的中文美声作品。这些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这样的作品与广大观众对美声歌曲的需求是不成正比的,观众需求与日俱增,而精品作品却太少,所以说,中文美声作品的稀缺是制约中国美声唱法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余,支持和鼓励原创中文美声作品创作。我们虽然要学习西方美声作品,但是我们更应该从模仿阶段勇敢地走出来,推动我国原创美声作品的发展。优秀的中文美声作品之所以凤毛麟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声作品的创作难度非常大。《大黄河》的曲作者姚明曾说过,美声作品创作不容易出彩。可能创作者往往要付出比创作一般歌曲更多的努力与艰辛,才能创作出一首令观众喜爱的中文美声作品。美声作品对发音技巧、创作技法的要求颇高,创作难度本就很大,还要融入中国特色、中国情感,原创一首广受欢迎的中文美声作品的难度可想而知。此外,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并不愿意演唱中文美声作品,而是偏好“原汁原味”的西洋美声作品,这也不利于激发创作者的原创动力。长此以往,原创中文美声歌曲的词曲作家得不到肯定,创作热情越来越难以维持,如此恶性循环,便越来越不利于中文美声作品的创作。所以,在声乐艺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高校要利用好自身平台,鼓励原创中文美声作品创作,为原创作品提供相应的支持,不但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演唱中文美声作品,在教学考核中也应适当增加中文美声作品的比重,必要时可以做出硬性规定,以此实现对原创作品的支持与推广。美声作品的创作困境不应该成为制约美声唱法在我国发展的因素。我们不但要创作出能够打动人心、优美的中文美声作品,更要让美声唱法走入百姓的生活。让普通观众能够听懂、喜欢中文美声歌曲,这就需要原创的中文美声作品要易于被广大群众接受,要具有中国特色与民族神韵,同时要具有时代性、易于传唱。
虽然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瓶颈,但随着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声乐艺术观念的变化、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假以时日,美声唱法一定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美声唱法要想在中国获得长足的生命力,就必须要借助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艺术教育,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加强校际间交流合作等手段,提升美声唱法的教育水平。高等艺术院校还要进一步厘清人才培养与区域文化建设的关系,通过培养高质量艺术人才,反哺地方区域文化建设。同时美声唱法需要“本土化”、“民族化”,才能融入民族、融入群众。要鼓励创作更多适应大众审美需求的美声声乐作品,让美声唱法走进百姓生活,让美声更“美”。相信美声唱法能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为中国声乐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推动中国声乐的整体繁荣。
作者:张策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 上一篇:饮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应用
- 下一篇:中职导游专业法制教育形式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