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时间:2022-04-10 10:30:03
导语: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据《2016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目前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共计129所,其中,本科院校55所(公办院校38所)。《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对第五轮普通本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估结果的通报》(教体卫艺〔2016〕1059号)显示,55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并成立了专门机构。其中,河南大学2004年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部,挂靠艺术学院。按照国家教育部对本科教学的要求,开设8门课程规定为限定性选修课程。郑州大学2016学年开设了26门选修课程。由此可见,河南省高校比较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培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种类繁多,宏观体系上涉及音乐、美术、设计、书法、戏剧、戏曲、摄影和影视八个方向,但因为开设课程学时较短,再加上公共课人数较多,往往在实践方面有所欠缺,互动性较少,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文章针对某高校的美术鉴赏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为例,对于“讲授+图片展示”的课程教学,学生接受度为72%,其中62%的学生认为有趣并能理解艺术品的审美特征,10%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但比较吃力;28%的学生认为效果不理想,其中有13%的学生在课堂上做不相关的事。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评判标准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到过美对人性的影响。柏拉图提出:“度、比例的性质总是构成美与优秀。”美感的最高追求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共鸣,达到美的途径是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亚里士多德也从实用的角度提到过悲剧对人情绪宣泄起到的作用,他认为人有一种模仿的快感,在悲剧的模仿中获得怜悯和恐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跟乐的差别,实际上就是知识、规范跟美感的区别。以知识与规范作为途径,美才能够帮助人建立起良好的感性能力。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感知美的能力,因为这种意识的提高具有隐蔽性,很难从行为上加以判断和描述。我们往往以知识的获取作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欠缺对感性审美能力的评判标准。高中时期以知识的掌握程度判断学生,但将这种模式当成判断艺术鉴赏能力的唯一标准无疑是有问题的。
三、以各专业知识为营养,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建构
1.以通感为基础、时代为顺序,各门类艺术相融合的艺术欣赏体系。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到了审美的四个特征:一是愉悦的,不带有任何功利性;二是普遍的,又不是概念;三是具有合目的性,但无目的;四是主观的,带有必然性。这里提到了通感的问题,也就是建立审美感受的条件,可以为公共艺术教育中美感的培养带来启发。这里的通感在艺术鉴赏中可以理解为很难用概念描述的对艺术作品难以抑制的共鸣,表现在艺术鉴赏实践中就是对时代精神和作品独特精神面貌的把握。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虽然历经朝代更迭,曾有残损,但影响深远,历久弥新。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是人们审美观集体化表现出来的典型形象。因此,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创作者在特定的环境里做出的既有时代普遍审美又有个体独特审美的作品。如,唐朝经济力量的强盛和少数民族的融合谱写了一曲大气磅礴的盛唐之音,这种大气和欢快的感受延伸到唐朝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念体现在人物画上,画上的唐代妇女丰满华贵,艳丽夺目,工艺美术作品崇尚华贵大气,少数民族的豪迈大气与汉族的婉约细腻融合在一起,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整体风貌。每个时代的各个艺术门类就成了各种营养,它们通过各种表现形式被输送到枝杈,开出美丽的审美之花。广泛吸收各门类艺术优秀作品的精华,将同一时代甚至不同时代具有相似审美特征的音乐、戏剧、电影、绘画、书法作品等杂糅并举,才能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和个性特征。2.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土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知识构建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高中美术知识基础和生活基础。知识基础方面,美术鉴赏在高中是一门选修课程,内容包括中国美术鉴赏和西方美术鉴赏两部分,内容丰富但缺乏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入性。同时,因为学业压力较大,学生对其他的艺术门类如音乐、戏剧、戏曲等的了解渠道较为狭窄。生活基础方面,每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时代记忆和审美趋向,这种审美趋向的建立与他们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信息息息相关。教师需要根据这些社会现象,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现实需要,主动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一味的高起点、专业化会使艺术教育远离生活,在使学生失去兴趣的同时也妨碍了其对美的思考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德育才不是一句口号,审美教育才能慢慢内化为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气节、情操。3.建立以艺术审美实践环节为内容的评价系统。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和审美特征是通过艺术审美实践活动展现的,包括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都是将现实世界通过作者的主观加工,经过艺术实践表现出来,也就是郑燮所谓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创作过程。也就是说,艺术欣赏活动必然会出现一种产物,或引起一些变化。艺术创作不单单包括具体艺术形式的创作,还可表现为语言文字的创作。因此,公共艺术教育情感性的内隐性特征可以表现为一种外显式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语言文字的表达和情感体征的变化。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其一,课堂上的艺术实践能力,包括各门类艺术技法的掌控和实践;其二,课外社团活动中的艺术实践;其三,课堂上语言文字和情感表达,包括课堂讨论和讲解展示;其四,艺术创作能力;其五,行为特征。可以课堂上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法的掌握和审美情感的表达作为主要评价内容,适当考虑课外社团活动的参与情况和获奖情况,同时关注学生课上课下的行为特征。这种评价体系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影响延伸到课外,同大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这需要美术教师付出较大的耐心和精力,认真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
参考文献:
[1]周倩雯.跨元、交互、实践——中美比较视域下的公共艺术教育.艺术科技,2017(1).
[2]刘淼.公共艺术教育还需提升.人民日报,2016-04-26.
[3]李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5(22).
[4]王利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艺术研究,2015(2).
[5]鲁涛.建构具有民族文化品格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5-06.
[6]王利琳,丁东澜,季诚钧,徐青.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国大学教学,2012(3).
作者:宁铂 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 上一篇:薄弱学校艺术教育论文
- 下一篇:高职艺术教育路径研究
精品范文
10公共卫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