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

时间:2022-01-14 09:19:55

导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

摘要:民族音乐是各民族悠久文化的代表和结晶,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所共享和尊崇。许多民族音乐因其突出的文化价值和濒临消失的危境,已被列为国家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保护和传承。幼儿的特点和民族音乐的特性,使得民族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幼儿园可通过精选项目、寓教于乐、教师提升、资源开发等策略,提升民族音乐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的效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音乐;幼儿教育;幼儿园;传承策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以下简称“非遗”)是以“技艺”形式,通过“人”为载体进行传承的“活态”文化遗产,它无法直接感知,需要用心灵和情感进行体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非遗”具有“人”性、非物质性、地域性、多样性与脆弱性等特点;包含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节庆、传统手工艺、文化场所等多种形式,民族音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具有重要价值,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因’,是保留民族特色、延续民族情感的基本途径之一。”[2]民族音乐是指扎根于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3]民族音乐是各民族所自有的,具有民族性、独特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同时,民族音乐又为世界人民所共享,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繁荣民族文化、促进人类音乐的多样性、丰富性具有重要价值。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民族音乐,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瑰宝,它们之中有许多因其突出的文化价值和面临日趋消亡的危境,已被列为国家或地方“非遗”项目,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民歌长调、昆曲、山东梆子、潮州音乐、泉州南音等。

二、作为“非遗”的民族音乐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的价值

(一)民族音乐自身传承的需要

我国许多民族在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文化特色的代表,是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许多民族音乐已成为“非遗”项目。“非遗”是人与文化的统一,没有“人”的传承就没有“文化”的存在,培养“传承者”是保护和发展成为“非遗”项目的民族音乐最重要的、唯一的途径。通过“传承者”的培养,既可避免民族音乐因后继乏人而导致的消弱、甚或消亡,又可在使民族音乐通过与“人”的多元、持续“对话”得以改善、创新和发展,焕发民族音乐的活力和生命力。民族音乐的传承分为:正式方式和非正式方式。正式方式是指通过政府或民间的专业机构或团体组织的教育和培训,如学校、政府专门机构和民间专业团体等;非正式方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口相传、环境熏陶渍染等进行的传承。所以,传承者的培养也可以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方式进行。任何文化的传承都是从个体生命诞生之日开始的,只有通过个体从小与自己民族文化正式或非正式的广泛接触和长期熏陶,才能将文化融入个体自身生命之中,成为个体生活的一部分,使“个体”成为“文化的人”、“社会的人”,“文化”也成为“人”的文化,从而实现“文化”自身的生命价值并得以创新和发展。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它的传承必然也要从小开始,一方面喜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另一方面民族多样性和多元文化主义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幼儿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是培养“非遗”热爱者、传承者的启蒙阶段,在幼儿教育中传承作为“非遗”的民族音乐,可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民族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可通过多种方式灵活进行,既可纳入幼儿园课程中实施正式教育,又可通过幼儿日常生活进行非正式教育。

(二)幼儿教育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

民族音乐传承的最有效、最直观的方式就是教育,将民族音乐纳入幼儿园教育内容当中,对民族音乐的传播有重要意义。[5]幼儿从小接触、了解民族音乐,可播下喜爱和传承民族音乐的“种子”,为民族音乐传承、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幼儿园有符合民族音乐传承需要的“教师”、“课程”和“环境”。幼儿园有专业的教师,教师可为幼儿筛选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经验的民族音乐,还可以邀请“非遗”的传承人作为教师进入课堂,并用适宜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丰富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经验,萌发对民族音乐的情感,为民族音乐传承培养爱好者和潜在继承人。幼儿园课程是围绕一定目的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各种活动以及幼儿获得各种有益经验的过程,把适宜的民族音乐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可使幼儿有计划、有组织的接受教育,在幼儿与同伴、教师、“非遗”传承者、民族音乐的相互作用中获取有益经验,可不断提升幼儿感受、欣赏、认知和表现民族音乐的水平。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和“第三位教师”,在幼儿园环境中吸纳民族音乐的元素,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氛围,可使幼儿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熏陶渍染,获取相关经验。民族音乐传承最重要的是要有人继承并把它传下去。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音乐受到挤压,许多民族音乐难登大雅之堂,很多民族乐器处于消失的边缘,当下我国民族音乐迫切需要传承。培养继承者是让民族音乐传承下去关键的因素,如果没有继承者,那么民族音乐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消失。在幼儿教育中吸纳民族音乐的内容,是在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培养未来的潜在继承人,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做好准备。民族音乐传承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保持优秀文化的新鲜活力,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的过程,幼儿与幼儿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途径进行创新,使民族音乐能够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幼儿教育的特点,时刻保持自身的生命活力。“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儿童从小接触民族音乐,可形成喜爱、保护、传承民族音乐的习惯,并影响他们自己一生,还会通过他们影响周边的家长、朋友和同伴。幼儿自身学习的特点和容易接受、探究新事物的天性,使他们成为传承民族音乐最适合的群体,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的传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幼儿园可与家庭、社会一起共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渠道,共同传承和创造具有民族文化基因特色和持续发展的美好局面。”[6]

(三)民族音乐能培养幼儿民族认同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幼儿教育不能拘泥于狭窄的范围去选取内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民族音乐是幼儿自身民族的“根”,其他民族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它们来自于幼儿周围的环境和生活,可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幼儿能够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增进对其他民族、区域的风土人情的了解,扩展自身的经验和眼界。民族音乐中蕴涵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幼儿可以感知和体验这个民族精神的力量和情感。学习民族音乐,还可以对幼儿进行艺术熏陶,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提高幼儿感受、欣赏和表现艺术作品的能力。民族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为主,形式灵活多样,便于幼儿操作和表现,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天性需求。在民族音乐活动中,幼儿能够全身心投入,注意力、记忆力、感知力都能得到发展,并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投入的快乐。艺术充满想象和创造成分,在民族音乐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得到锻炼和发展。民族音乐活动还能为幼儿提供相互对话、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为幼儿乐观、开朗性格的形成创造机会,养成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还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

三、民族音乐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的策略

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将民族音乐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实施以民族音乐教育为主题的幼儿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发展和民族音乐的传承,幼儿园需要进行系统考量和规划。

(一)精选适宜幼儿的民族音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既要考虑作为“非遗”项目的民族音乐的传承问题,更要考虑幼儿的健康发展问题。教育的目的始终指向人,幼儿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幼儿,民族音乐的传承也要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学习特点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音乐传承和幼儿发展的共同价值。民族音乐众多,每种音乐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但许多民族音乐由于内容过难、形式复杂、远离幼儿生活、不符合幼儿需要等问题并不适合幼儿学习,不能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首先要对浩繁的民族音乐进行筛选,要选取幼儿能够理解的、形式简单、便于多种形式表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作品;然后对这些作品分类整理,分析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项目表,作为可选择的课程资源;最后,通过与幼儿的协商、对话了解他们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经验基础,从已列出的不同年龄段的项目表中选取幼儿感兴趣、符合幼儿经验的民族音乐进入课程。

(二)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多提供感受和表现机会

幼儿以感知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知识和内容必须还原为儿童的经验。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是人生最基本的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的。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幼儿无法仅仅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获得。对于民族音乐外在形式、语言和内在价值的掌握,都需要通过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不仅要选择适合幼儿直接经验的项目,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进行组织,尽可能调动各种资源,让幼儿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去感知民族音乐的美;要营造真实的音乐氛围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亲身感受去反思、领悟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要调动幼儿的表演欲望,尽可能多的为幼儿提供表现民族音乐的机会,通过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实际操作”,深刻感受、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掌握简单的技艺、熟悉表演的流程和规则,培养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热情,为培养民族音乐的欣赏者和传承者奠定基础。

(三)通过游戏活动实施教育,实现寓教于乐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方式,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教育活动,幼儿教育“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要把游戏作为实施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将教学与游戏密切结合,做到教学活动游戏化,实现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的“寓教于乐”,让幼儿对民族音乐产生愉快体验和积极情感。因为,幼儿教育“最要紧的是,要特别当心不要让儿童在还不能热爱学习的时候就厌恶学习,以致在儿童时代过去以后,还对初次尝过的苦艾心有余悸。”所以,我们“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7][p.14]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重要的不是掌握表演的技巧和歌词、动作,而是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欣赏、热爱和自豪感,陶冶幼儿艺术情操和审美品性,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广播“种子”,培养民族音乐的潜在“传承者”。因此,不能把技能的培养和歌词、动作的教学作为民族音乐的教育形式,否则,就会扼杀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更不可能产生自豪感和传承的意识。所以,幼儿园应为民族音乐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优良的环境,让幼儿利用丰富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民族音乐的技艺、知识和文化体验。

(四)提升幼儿园教师民族音乐素养,提升教育质量

教师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幼儿园教师队伍及其质量决定着幼儿教育的质量。[8][p.132]有好的教师,教育活动设计不完善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反之,没有好的教师,再好的课程或活动设计,其效果也无法实现。在幼儿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需要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不仅是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民族音乐的情感和体悟。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幼儿园民族音乐活动教师的培养,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去”是指幼儿园相关教师可以外出参加专业机构、民间团体的培训,或者当面向民族音乐的“非遗”传承者学习;“请进来”是指幼儿园也可以把专业人员或民族音乐的“非遗”传承者请到活动现场,作为专家资源推动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

(五)开发民族音乐教育素材,丰富幼儿民族音乐教育资源

教师设计、实施教育活动,需要掌握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作为“非遗”的民族音乐,许多都是通过“口口相传”方式传承,缺少可参照的文字、影像和实物资源,教师组织相关活动需要很费力才能收集到资料。因此,政府相关部门、机构应尽最大可能建立“非遗”项目的资料库或博物馆,一方面是为保护和传承“非遗”作为物质准备,另一方面也是对民族进行“非遗”教育,普及民族“非遗”保护意识的积极举措。同时,幼儿园也要有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的意识,将开展民族音乐活动过程中收集到各种资源和活动开展过程的各种课程文本、活动记录、活动照片、录像、幼儿作品予以整理,建立民族音乐教育活动课程资源库,并积极开发幼儿民族音乐教育材料,丰富幼儿民族音乐教育资源,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为幼儿民族音乐教育提供物质基础。总之,民族音乐是各民族悠久文化的结晶和代表,隐含着重要的民族文化“基因”,传承“民族音乐”是保存民族特色、增进民族情感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教育中传承作为“非遗”项目的民族音乐,对于培育民族音乐的欣赏者、热爱者和潜在传承者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对于培养幼儿艺术鉴赏能力、艺术素养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也具有积极价值。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应形成合力,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为幼儿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临安,马龙.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策略[Z].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集:133-138.

[2]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羌族民歌的校园传承研究”课题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四川省开题会议综述[J].中国音乐教育,2014(2).

[3]张双娜.论新疆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4]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J].中国音乐,2004(04).

[5]方娟.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心幼儿园个案解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0:15.

[6]安红,.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开发探究[J].时代教育,2013(09).

[7]任钟印.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张晗等.当代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抉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李悠 张晗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