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思考
时间:2022-08-14 09:08:23
导语: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报告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工作创新中领会精神实质,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点明了高校专业教育的德育功能,提出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同时提供了方法和原则,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从困境反思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梳理融合理路,从教学原则、机制构建探索融合的教学策略。发挥艺术教育资源的德育作用,创新教学内容和实践机制,激发提升学生审美和文化原创力,加强思政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融合;机制
一、新形势下高校开展教育实践的新要求
党的报告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同时,在报告中给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点明了目标,围绕这个新要求开展教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这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内养的慢活,内隐于心,要从教育入手。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理论政治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这一论述,明确每门课程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引导价值内化也是应有之意。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是政治教育关键期,而思政工作攸关方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新时代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抒写,提出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首推文艺。高校的艺术教育同样有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言论。《乐记》所谓“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外在“礼”的规范下,内在“仁”的养成,通过“乐”导人心志,逐渐向理想完美的人格发展。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提出了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主体人格的发展,有清晰的道德导向和审美要求。艺术和人内心情感的连接是直接而又内敛的。每一艺术都有其社会基础,都存在一种文化之中。把艺术教育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符合全国思政课上有关思政理论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
二、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基于高校艺术教育困境的反思。报告指出文艺要给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艺术工作者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要强化教育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艺术和道德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精神本源,两者的内在有着必然的同一性。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道德性与审美性关系到美和善的两个方面的定义,它标明了生命美学的发展方向;从审美的角度来诠释,把生命中善和美、自由和德性的特质提炼出来,让审美的人充分享受生命的幸福和自由,同时充分拓展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历史上曾有以斯温伯恩、王尔德为主要代表的,宣扬艺术与道德无涉、“艺术至上”的唯美主义理论。雷默在国际音乐教育界有很重要的学术地位,他提出艺术追求审美价值,是自足的本体,不应受道德或其他事物的约束。其实,人不单单是生物层面的人,也是社会层面的人,与生活脱节的唯美作品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生活深层了解的渴求。人们的审美是建立在联想、认知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之上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体验,也牵涉到道德范畴。艺术活动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正确的价值理念。艺术教育的根本是正确审美。审美是道德的前提,道德是审美的目的,将道德与审美合二为一,这样既未背离本质,又遵循了教育自身的规律。当前艺术教育实践的技艺化与功利化倾向互相倾轧,导致艺术教育实践与“美善相谐”教育理念有所背离。另外,受时下社会环境的娱乐化的倾向,也助长了这一现象的泛滥。极端功利化的行为,会使艺术全然失去了审美的功能,艺术教育就丧失了它的教育的特性,更难实现从艺术的滋养中得到人格层面、道德层面的升华。强调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抒写,提出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首推文艺。人类智慧最高形式的体现就是艺术创造,艺术教育的要实现真正的目要促使人们对知识技能进行转化,转化成促进个体成长的生存智慧和艺术能力。(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反思。首先是社会困境。伴随全球化而来的价值观念多元所引发的社会性道德危机与个体信仰的失落极易使大学生生成“两面人”。近代由于自我意识的逐渐回归,受西方思潮影响,个人主义的膨胀使其社会根基弱化,走上了利已主义的道路。极端的利己主义是虚无、相对主义的基础。否定伦理道德的观念来自于社会与理性,使善恶美丑的标准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误入了唯心主义的范畴,最终发展成为道德的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其次在社会转型的时期,主流的价值体系与道德标准尚未巩固,各种思想价值观剧烈撞击,金钱至上的原则成了部分人应对事物的价值标准,过度依赖和追求物质,空虚精神,信仰缺失。大学生主体审美人格的丢失,也是重要原因。教育内容没有经过受教者审美性、艺术性的内心体验、道德的感受以及心灵层面的洗礼,缺乏理想精神空,有回避崇高意志低沉等现象。(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是摆脱教育困境、提升文化原创力的有效途径。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发展出积极健康的人格,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达成审美与理念、道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吸引力与感染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抽象化的教育方式与内容,和艺术教育中形象的美感整合起来,让枯燥、抽象的教育内容变得具体而形象,有利于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切意远、形真理蕴的审美特点,借着艺术的形象创造出美的蕴意,美的情感得到了抒发,摆脱了知性与功利主义的约束,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轻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艺术道德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目的。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美的追求和美的人格,构建人生之美。第三,将道德与审美的情感与认知结合在一起,切实发挥价值引领。知识导向需要价值的支撑。用思政理论的视角来阐释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丰富内涵,在艺术创作、赏析中反思历史和哲学理论,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互相交融,促使学生在情感的丰富方面、审美能力与创造力方面得到均衡与协调性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真正培养出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端人才。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理路梳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的理论基石。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曾经说过“人通过全面的方式存在,成为一名完整的人,并使自己全部本质得到解释,实现所有人和谐、完整、平等的发展[2]。他提出,人类发展依次为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人类本质全部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的、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依据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全面的教育,并与人的生产实践相联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实践,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这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的实现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为载体的,将两者融合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使人类本质属性得到更好地表达,为人类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更好的条件。2.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观。最早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展开研究的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檀传宝教授,这一思想对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历程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观是一种由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相互融合交叉后形成的理论产物。它为人类内在的审美需求得到充分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融合与统一的达成提供了良方,为文化领域、教育哲学以及思想政治哲学的立场建立并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提供了基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艺术教育两者间的融合铺垫了十分坚固的理论基地,它把审美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观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艺术教育是美育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个各种审美活动的善性作用,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观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两者的融合融合创造了一种十分合理的阐述方式,同时也为其打下了坚固的理论基地。3.融合内化论。融合内化论起源于实教育心理学中的“无意识理论”以及“暗示理论”。融合是教育过程中常见的教育方式,不仅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的融合,同时也包括由载体中隐藏的教育内容向人的思想的融合。内化则是一种接受教育的方式和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特别是哲学理论本身具有极高的思辨性与抽象性。短时间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2017年11月上海大学进行了一场“时代音画”公开课。教师通过梳理近代以来九首国歌如何一路走来,让学生感受中国近现代史上那段血与火的难忘历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树立信念。特色的思政课程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通过多元艺术手段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累积知识,内化价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创新的形式,赋予理论性较强的思政理论更鲜活的生命力。(二)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研究基础檀传宝教授以审美活动在道德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为出发点,将审美活动概括为储善性、导善性和立善性”。“通过艺术手段的应用、日常德育活动开展和形式的创新、师生关系的审美化重构,引导人类朝着道德最高点发展。”[3]杨波婷教师创建了在正确认知基础上基于情感体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要重视教育精神,在思政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生活情境涵蕴人类情感和美感,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孔湘明教授提出,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融合都是必然趋势。将培养完善人格的人才作为教育立足点,创建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融合的模式。艺术无形地融入到教学资源、课程内容、授课过程、教学互动中,使大学生能够更系统地总结出学科遵循的规律,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陈联俊提出“在现代教育中,智育是指好奇心以及理想思考力的发展,而不是指纯粹的知识被动接受;德育是指精神追求的发展,而并不是死板地灌输道德规范;美育是指灵魂与生命力的灌溉,而不是指艺术技巧的灌输所。”“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了德智美,是一种综合性较高的教育类型,而它最不平凡之处就在于突破了传统教育中被动式灌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新时代的优势,使艺术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学习进行融合,从而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艺。”[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它同时关系到两个不同领域的文化教育。其目的并不在于充分发挥艺术这一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不仅融合两者的核心内容,而是通过艺术美、规则美建立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将艺术中的审美精神注入思政教育中,使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目标、内容、手段等多方位融合。(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的实践探索。1987年5月29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近年上海市为了发挥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同向同行的作用,提出课程思政的建设。“课程思政”可以理解为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和工作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在知识讲授的同时要注重德性的内化,能力的提升。从这个角度,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实现在价值引领中凝聚知识,在知识传播中引领价值内化。比如上海大学的近期开展的“国歌如何一路走来”“时代音画”通识课,就是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用文艺作品来讲述时代进程中的中国主题,将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思政课堂更具艺术性、人文性和思辨性。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是打破了学科、课程之间的功能壁垒,通过创新的内容和、有效的平台和机制的构建,加强育人合力,协同合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策略思考
(一)教学原则。内容融合是根本。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形式,同时也是艺术教育创新后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十分复杂,其中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而艺术教育理论体系同样也是一种系统的学科,内容可谓是浩瀚无边,因此将两者组合在一起能够形成多种新形态,具有极大的创新空间。这需要思政教师和艺术教育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教研进行内容融合和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手段创新是基础。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进行创新,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综合新媒体、网络平台,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比如可以充分利用通识课程等公共课程机制的建设,与思政课形成互补。借助微网络这一载体的优势,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隐寓在这些微活动当中,促进微网络载体与教学内容的相互整合。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QQ、微信等平台为学生解答并指导,最后学生通过编辑微博日志、发朋友圈等方式来总结自己的活动感想,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实践创新是关键。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创新的教学实践,融合艺术资源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资源,弥合思政课浓厚的思想性、思辨性课程特点,增加课程人文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在艺术博物馆、革命根据地进行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进行教学实践成果作品化。开通微博直播功能,借助微网络平台创新理论、正能量音频视频、美文美图等动态信息,讲课程内容和价值观教育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还可以组织艺术类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到山区支教,关心弱势群体,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提升青年大学是的社会责任感[5]。(二)机制构建。1.课程机制:加强公共艺术课程、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政课形成教学互补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系统当中,艺术教育具备独一无二的教育特征和教育使命。艺术教育融合在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过程中,成为沟通、传播、引领真、善、美的情感桥梁。西方国家大多数高校都非常关注公共艺术教育和通识课程。教育部办公厅就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我国高校实现美育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核心内容。”深挖教学价值,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将公共艺术课程升级改造成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德育课程之一,实现充分、有机的相互融合。2.融合机制:挖掘艺术资源的德育功能,进行多方面融合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相互融合不是短期工作,而需要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才可以实现,它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关系到德育与艺术教育两块截然不同教育领域的相互交融,它的融合对象不是单一化的,而应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艺术审美精神是德育的核心灵魂,通过艺术灵魂以及美感规律来建立个体德育体系的活动,“使德育实践活动过程转化成为一个追求美与创新的过程。”[6]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创新的教学实践,将艺术资源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资源相融合,弥合思政课浓厚的思想性、思辨性课程特点。3.实践机制:开展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通过课内外文化实践活动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需要注意形式和思想的统一,在形式上的创新和主导思想的坚持之间寻找结合点,必须深入发掘活动素材的内涵,避免千人一面的活动。在具体形式上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活动品质的重视度,完善活动的开展形式,形成经典文化活动品牌。可邀请著名的国内外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校讲学、邀请高水平的艺术团体到校演出,用艺术作品背景解析,优秀经典的高雅艺术形式,增长知识、增强认同、提高审美、陶冶情操。还可以利用好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7]。4.载体机制:建设美善和谐的德育环境校园文化是一种蕴含着丰厚内涵的隐性德育资源,校园公共艺术文化不仅是确保校园文化品位得到不断提升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高校实施德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前沿阵地。这里所说到的校园公共艺术指由人文、自然等静态景观以及师生在学校范围内所构建的一系生活图景。校园公共艺术中那些蕴含美感与创新的自然景观以及精巧实用的建筑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都充分彰显着每个高校不同的艺术文化,可以帮助学校师生更好地形成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受到艺术的启发,灵魂得到净化,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8]。5.保障机制:加强配套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是支柱。必须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将校内教师资源的优势以及特色充分展现并发挥出来,实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合力育人模式,形成育人的集成以全方位构建一个结构科学、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教学师资队伍。6.评价机制:推进多元多层次评价指标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能够有效判断并推测载体、活动运行过程、要素配合、步骤关联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在此基础上推动教育工作朝着更有效、更高的目标迈进。课程思政的建设评价指标应由目标转化而来。就是否有利于受教者的专业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是否提高受教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是否坚定受教者的理想信念四个方面为梯级目标,并将各目标分解成为若干子目标,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指标。借助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关方法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具有价值的推断和评价判断[9]。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胡飒.论对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3,(5).
[4]陈联俊.“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5]王棋.以活动为载体“活化”思想政治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6]赵赟.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1.
[7]裴晓霞,张美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5,(4).
[8]张鹏.校园视觉文化中隐性价值的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9]白显良,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郑铭 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研究
- 下一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
精品范文
7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