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医学和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
时间:2022-02-16 09:32:00
导语:小议医学和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大学生中进行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全面和谐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开发与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艺术教育。对于医学院校来说,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开发与提升在整个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表现出与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素质教育不同的特点,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医学本质与现代医学发展要求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构筑以人为本的理念
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人的健康、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而存在和发展的,其本质上就是人学。它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重要一点就是它研究的对象是同时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人。
自然属性是指在生物学层面上,人的肌体是由自然元素组成的生命体,属于物质范畴。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学层面上,人是社会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员,人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有直接关系,属于精神范畴。古代医者对医学的人文本质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我国古代医家认为“医乃仁术”,“夫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西方医学之父希波拉克底在其著名的誓言中说“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为病人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认为医者应该关注人的幸福,不能做有损病人的事情,可见他对医学人文本质的深刻洞见。
然而,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却渐渐背离了医学的本质,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医学的对象是“病”而不是“人”。医学被看作是纯自然科学,导致在整个医疗事业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而且遇到了困扰医学发展的伦理问题和难以解释更为复杂的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和对待病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不再被单纯看作是“生物人”,而是具有复杂系统的“社会人”,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构成的完整的人。医学是通过认识人类的生命活动规律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护人类身心健康的科学。在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时必须把人的躯体、心理、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既重视人的生物与自然属性,也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对人的生命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全面地理解人、尊重人和关爱人是医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才能顺应医学本质和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院校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医学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医学专门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医学教育只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并接受其社会价值导向,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文态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然而,我国医学生从高中阶段就开始分在理科班主攻数理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环节相对薄弱,人文素质本来就有“先天不足”的弊端。另外,受当前我国社会普遍重视实用技术观念的影响,医学生往往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更看重医学实用层面,而往往忽视医学本质是人学的深层价值内涵,因此,人文科学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无足轻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医学院校长期受传统医学观念的影响,只将医学看成是纯粹的科学或技术,在教育中实行针对性极强的专业教育,学科建设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狭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例明显偏低。这就导致目前我国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不高,表现为急功近利,缺乏伦理道德修养,人际交往能力差,缺少创造性思维,思想片面,精神空虚,更有甚者,人格错位,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学生从学校出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匠”,就如同工厂分工合作中的机械操作,对病患缺少人文关怀,医德表现不佳,追求实惠,责任感缺乏。这大都与其在校学习时人文素质的培养缺失有关。对此,医学院校应当进行认真反思,转变过去单一的专业教育观念,认清一般性的人文课程已远远不能体现医学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要促进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融合和渗透,在教育中全面开发和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构筑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
二、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全面开发和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艺术是审美的劳动,是人的精神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生动、感性的形式表达了创作者的审美理性,体现人的灵性、尊严和品格,其终极意义是关注人的本质和价值。所以说,艺术最能够理解人性,集中体现人文精神。因此,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开展艺术教育,把它作为开发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医学院校来说,艺术教育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开发主要有三层:
第一层是对医学生艺术技能的开发,是最表层,最具实用性的层面。古希腊时期,医学被理解成是“tech”(技艺),是当作“art”(艺术)来看的。
西方医学奠基者希波克拉底就说过“医学是一门艺术”。打开艺术史,我们发现,技术与艺术往往是不可分的,我国古代青铜器、瓷器的制造就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铸造者是工匠也是艺术家。医学也是如此。加拿大医学教授1.R.McWhinney认为医学作为艺术的关键在于理解疾病和理解病人。川然而,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临床技术、科学性与技艺、艺术性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人和疾病的生物科学是抽象的、非个性的一般的结论。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艺术性逐渐丧失,并存在较为普遍的失人性化倾向。对此,现代医学家们已经做出了深刻的反思,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认识到,无论医学如何科学化与技术化,医学并不能改变其人文性与艺术性的特征。美容医学中“技、艺、人”的结合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诊释。正是医学与艺术之间具有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特征,决定了医学院校艺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控制能力,身体各器官协调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专业技能,这是医学技术艺术化的过程,使临床治疗手段、医学插图、医学工程设计等方面更具人性化。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更新医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艺术知识与经验积累,掌握艺术诊断、艺术治疗、艺术康复等技能,用以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心理与精神疾病。因此,艺术教育对医学生艺术技能的开发,使其成为医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技能。艺术技能把人看作是不同的个体,施以不同的技艺,是个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最具实用性。
第二层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使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技术层面提升到认知层面。我们知道,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两大类,逻辑思维侧重于左脑的活动,而形象思维侧重于右脑的活动。两者是不可分的,如果只重视其中一种,就是不健全的思维,制约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tZ〕因此,只有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人的创造力,使人的认知更加理性与自由,同时人也获得全面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在教育中常常偏重于科学思维,以至于医学生容易形成习惯的定向思维,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一定的创造性。因此,就需要加强艺术教育,开发医学生的艺术思维,使之与科学思维相互渗透,达到和谐的共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艺术教育中,形象思维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借助于想象和联想,用特殊、生动的个体中去表现一般、抽象的意蕴,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形象思维“以大观小”“以小见大”“总体把握”的认识规律加强了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深人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艺术最忌雷同,最重创新,所以形象思维往往最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形象思维为人们提供新思路,是创造力的源泉。当然,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单一的形象思维,而应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协调统一。体现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创造力,就来源于创造性思维的启迪与训练。
第三层是对医学生心灵世界的开发,使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到最高的精神层面。艺术是审美意识集中体现,是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的一种精神活动。它通过美的感召力,启发了人的情感,并将之理性升华,以美启真,以美导善,达到完善和谐的精神境界。当代美学家尤·鲍列夫指出:“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成完整的个性”。〔’]因此,艺术教育有“浸润心灵”、“美化心灵”的作用。通过对美的认识,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都得到升华,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这同样也是医学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当前,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无疑加速了社会的进步。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就是人们追求功利,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这就导致一些大众文化充斥物欲,宣泄情感,消解人的自由意志,忽视人的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当代医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一些学生格调低下、粗俗,精神虚无,对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漠不关心,推崇瞬间的体验取代精神的艰苦磨砺,忽视价值的超越性。因此,在艺术教育中对艺术本质的启发,能一定程度消解这种负面影响,开发医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从审美对象中品味到它所包含的思想、理念,理解它所反映的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从而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在更高精神层面上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艺术教育的这种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升华境界的作用,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它开掘出人性中的真诚、善良、美丽,将人的情感内化为医学生精神品格,升华为崇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在未来的医疗工作岗位上,又外化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用美的思想境界、完善的人格去尊重人、关爱人,承当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
艺术教育不同于纯粹抽象的理论教育或法纪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对医学生从艺术技能的开发到创新思维的开发再到心灵世界的开发,层层深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最终完成对灵魂的塑造与定位,医学与人文得到完美的结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也随之获得全面的提升。艺术教育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开发,不仅体现了医学生的特性,而且它对创新思维的开发、对心灵世界的开发则是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共同要求,因而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也从个性走向共性的过程。
- 上一篇:大气污染物减排实施办法
- 下一篇:领导班子协作理念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