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教育人民性意识研究
时间:2022-05-10 03:29:38
导语:高等艺术教育人民性意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如何认识艺术的本质、如何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进行艺术创作、如何寻找艺术事业的力量源泉、如何明确艺术服务的对象、如何将艺术追求与人生价值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高等艺术教育应该帮助艺术学子明确的问题。在学生的思想中,牢固树立人民是艺术学习永远的老师、是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是艺术作品公正的评判员、是艺术之路坚强的力量等理念,强化“人民性”意识,是当前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人民性;艺术观
任何艺术及艺术活动,都是在洞悉关系、表达关系、再现关系,同时也是在建立关系、创造关系、和谐关系,没有关系不成艺术,只不过艺术的关系是以美的发现、美的创造及审美来体现的。不论人们是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或是从国家、民族、社会、个人,还是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角度来理解艺术关系,总少不了对艺术的来源、依靠、目的之价值追问,尤其是“艺术依靠谁、为了谁”这个问题,是一切艺术关系的核心。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为工农兵、为人民大众服务”,界定了文艺的“人民性”特征。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讲话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肯定了文艺工作的人民作用,强调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任务,并从多个层面厘清了艺术的基本关系,同时揭示了艺术的“人民性”。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年轻的艺术学子在大学期间不着边际地创新,有的学生以标榜个性为由,表现出浮华、轻狂,还有的学生将追名逐利作为艺术学习的目标。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艺术生对艺术的关系认识不足,缺少方向引导。高等艺术教育不仅要呵护并挖掘学生的艺术天赋,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以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艺术价值取向为支撑,在正确处理好艺术与人民的关系基础上,走好艺术之路。
一、强化“人民是永远的老师”的艺术学习观
高等艺术教育解决的是艺术生校园成长的问题,但这只是艺术人生的一个阶段,那么谁是艺术学子终生的老师?“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从明代苏绣到清代家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工艺设计历程。”[2]可以说,人民群众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实践是艺术学习最直接、最丰富、最深厚的来源。其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充分说明人民是艺术学而不尽、习之不竭的“艺山慧海”。其二,人民群众是艺术的先知先觉者。历史文化中器物的结构、造型,服饰的色彩、图案,人居环境的设计等,记载着人民群众对艺术的准确感知。其三,人民是艺术的践行者。无论是绘画还是建筑、雕塑,无论是民间剪纸,还是古镇村落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都体现出人民群众活跃的艺术思想、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厚的艺术情感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审美于人民,朴素而又简单。其四,人民群众是艺术的无私奉献者。庞大的古建筑、小小的窗花,雅俗皆来自于人民。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是艺术学习的必然选择。“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3]
二、强化“人民是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的艺术创作观
“艺术的创作任务是将形式服务于内在意蕴。”[4]内在意蕴来自于个人,也来自于社会,不仅是指学生的个人艺术天赋,更重要的是,它指向人民的艺术积淀和艺术需求。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其一,人民的艺术创造、中华民族丰富的艺术宝藏,是艺术创作的经验来源。每一个艺术工作者置身于人民的艺术创作之中,都是沧海一粟。其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是艺术创作的动力来源。“中国的人民大众,……对本民族的文学艺术情有独钟,痴心不改,核心就在于,这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能在这里触摸到自己民族的灵魂,寻找到精神的安放之所。”[5]在精准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态势下,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同步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特别是人文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站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视角,人们对生命、尊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审美、道德、教育、诚信、关爱、价值实现等方面的需要,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人文需要。人民群众的人文需要是艺术创作的动力,这个需求越紧迫、旺盛、多样,艺术创作的动力就越大。现代城市中的公园、广场等场所都可以欣赏到反映各地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这是人文需要拉动的结果。其三,人民的生活方式是艺术创作的思想来源。艺术创作的灵感是审美意象的瞬间生成,但这种生成是长期生活积累而成的。我国天津画家潘晓鸥在3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曾绘制《百鸽图》《百猴图》等8部工笔长卷,深受民众喜爱。其创作特点是坚持寻典故、觅传说,从民俗中吸取营养,构思主题。人民是美的承载体,多彩的生活方式,就是美的创造的源头活水。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说:“一名真正的艺术家,所作所思所虑所惑,无不是基于对当下生活的深切感受,一以贯之、一如既往地秉持着对人民的感情和热爱,方能使之成为我们生产更多优秀文化产品的不竭源泉。”[6]艺术创作要从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7]
三、强化“人民是艺术作品公正的评判员”的艺术批评观
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是孪生姐妹,两者都伴有艺术发现的愉悦以及艺术感知和分享的快乐。艺术类学生既要能批评他人的艺术作品,也要接受他人的批评。高等艺术教育要强调,学生不应因艺术追求的艰难、困境,以及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的复杂多样而迷失、茫然。“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8]其评价标准来自于人民。其一,人民的评判视角最全面。广大人民群众代表不同层面、以不同的文化心理审视作品。将作品交给人民评价,最为客观。其二,人民的评判最公正。只要艺术创作贴近人民、真实地反映生活,人民就会喜欢。曾经有媒体评出“中国十大丑陋雕塑”,引起坊间热议。近年来,不少艺术创作一味地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使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对艺术失去了信心。其三,人民的鉴赏和评判态度最真诚。美国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曾对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指出:那些拜占庭式的贡戈拉主义过于矫揉造作,正是这种矫揉造作构成了某种极端自恋的文艺观念在批评中的投影。这归根结底是脱离人民群众的,难怪读者看不懂,斥之为“学者黑话”。这虽然讲的是文学批评中的现象,但同样对艺术批评有启示意义。人民是艺术作品的审美者,喜欢或不喜欢都直抒胸臆,最为真诚。艺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将心和眼投向人民群众,作品中要有人民和生活。
四、强化“人民是艺术之路坚强的力量”的艺术宗旨观
艺术创作首先是情感的冲动,没有冲动,就没有创作的激情与力量。高校艺术类学生易于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如何进一步培养这种艺术情感?笔者认为,要不断启发学生,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获得永久的力量支撑。其一,人民为艺术提供引导力量。“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9]艺术教育必须阐明,要摒弃只管个人享受、不管百姓感受,只管张扬个性、不顾社会德性,只管“金杯”、不管口碑的错误思想。在人民取向的引导下,“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10]其二,人民是艺术道路上执着和坚守的力量。艺术从业者可能会在艺术批评中感到压力;创造、设计的作品会失误、失败,甚至在坚守艺术良知的过程中遭遇暗流;还有可能在艺术价值的追求与现实的博弈中产生疑惑,但只要把双脚踩在大地上,将人民的感受和需要放在心中,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艺术的“人民性”是一片沃土,植根于这片沃土之上的将是最有力、最坚实、最长久的艺术人生,起源于这片沃土的艺术创造是最生动、最智慧、最纯粹的艺术创造。高校艺术教育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11],提高艺术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在人民的监督下,在艺术实践中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优秀的艺术作品赢得人民的喜爱,做人民欢迎的艺术工作者。
作者:黄喜雨 曹洁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上一篇:成人教育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研究
- 下一篇:高校艺术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