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家庭教育下的儿童教育

时间:2022-01-14 02:57:58

导语:刍议家庭教育下的儿童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刍议家庭教育下的儿童教育

一、学前儿童在家庭教育视角下的实际需求

总体上家庭教育趋向极端化.一是抢抓“教”教育,表现为早学,多学,深学;二是“教”育代替“养”育、关心、关爱,轻视了的身心关怀和抚育。即便是关心层面的,家长也常常用“教”的方式进行。那么,现实中在家庭教育视角下学前儿童的实际需求是什么呢?(一)约1.5周岁之前阶段的学前儿童1.5周岁作为分水岭的依据是此前的学前儿童对母亲有绝对的依赖,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重点是关爱其生理健康需求,避免与事物接触中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尽量让学前儿童与亲人一起生活,培养亲情;同时尽可能多地让学前儿童与生活环境接触,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二)约1.5周岁至入幼儿园阶段的学前儿童此阶段的学前儿童具备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观念,有自己喜好的生活环境,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更为生动,依赖父母动机更为复杂,比如爱与同伴一起玩,爱户外活动,爱玩玩具,对新事物爱观看、探问和模仿等。实践证明,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有了“你”、“我”、“他(她)”的概念以及万物(它)的意识。那么,家庭教育不能不顾及学前儿童智力成长的发展,减少“家长判定式”教育,从而尽可能多地让学前儿童从玩耍及生活中体验家庭教育。(三)幼儿园阶段的学前儿童入幼儿园后,学前儿童对家庭教育看法和态度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学前儿童对教师、同学、学校等概念有自己的认识后,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渐渐削弱,学前儿童倾向于探索好奇事物、选择和偏好某一衣食、与同伴交往、展示自我等。此时,家庭教育不能忽视他们的兴趣,否则就会挫败孩子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因此,这一阶段是学前儿童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阶段,事事都得小心,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到学前儿童的智力成长与身心状况。

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模式基于家庭教育“两个极端”和“三个矛盾根源”的现状以及学前儿童的现实需求,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向着科学、实效的“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发展已成必然趋势。(一)“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关爱”不是简单的“关心和爱护”,而是关心、关切、关注学前儿童的身心,即生理和心理。换句话说,要从身体和心理来关心、注意、关怀、满足、抚养学前儿童,超越了单纯的身体关注或单纯的心理关怀,突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视。“适度教育”不是盲目地进行学前儿童的学识教育,而是要结合学前儿童的成长综合因素来考量学前儿童的教育种类和深度。其综合因素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承受力、智力承受力、成长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等实际情况,还包括衣、食、住、行、喜好等。(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的科学性与实效性1.“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不是简单的“关爱”+“适度教育”的结果,而是“关爱+适度教育”综合能量的考虑家庭教育的前提是对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有充分认识,即在“关注身心”的基础上获取认识信息,选择与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相一致的家庭教育内容展开教育。同样,“关注身心”也得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渗透,不是单纯的关怀,是关怀中有教育,即“温暖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家长陈旧教育观念与学前儿童成长规律不适应的矛盾慢慢地缓解。一方面家庭教育重视了学前儿童的成长特点,满足了学前儿童的成长实际需求,体现了实效性;另一方面结合学前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了家庭教育,采取学前儿童乐意接收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不仅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增长了学前儿童的学识和推动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性。2.践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能打破现实社会中家庭教育走“两个极端”的局面首先,关心不再是一味地满足物质财富,而是在身体和心理共同关注下对学前儿童进行物质和精神满足。其次,教育不是以成人的主观判断来设置种类与活动形式,而是打造更加天真童趣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这样,学前儿童能保持恒定的学习兴趣和拥有健康的身心,为今后学校教育生涯奠定基础。

作者:潘军单位:西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