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防范措施2篇
时间:2022-07-09 10:46:00
导语:幼儿教育小学化防范措施2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1.部分公办园没有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一些公办园未能端正办园思想,没有适当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改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反而盲随家长的意愿,在大班进行小学化教学。
2.私立园的生存竞争
私立幼儿园相互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为招揽生源、提高经济利益,他们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迎合家长,不了解或不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顾学前教育原则和有关规定,进行更多拼音、识字、计算类教学,培养出所谓的“神童”以提高幼儿园知名度,忽视孩子社会认知、情感、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3.幼小衔接机制的欠缺
教育主管部门未能建立适宜、有效的幼小衔接机制,导致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缺乏沟通,只注重部分知识内容的强化训练,忽视幼儿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准备。
4.社会教育环境和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迫切期望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今社会整体教育形式趋于功利主义,传统教育观、儿童观和人才观还深深影响人们。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虽逐渐对幼儿教育予以重视,但到了县市一级的幼儿教育管理和约束还不够。家长们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拔苗助长”,不顾幼儿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盲目以孩子识字量和运算水平衡量孩子的受教育水平。
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一)从教育主管部门入手,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管理部门应督促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使学前教育具备有效的领导和管理保障,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类幼儿园进行常规检查,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具体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出台关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文件,对幼儿园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作息时间和班额等提出具体要求。对违反规定的任何形式的考试予以处罚,保证幼儿在园游戏与活动的时间,坚决禁止幼儿园强迫幼儿参加兴趣班。同时,政府要增加投入,提高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质量,确保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进而使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倾向,努力从外部强制行为变为教师有意识的自觉抵制行为,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健康发展。
(二)从教师入手,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对一线幼儿教师的业务管理和培训,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特别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明确教育目的,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根本上克服小学化倾向。帮助教师建立和实践如下观念和行为:幼儿园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掌握初步接触社会需要的最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非智力因素等。幼儿学习的特点必须是亲身体验和经历的,要“用行动”思考,“靠感官”学习,不应是教出来的。课程设置要最大限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为宗旨,注重“课程统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学活动化”的特点。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转变教育观念,大胆采用新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一种“快乐式”的幼儿教育,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三)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和教育观。坚持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宣传,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儿童是社会的人,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成人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儿童期不只是为将来做准备,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与此相宜的现代教育观要求幼儿园教育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与每位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适应,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转变家长们传统教育观念中那些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忽视儿童自身要求的错误思想,逐渐淡化幼儿教育小学化思想。
(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单方面要做的,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都应该研究衔接规律,特别要了解各自教学内容和方法,互相沟通,做出更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幼小衔接工作规划。在这方面如果没有足够准备,大家都会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司空见惯,最终受害的只能是祖国的未来。直到现在,中国幼教界都没有停止探索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脚步。希望幼儿教育现状能随之发生较好的改变,让孩子们重享快乐的童年。
作者:张蕾 单位:明光市明光幼儿园
第二篇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方式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课堂讲授代替了游戏、活动。幼儿园教育应该是寓教于乐,即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相应的教育。这是由幼儿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如果幼儿教育小学化,即重视课堂教育,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多,就会使幼儿的游戏时间大大减少甚至没有,幼儿只能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为了典型的“灌输式教育”。这样,幼儿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自主探究能力不断降低。二是课下作业多。小学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讲、做,幼儿只能听、看。教师机械地将知识传授给幼儿,幼儿不管懂不懂,只能生吞活剥,勉强自己去消化这些知识。然后,教师还会给幼儿布置大量的课下作业。这些作业比较单调、枯燥,多是重复性的练习。幼儿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这些作业,玩耍的时间会大大减少。这实在是违背了孩子的天性。三是评价标准重结果、重成绩。幼儿教育小学化一个明显的特征及时评价标准的明确化,即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幼儿学会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为标准。也就是说,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的学习过程不被重视,甚至不管幼儿是怎样掌握的知识,只重视结果,只要幼儿学会即可。这样“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幼儿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忽视了幼儿探索知识时的思考、迷茫和乐趣,单纯强调成绩,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家长的错误需求。很多家长并不懂幼儿教育规律,又受到了社会攀比风气的影响,于是在孩子回家后,问得最多的就是:吃饱了没有?吃的什么饭?学什么了?认识几个字?学了几个单词?背了几首诗?家长这种对幼儿园教育的盲目、错误需求,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二是幼儿园的功利性较强。很多民办幼儿园或是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错误需求,更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违心地去搞幼儿教育小学化。比如,凸显幼儿的外显行为,多学习语言、识字、英语、速算等知识,让幼儿看起来掌握了很多知识,显得幼儿园的素质很高,很负责任,让家长对幼儿园更加信任。但是,这些外显行为都是经过短期培训就能看出效果的,而幼儿的良好习惯、智力潜能等却需要长期培养,也不容易看出效果。这种功利性较强的办园目的导致幼儿教育逐步小学化。三是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教学理念、教育素养对幼儿园教育有着直接影响。但是,一些幼儿教师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理论素养不高,还有一些幼儿教师甚至就是从小学退休老教师中返聘的,他们的教育理念比较传统,教学方法不灵活,使得小学化倾向非常明显。四是监管不到位。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师资要求比较宽泛,培训较少,监管力度不到位,也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后果
首先,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身体处于发展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学习导致幼儿的大脑容易出现疲劳。而且,幼儿的眼睛比较娇嫩,容易对视神经系统造成一定伤害,出现近视等眼科疾病。幼儿的骨骼发育还在进行中,如果不注意,长时间的规范性学习容易导致出现驼背、消瘦等身体问题。其次,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对幼儿园的幼儿实施小学教育是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因为他们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教师提前对幼儿进行超前教育,幼儿的学习可能会很吃力,导致幼儿不愿意学习,甚至产生抵触、畏惧心理,对以后的学习不利。再次,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时期就进行专项教育,不仅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得不到有效发展,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利的。
四、改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措施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对幼儿教育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我们要多宣传幼儿教育的宗旨,让社会对幼儿教育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扭转家长的错误认识,让大家都认识到,幼儿园的教育,学习知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集体意识、自理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第二,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一方面,对幼儿教师的聘任要严格把关,保证期素质、水平达到相关要求才能进入幼教领域;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幼儿教师要加强培训力度,促使他们继续接受相关教育,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三,加强监管。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幼儿园加大指导、监管力度,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教师职称评定、教学用书和玩具的管理等进行指导,禁止幼儿园随意增设课程,强化评估年审机制,并对幼儿园教师的资质进行考评,以便更好地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是不利于幼儿教育长远健康发展的,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纠正,按照教育规律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好幼儿教育,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作者:张力云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夏官营镇包官营完全小学
- 上一篇:学前幼儿教育论文
- 下一篇:单片机教育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