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用研究
时间:2022-06-28 11:05:52
导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用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民族美术以其独特的民族性、艺术性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是多民族聚集区,一方面,优秀的民族美术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利资源,可以促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美术课程改革。另一方面,高校是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二者进行资源转化应用和相互发展,对艺术教育改革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西民族美术;公共美术课程;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艺术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与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与实施方式,也是艺术素质养成的高级阶段。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认识美术作品的根源、美术作品的形式及作品的形成过程构架美育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完善个性发展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高校调查可以看到,非艺术类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都不够重视,无完善的管理机制,存在艺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途径单一、资源匮乏、缺少特色等问题,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偏低,特别是审美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偏弱。然而,当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重视和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人才素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到:“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要因地制宜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探索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法,建立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中国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灿若星辰,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坚实根基。中国民族美术源远流长,多民族的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进步。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应构建在传统民族美术之根基上,开发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广西民族美术构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意义
以2010年广西区高教教改工程项目“高职高专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依托,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出了构建“三合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基于此,在公共美术课程的设置和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优秀的民族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域风貌的不同产生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这些不同恰巧构成了我国民族美术的多元性。多元的民族民间美术是集合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创造而形成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快速高效的电子化等技术不断取代传统的民族手工技艺,传统文化艺术生存的土壤日益嬗变。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6月1日,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四章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因此,把丰富多样的民族美术资源运用在高校的公共美术课程体系中,可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广西是个多民族的聚集区,有汉、壮、瑶、苗、侗等12个民族。浓郁的乡土情怀和多样的民俗活动孕育着巧慧的民族手工技艺,这些丰富的民族美术资源,对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的构建起到基础性作用。一方面,民族美术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美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觉和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高校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专业性的人才是社会行业的基本需要,而培养既有专业能力又有文化艺术素养,既有创新能力又有文化传承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是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需要在高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结果。因此,利用广西民族美术资源构建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广西民族美术的传承价值
广西世居的民族有十几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美术形式,其中不乏非遗保护的遗产。这些悠久的民族文化与各式的美术样貌相蕴相生,相容并进,世代传承。(一)地域文化价值。广西地处我国南疆,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与北方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不同,广西属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多山多绿植近海,气候多雨湿润。当地原住多个民族,在数千年的生活和劳作中,形成了独具风貌的八桂地域文化。这些文化在八桂人民的安居生养中勃勃生发,焕发出独特的民族活力。如地处桂北的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原生态吊脚楼群,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风雨桥、鼓楼,这些经典的木构建筑,它们的结构样式、空间布局、装饰手法与当地地貌、地域文化相生共存。观赏和了解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进一步研究和吸取传统文化的宝贵成分,有助于传承和建设更适于工作和生活的人居环境,让审美性与文化性在城乡建设中齐驱并进。壮锦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壮族文化艺术的手工产物。广西罗泊湾汉墓7号残葬坑内出土的橘红色回纹锦残片,有力地证实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宋代的壮锦已成为朝廷的贡品,它代表着地方民族的文化精神,起着文化流通的作用。壮锦可作衣裙、被面、背包、围裙和台布等居家用品,它精巧别致的花纹图案反映了壮族人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乐观精神。(二)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作品是对历史情境和文化生活最真实的记录和反映。今人要了解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研究民族传统艺术作品。广西出土铜鼓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壮族铜鼓为打击乐器,但它的外形以及鼓身上丰富的纹饰又属于美术作品。铜鼓作为壮族圣物珍藏供奉,作为礼器在祭祀时隆重出场。在广西左江花山崖壁画上,就绘有壮族先民跳铜鼓舞敬神的祭祀场面。鼓面上的图案及图腾雕塑,承载着壮族古代社会生活的众多信息。全州的民间剪纸起源于秦代大批北方农民的迁移与技艺的带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北方剪纸的豪放粗犷与南方剪纸的纤巧精致相结合孕育出全州剪纸的新风格。全州剪纸题材内容取材于桂北民众生活,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苗族蜡染技艺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代,《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苗族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苗族聚居区以蜡染技艺为主导制作织物等生活用品,蜡染技艺影响着人们的衣饰装束、婚姻节日礼俗、社交方式、丧葬风习等。铜鼓、剪纸、蜡染等传统民族美术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三)艺术文化价值。广西壮族、苗族、瑶族等民族的服饰,侗族等民族的刺绣,江草草编,博白毛南族的竹编,钦州坭兴陶,宾阳游彩架等民间技艺,形成了广西特有的民族美术资源,反映出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审美特征,在美术专业领域也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如坭兴陶制作将工艺设计造型与画面雕刻装饰相结合。壮族铜鼓的鼓面、鼓胸、鼓腰配有装饰性的物像和图案纹饰。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这些纹饰的设计巧妙运用了中国画的散点和焦点的透视构图原则。广西的民族服饰、壮锦上都有刺绣图案,这些图案样式有独立、对称、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其布局严谨,色彩斑斓且对比性强,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装饰性,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
三、广西民族美术在高职院校公共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完善公共美术课程模块,开发和运用广西民族美术资源。为了解决课程模块设置的不合理性,将课程重新调整为“三合一”即艺术鉴赏、技能训练、艺术实践三大模块,兼顾知识、赏析、实践三个层面,使学生在掌握艺术修养、艺术技能的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广西的民族手工艺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高校美术鉴赏课程可补充加入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如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广西少数民族刺绣、广西民族服饰、广西民族染织、广西民族民间编织、广西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内容。学生可以从美术的角度了解本地区的文化发展,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民族,从而树立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心。美术技能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创造力。一方面,技能训练模块可以把剪纸、编织、蜡染、刺绣等手工技艺放入训练中,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手工元素,比如把全州剪纸、毛南族花族帽、苗族蜡染等带入手工课堂,让学生发现劳动人民的双手可以创造美观实用的生活物品,让学生明白生活的美需要动手去创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社会生产技术的角度去转换和利用传统民族技艺。广西的民族美术资源就像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让学生走入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之美。校内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内艺术社团活动,比如剪纸协会、手工创作社、摄影创作社等。校外的艺术实践活动,可利用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有计划地参观民族展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作室进行参观和学习,并邀请传承艺人进入学校创业产业中心探讨技艺传承与创新;也可利用假期到少数民族村寨、学校开展民族技艺交流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二)打造公共美术教育实训室,传承和发展广西民族美术技艺。公共美术技能课程的开设,教师要具备专业的手工艺技能,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制作各种美术作品的特殊材料、工具,这些技艺的传授和制作需要专业的教学场所。为了跟进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常重视公共艺术技能训练,已建立“民间美术实训室”“民族手工实训室”“手工工艺实训室”等公共美术课程实训室。每间实训室都能够达到“三合一”教学的实训目标要求,并对学生进行考核,完成学分评价。实训室中设有多媒体网络教学,手工艺的简介与鉴赏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授完成。手工技能的学习和操作借助室内的手工材料和工具完成,先由教师示范,再由学生模仿制作。最后技能提升可加入创作环节,可单人创作,也可多人组合创作。实践环节作品可在实训室内进行展示完成评价。每学期手工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在校内图书馆、美术馆举办教学成果汇报展,一可以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豪感;二可以向全校师生宣扬民族艺术,展示艺术创作的魅力。比如把广西全州的剪纸纳入手工特色课程之一,教师可在手工实训室进行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学生利用实训室购置的剪刀、刻刀、刻板、大红纸、剪纸模仿品等工具进行操作。还有壮锦、苗绣的编织方法、编织色彩、图案组合的独特魅力,也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去探索学习。在专业的手工艺操作环境中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关注度,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模仿与创造的态度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地喜爱传统艺术,并深深地被民族瑰丽精湛的传统技艺所折服。(三)构建公共美术教学实践平台,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精神。构建“三合一”公共美术教学实践平台,一是在课堂内融入实践内容,二是通过校内的校园文化活动、艺术社团活动搭建教学实践平台,三是校内教学实践平台与校外实训基地、艺术展演活动对接,从而构架出“三合一”立体化公共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的美术教育部分。学生在课堂内的实践内容依托实训室,从中得到很好的实践实训。民族手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有剪、绣、贴、捏、画、编、染等技艺,在民族类特色手工课程中得以传授,学生在学习操作民技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民间手工艺人的无穷智慧,千百万的民族民间艺人的博大智慧凝聚成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代代相传承古开今,我们的国家才有信仰和希望。校内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由校团委举办开展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联协会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艺的的大舞台。展现民族特色的系列活动如民族集体舞大赛,各班参赛的同学身穿华美的民族服装,随着动听的民族乐曲,集体演跳民族舞蹈,华服与美姿跳跃出民族的活力与希望;摄影创作社的同学也以民族风为主题,开展了民族风情摄影比赛,同学们校内拍摄民族舞的华美服装,校外走入少数民族居住的村落,了解、记录、发现各民族不一样的文化风情,用一张张照片留下文化技艺的美。还有剪纸协会举办的剪纸印象等现场制作比赛,参赛者手中的一张张彩纸在刀口飞动下变化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让现场观看的同学为之折服与惊羡,感受到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深远。比校内更广阔的实践舞台是社会的舞台,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民族民间艺人工作室等场所参观访问,让学生直观地接触和了解民族美术工艺,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美术的好奇心和深入探索的愿望;让学生和手艺人面对面地交流,了解一件手工艺品诞生的过程、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情感希望,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及传承的意义。学生在校外的实践基地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在坚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艺术的魅力,体会和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积累与磨砺。所以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精神。
四、结语
优秀的民族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中,合理整合地方民族美术资源,有效地利用到公共美术教育中,以此促进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而优化人才培养。广西高校应遵循教育部对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意见与指导方案,将广西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族美术资源融入到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借助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手工技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德育素质和技能素质,这对达成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祁光伟.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资源开发探索[J].大众文艺,2017(1):230.
[2]王凡.基于四川民族美术资源构建公共美术课程体系的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36-139.
[3]李家萍.高职美术教学中应用民间美术资源的意义与策略[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17(2):26-28.
作者:刘毅飞 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上一篇:高中美术教育对语文知识的利用
- 下一篇:高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的传承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