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艺术教育要领探究
时间:2022-04-15 04:42:31
导语:小提琴艺术教育要领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古今中外最好的教学方法。我国首位大教育家孔子,就是中华启发式教学的鼻祖。他用这一方法,成功地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国古代林林总总的私塾和书院,之所以培养出大量人才,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是重要原因之一。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顿超直入,明心见性。除了“坐禅”,用“参话头”、“棒喝”,教人参禅悟道,有如醍醐灌顶,是典型的“启发式”方法,很值得教育界借鉴。启发式教学法,是与填鸭式教学法截然相反的一种科学的、实用的、灵验的教学方法。前者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而后者是越厨代庖。启发式教学成功的奥秘,在于遵循普遍的心理规律,开启和调动学生内在的感知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以及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同时就是遵循了普遍的辩证规律——内因(学生心理)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教师教学)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启发式教学法,遵循普遍的心理规律和辩证规律,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升堂入室,把枯燥的“要我学”变成了愉悦的“我要学”,进而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堪称无为而治,事半功倍。
二、实践出真知
实践出真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小提琴艺术教育的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反复实践,才能真正学懂理论;只有反复实践,才能真正具有才华;只有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拥有本领。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琴而后识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戏曲演员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熟能生巧。”以上这些警语,都强调实践出真知。搞艺术必须有才华。但才华不仅来自天赋,更主要的是来自勤奋的实践。俄国大作家契诃夫认为,才能就是劳动,他一生都在“不住手地劳动”。如他大学毕业后,一边辛苦行医,一边勤奋写作,先后写了一千多篇小说,最终磨练出杰出的小说创作才能。在艺术史上,凡是大作家,总是笔耕不辍,凡是大书法家,大多留下“墨池笔塚”,凡是大歌唱家,总是曲不离口,凡是大演奏家,总是器不离手。创作产生于创作过程中,真才华、真本事来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刻苦实践。要学好小提琴,要成为小提琴艺术家,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奋实践方能成就。总之,小提琴艺术教育,教师要用启发式教学法少说一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课让学生多做一些,并注意把启发与实践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使启发有明确的实践目的,让实践成为启发的必然结果。
三、强化艺术修养
艺术作品是富有美感的审美对象,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审美结晶。艺术家要将“造化”与“心源”熔铸为完整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以高深的艺术修养为根基,这是艺术家不同于工匠的精神特质。艺术修养之高低,决定艺术作品之优劣。艺术修养是怎样的,艺术作品便是怎样的,这是艺术的铁律。因此,小提琴艺术教育不能就事论事,就琴弄琴。而要在小提琴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启发学生拓宽生活视野,历史视野,文化视野,美学视野,艺术视野,尤其要增强人格精神修养,从而丰富人生阅历,丰富历史感,人生感,生命感,宇宙感。
作者:高嫄
- 上一篇:美国艺术教育启发研究
- 下一篇:艺术教育改进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