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艺术教育带给学生人格培养影响

时间:2022-02-16 07:51:00

导语:有关艺术教育带给学生人格培养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有关艺术教育带给学生人格培养影响

一、艺术教育是人格培养不可或缺的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素质教育是针对封建教育以来的科考、应试教育以及专业性很强的教育而提出的淡化实用性、专业性,重点培养人的基本能力的教育。

对于通过艺术进行的素质教育来说,实际上就是借艺术教育的形式进行一种综合的人文素质教育。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并很早就提出艺术的教化作用。席勒认为“艺术,照一般所了解,应该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1]

这说明,在人的培养中,艺术教育是不可缺的重要手段。席勒等许多思想家明确指出:只有审美才能体现完整的人性。人格的发展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向着高尚的境界发展——这是其外的要求;二是要自由发展——这是其内的要求,而艺术审美正适合这种要求。宗白华先生就强调“艺术在人生上净化人格的效用。”[2]

首先,艺术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它超越了物质、功利方面的要求而摆脱了各种狭隘、低级的欲念,追求的是纯粹精神上的愉悦和完满;其次,也正因为艺术是超功利的,因而没有任何限制,是一种纯粹自由的行为。从艺术风格与人的个性、气质也可以看出艺术与人格有密切的关系。第三,艺术的实践性有利于实现人的身心发展。艺术活动具有学习性,又具有实践性。参加这种活动的人要一边学,一边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能全面调动内在的潜能。达·芬奇说:“画家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3]

这说明一件艺术作品的完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要经过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然后在脑中有一个映象,再进行取舍,并融入自己的情感,然后用艺术家自己的语言符号把它表现出来,这就使艺术家全部身心得到锻炼。因而,应该说艺术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独到的功用。第四,艺术有利于改善环境,这不仅是因为艺术可以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艺术中所包含的丰富而直观的信息,可以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美国美术教育专家罗恩菲德指出:“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调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4]

二、艺术与人格的关系

艺术与人格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般认为从艺术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质、品味以及修养。每一个成功的画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其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画家人个、个性的体现。中国画界有句套语:“画如其人”,指的是从绘画的风格面貌中可以看出作者内在的精神面貌。罗丹说:艺术的“美,就是性格和表现。”[5]

一般说越是个性显著的画家,其风格特点也就越鲜明。气质、品味及修养等即构成一个人的人格。人格这个概念从其广泛的内涵讲,就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等,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就教育范畴来讲,人格相当于人的“个性”和“身心”等概念;在心理学中即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体现在个性倾向中的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在哲学概念中的人格则是感觉、情感、意志等的同义语;在艺术中,人格的价值意义当然也是存在的,比如中国画就非常讲究人品对画品的影响作用。不过艺术创作与人格的联系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心理结构的特征方面。

三、艺术风格与人格的关系

性格是涉及各个层面的心理结构的总特征,它与艺术风格有密切的关系。性格通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综合地体现出来,其中包含着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等多个方面。人的心理结构在成熟以后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不再发展了,会随着学习以及人所处的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艺术风格不可能非常全面地反映人的各种态度和行为方式,它只能集中地体现心理结构中与形式有关的方面。而其中还有一种更加稳定的因素,一种即使受心理结构变化的影响而变化,也会保持一种不变的因素,这是很多成功的艺术家的风格发展所证明的。毕加索的风格面貌有过一些变化,如兰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时期等,但再变也能看出是毕加索画的。

著名的现代艺术理论家赫伯特·里德认为:一切艺术风格的差异都最终归结为气质上的差异。的确,如果性格还比较外在,比较易变的话,那么气质则是一种更加深层、更加稳定的心理因素。因为一个人的气质主要是天生的,由人脑的机能产生的,较少受外界环境的制约。

人的各种精神活动都是一种运动,而气质就是基本的精神运动的动力特征。具体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耐久性等方面,这与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不同的精神上的强度、运动感和稳定性等是相应的。可以说艺术风格是作品中所体现的内在精神的动力特征。

特征毕竟是特征,还不是决定性的东西,决定性的东西还是人的生存与行为最深层的动力本身。在审美经验中,人的基本需要是作为内在的精神动力而起作用的。这种基本需要可以作用于任何艺术创作,并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以不同的面貌体现出来。而这种以特定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基本需要,就是艺术家们所孜孜以求的内在精神。这种内在精神能激发人们的艺术潜能,人的性格气质是内在精神的体现,而艺术表现风格与人的性格气质是一致的。

如果注意研究一下美术史上的各种风格流派,不难发现整个美术发展史都可以按照内向型、外向型或理智型、情绪性等性格类型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就有较“理智”的和较“情绪”的两种。这说明艺术的发展都会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性格。而艺术风格的特点就是艺术家的性格气质,或者说是艺术家个性的直接体现。这种审美与艺术风格不仅在纯艺术中需要,在实用艺术中同样需要,马萨诸塞州教育局的艺术教育专家史密斯就学院的职责说过:“不管什么人,只要看一看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审美趣味和艺术修养而被积压在仓库中的任何一种工业产品都能发现,尽管我们在产品设计上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和劳动力,但是其美观方面的不足却是显而易见和领人痛苦的。只要那些承认艺术感染力的外国工厂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艺术个性而我们的没有,那么我们在竞争中不可能拿出什么有效的保护法”。[6]这说明审美与艺术风格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艺术欣赏与人格的培养的关系

艺术教育对人格的培养还体现在艺术欣赏方面。“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7]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包括了欣赏者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心理活动。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能“使鉴赏主体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获得的是一种悦志悦神的精神人格上的审美愉快。”[8]

艺术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美,而且凝聚着艺术家的感情。但艺术形象中的意蕴常常含而不露,为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艺术家的人格与欣赏者的人格进行对话。

个性的强弱对艺术风格起决定性作用。比如徐悲鸿,他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他家里还挂着一幅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他拒绝参加国民党政府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而且还坚决拒绝给画像,1945年2月,徐悲鸿在《重庆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签名,大怒,声言要他声明没有签名,不然会对他不利,徐悲鸿的回答是“我对我的签名完全负责,决不会收回我的签名”。

他的这种人格素养是他在多年对艺术精致的追求中形成的,他画的雄狮和马就内含一种傲骨,神圣不可侵犯。正因为他强烈的个性,他的绘画作品才具有那么雄伟刚烈的艺术特征。同时,他的这种艺术追求又影响着他的性格气质。而同时代的张大千的性格气质就要随和、文弱一些,他的作品追求完美,较少雄壮之气,而较多柔和与优美的特点。傅抱石的艺术是激情型的,画面大气磅礴,酣畅淋漓。李可染的艺术则是以稳健、厚重而著称。艺术家的不同创作个性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在美的领域最忌雷同,杰出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独创性。所以在欣赏中就要注意去发现艺术家、艺术作品独特的美。同时也欣赏着艺术家的人格美。

五、艺术的发展与人格的发展关系

我们强调性格、气质和内在需要的作用,并不是要把艺术创作完全看成是纯感性的和本能的活动,事实上,人的基本需要本身就包含有理性的需要。艺术的感性和直觉都不能完全脱离理性而独立活动。人的整个感性和人格中都有着人类文化的积淀,即使是纯粹的感觉也是各种感性和理性的要素积蓄而形成的。

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已大大超越了传统的审美观念,作为艺术行为的根源和动力的内在需要已经不能用原有的审美需要概念来解释了。从古代的艺术和幼儿的行为中都可以看出,人类的艺术活动并不仅仅是出于对美的需要,更主要的是出于可称为天性的自我显示、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类似于生理本能,但已超出了生理本能,已不是马斯洛所说的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是一种体现全部人性的超越性需要。

对个性、自我、人格的发展问题,古今中外都是十分重视的,但也始终存在着相反的倾向,从主观主义的角度出发,片面强调人的社会职责、道德职责和义务,并以此来压抑人的人格、自我的发展。如柏拉图、康德等都有这种倾向;中世纪宗教统治时代、中国汉代儒家推行“三纲五常”之时以及其他一些极权主义时期,人们都成了反常的社会文化的奴隶。社会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包括社会的秩序、法规、人的社会职责、道德职责和义务等是社会正常发展保障,是正常的社会所不可缺的。但如果只讲共性的东西,不允许有个性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为社会是一个个“个性”组成的,个性不发展,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这是基本逻辑;具体一点讲,一个社会如果按部就班的严守老规矩,不许有人的想法、不许有新的尝试、那样社会怎么能发展?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关键原因是讲“三纲五常”太多了,孩子们只会背书没有创造性也不敢有创造性。这必然影响社会的进步发展。应当说社会要想尽快的发展,必须鼓励人的个性的发展,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所以,不但要鼓励,而且要通过教育手段积极培育社会成员的个性,是指发展更充分、更有活力。当然同时也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健康、积极的发展,避免走向社会发展的对立方向,对社会造成危害。

目前,“艺术格外受到当代人的青睐。在充满冲突的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来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在艺术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达到个性的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9]

艺术教育的确是最适合于人的身心发展、人格构建,而人的发展、人格的完善才是艺术教育基本的、也是最高的价值体现。这里的艺术教育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但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量的方面,而不是质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