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误区与改革策略

时间:2022-07-30 10:21:14

导语: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误区与改革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误区与改革策略

摘要:该文以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阶段教学发展存在误区的同时,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内容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流程设计、引导效果、美术素养这6个方面进行论述,在细化说明误区问题的基础上,为相关教务实践提供参考材料。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课程;误区;艺术能力

美术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学科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当前教育环境下,人们对于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务必要对以往教育方式进行升级,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尤其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园教学,需整理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并通过现代化的理念与方法做出调整,以保证学科教育的有效性,体现人才培养价值。

1现阶段幼儿美术教学误区

1.1教学目标不合理。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以课程教材为核心,在设计课程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产生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不对等的问题,为学生的素质化成长造成了阻碍。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教材内容与实践教学模板,没有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做出分析,也就无法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形成指导性条件,使学生的课程知识,与自身生活化应用出现脱节,不仅无法达到技能化培养目标,也影响了学生的美术能力成长。1.2教学内容单一化。美术概念设计较广,不仅包含了基本的绘画,也覆盖着美术鉴赏、手工制作等活动内容。在幼儿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加注重于美术绘画的教学,在课程组织上,为美术课程内容设置了局限性的框架,在美术鉴赏与手工教学明显不足的条件下,使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存在局限。1.3教学形式集体化。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明显地区别于义务阶段的教学。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化条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就将学生限制在教师的规范性展示内容中,影响了学生美术能力的自由发展。1.4教学流程模式化。由于受到教学基础条件的影响,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通常会采用的集体规范化教学的应用模式,以此保证大量学生的有效教育管理。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仍然对教学内容进行介绍与说明,有的学生就已经开始自己动手进行制作。此时,教师就会叫停这一率先动手实践的学生,并在自己讲解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统一化的操作。这种生硬的管理,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消耗,甚至会使其美术活动中,出现消极与疲惫的状态,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1.5教学引导性不强。美术课程知识内容中,需要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而当前教育模式中,虽然表面为学生保留了自主空间,但实际学生并没有选择的余地。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经常会提出提议“今天我们画小动物好不好”,这种提问,看似由学生进行选择性回答,但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学生一般都会回答“好”,而这种回答,也是在教师权威地位影响条件下的必然结果[1]。1.6过分强调技能性。教学中,将课程固定在内容表达中,强调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美术领域学习应有的涂鸦、轮廓绘制等初级阶段应用的学习与尝试。在教师急于建立教学成绩的前提下,让学生直接对生活化内容进行塑造,严重地违反了美术能力成长规律,限制了学生的成长状态。

2幼儿美术教学的改革策略

2.1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定制合理美术教学目标。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教师对于学生生活经历的提炼,整理出与美术内容相关联的题材,并将其作为具体课程目标,对美术教学进行构筑,使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的同时,与自身的生活经历建立起具体联系,以此真正将美术课程中掌握的技能知识与综合能力转化为自身的素质水平与艺术修养,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为此,教师可以从基础的美术模仿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己观看的动画片,对其中的动画形象进行模仿。在简单的描摹与模仿中,逐渐掌握绘画技巧,并在不断优化自己作品的过程中,提高美术能力。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将学生的美术能力应自身兴趣爱好统一地整合起来,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将艺术能力应用到自身的生活中,实现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2.2以幼儿心态为核心,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种类。使学生艺术能力得到提升,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在完成课程教育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于幼儿心态成长变化的关注,在不断丰富美术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完成教育目标。方法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其成长状态下的心境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设置不同阶段的差异化的课程教学内容,以此保证教学方法与学生心态的适应性,使其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例如,在美术教学的折纸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三角形对折”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折叠出小猫、小狗的头部[2]。然后,再根据“对角折”“向中心折”的技术知识,通过折纸塑造出更为复杂的小动物图案。在这一课程活动中,动物形象为学习内容带来的明显的趣味性,也在折纸这一操作互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材料知识的角度,对美术课程内容产生新的认识。又如,在美术绘画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纸张作为绘画基础,并使用对应的画笔,对内容进行描绘。在完成绘画的同时,使不同工具达到的差异化美术效果,丰富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知识的认识,以此拓展课程内容多样性。2.3以学生特征为引导,因材施教地调整教学形式。幼儿园的教务工作中,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已经基本实现了小班化的个性教学。尤其在美术课堂的建设中,可兼顾不同学生兴趣、艺术的特殊性,在保证教学成长性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平衡每一名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教学形式上,教师也应当适应这一发展条件,在自身的工作方法上作出适当调整,以此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幼儿阶段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主题内容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操作作为绘画的主要题材,通过多媒体设备,在播放草原音乐的同时,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创作与发挥,完成动物、风景、建筑等多种类型内容创作,并在统一归类到“草原题材”的同时,保证对于课程主题的控制。2.4以美术活动为契机,灵活把握课程流程走向。作为幼儿园教师,务必时刻观察并掌控幼儿的情绪,在欣赏其美术作品的同时,聆听学生对于自己作品的描述。在这一课程活动中,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在保证其绘画意识成长性的同时,形成同学之间的艺术交流。由此,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并提升学生的美术绘画创作热情[3]。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累大量的教学情境经验,并在熟悉各种行为模式的同时,对教学方式做出适当的调整。由此,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空间,通过对课程流程走向的把控,实现对于美术课程活动的灵活化管理,更加充分地发挥出自身课堂内容引导者的基本地位,让学生的在美术课程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与体验。2.5以师生互动为条件,提高美术课程教学管理。幼儿园的美术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需要教师采用提问与交流的形式,保证学生互动学习的实用性与开放性。在完成课程内容分析与推理的同时,使幼儿在美术能力上有所收益,并能在自主性的思考中,提升自身艺术能力。例如,在美术欣赏课程“一个奇怪的人”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观察这一画作,并从美术造型上,说明这个人的左脸与右脸有什么不同。然后,将具体的表情转换到情绪上。而为了使课堂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进行表演,在提出情境后,让这一学生做出相应的表情。如“去游乐场玩”“写完作业”“被家长批评”等。在对应事件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定位自己的情感,以此加深对于美术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体会绘画作品中,夸张与放大的效果,使画作“一个奇怪的人”的赏析,带来更多的学习价值。2.6以课堂评价为手段,鼓励幼儿参与内容创造。评价,是一名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判断,不同的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果,都会引发不同的反应,并产生差异化效果。对此,幼儿园美术教师,务必立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求保证评价效果的正向作用。首先,在幼儿评价中,教师要积极地评价每名学生,对其个人成长,做出积极的鼓励,并将表扬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其次,在评价的引导作用上,要发挥其引导与激励作用,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同时,也为学生提出明确的成长目标。最后,使学生可以针对具体的发展方向,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并能够在评价与自我审视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学习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美术课程教学,是保证启蒙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成长的重要课程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务必要对整体教育体系做出分析,在目标、内容、形式、流程、管理、创新的内容上,完成教学方案与策略优化,并在将学生的素质化成长作为第一要务,保证教育水平升级的同时,为素质教育的优化发展奠定基础性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彩云,李丽华.《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3):62-67.

[2]胡宁,王玉申.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特点———基于对沈阳市某幼儿园的调查[J].教育观察,2019,8(3):113-115.

[3]张梅,柳菁.儿童绘本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8,28(3):82-84.

作者:冼结梅 单位: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潭洲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