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教育收费多维视角思索

时间:2022-04-05 03:55:00

导语:中国幼儿教育收费多维视角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幼儿教育收费多维视角思索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工程,保证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三项重要措施。同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解决“入园贵”“、入园难”问题提出五项措施。在深入理解并贯彻实施这些具体措施之前,找到影响费用增长的因素无疑意义重大。本文将从幼儿教育需求、幼儿教育供给以及政府职能等多维视角深入探讨该问题。

一、幼儿教育需求因素分析

(一)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幼儿教育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相反,需求量则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物价上涨历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例,2009年相对于1978年上涨了5.19倍。各种价格的上涨无疑会导致幼儿园成本的上升,如场地租金、人员配置、幼儿用品和活动器材等,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下降。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幼儿教育是一种需求价格弹性几乎为零的特殊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理论认为,人们对不同商品(或服务)价格波动的反应存在极大差异,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弹性极小,当价格上升时,人们的需求会相对平稳,不会出现大的下降。事实上,幼教资源严重供不应求,完全处于卖方市场。

(二)收入、教育投资等因素变化对需求的影响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需求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总体收入水平提高。1978年和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3.4元和17174.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3.6元和5153.17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增长了49.01倍和37.57倍(未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第二,教育投资需求强劲。现代父母知识层次相对较高,而且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使得他们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客观上形成对高质幼教很大的市场需求。第三,早教理念深入人心。科学研究证明: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命的起跑线,是人智慧潜能开发的关键期。抓好幼儿关键期的早期教育培育,有利促进和帮助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后,幼儿数量规律增长。2007年,我国共有0-14岁人口2.566亿,全年出生人口1598.8万,这为幼教市场奠定了坚实的需求基础。而且,大约每隔25年就会有一次规律的人口增长高峰。此外,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发展,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产生了新的教育需求,尤其是大城市,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幼儿教育供给因素分析

(一)幼儿园供给成本相对较高

除了幼儿园正常运转需要的教师工资、设备维护费以及房租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其供给成本进一步增加:首先,投资不断增加。当前,许多家长们对幼儿园的选择越来越挑剔,幼儿园之间关于生源争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进而达到取悦家长的目的,幼儿园进行了较大投资,如高档音乐设备、优质外教资源等。其次,教具质量要求较高。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教具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如使用无害材料制造的教具、优质课本等。再次,配套园租价畸高。由于法规不清晰,很多开发商不交出配套园产权,而将其挪作他用,或者高价租给办园者,导致有些小区没有幼儿园或出现“天价”幼儿园。最后,国有资产占有费收取不公。我国民办园每年要交几万,甚至十几万以上的国有资产占有费,但是公办园不需要交这笔费用。在公办园供给明显稀缺的背景下,民办园可以成功地将这些费用转嫁给家长。

(二)幼儿园供给机制不顺畅

1.供给总量下降。1973年,财政部强化了幼儿园的单位福利属性,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纷纷改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调整,作为单位集体福利发展起来的附属幼儿园逐步消亡。“九五”期间,幼儿园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18.73万所减少到2000年的17.58万所,减少了1.15万所,下降了6.14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幼儿园数量呈现缓慢回升的趋势,五年间回升了1.27万所,但2005年的幼儿园数量较1996年少6.29万所。截至2009年底,全国注册幼儿园仅13.8万所,比1996年仍少4.93万所。当出生人口因为各种因素在不断增加时,幼儿园的供给数量总体却在下降,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

2.供给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办园稀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的政府职能不断被弱化,一些地方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简单套用企业改制的作法,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减少或停止投入,甚至出售,公办幼儿园数量急剧下降,成为稀缺品。二是民办园两极分化。目前民办园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和收费低廉的幼儿园并存。虽然民办园两极化发展都以它们各自特色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工薪阶层的入园难问题并没有因此而解决。

(三)幼教机制不合理

首先,幼师供给不足。据统计,1999年和2009年全国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分别为2326.26万人和2657.81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分别为95.79万人和112.78万人,幼儿园的师生比分别为24.28:1和23.57:1(含幼儿园长数),十年相比仅降低了0.71个百分点。而OECD成员国80%以上的国家学前教育师生比在1:10至1:20之间。其次,教师质量不高。3-6岁是人生启蒙阶段,需要最优秀的人才来陪伴孩子成长,而频发的幼儿园教师虐待儿童事件,充分表明部分幼教工作者从师德到能力都不容乐观。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目前尚有27%以上的在职幼儿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养。最后,教师待遇偏低。除了少数有财政拨款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比较稳定外,许多幼儿园的教师待遇非常低,经常出现工资发不足的情况,这严重影响到了幼师队伍的稳定和幼儿师范类的招生。

(四)幼儿园提供诱导需求

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幼儿教育市场更可能存在服务的提供者和购买者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供方诱导需求现象。因为现代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持急功近利的心态,认为“好幼儿园”就是“能多教识字、算术和各种特长”,幼儿园“设施越豪华、收费越高就一定越好”,容易受供方夸大其词的宣传和一些表面现象的诱惑,而家长很难清楚了解整个幼教市场的情况。此外,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幼儿教育投资收益比较隐讳,不易察觉,具有“长线性”和“融合性”特点,其效果往往要20年后才可能显现出来,且又和后续阶段教育的效果融合在一起,这些特点都会直接影响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判断,难以做出理性的选择,导致高价并不一定能够换得真正高质量。事实上,幼儿园、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三、政府职能因素分析

(一)幼儿教育资源宏观调节失衡

我国实行的是地方分权的幼儿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完全由地方政府自筹和自行安排幼儿教育财政经费,中央一级政府没有专项幼儿教育财政经费,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财政经费的转移活动,造成对幼儿教育资源宏观调节失衡,配置效率低下。从地域差异来看,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区域性结构失衡凸显。以2006年每十万人口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例,全国、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和西北分别为1731、1629、1325、1970、1732、1585和1423。从城乡差异来看,向城市倾斜,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以生师比为例,2005年我国城市、县镇、农村分别为17.67:1、25.78:1和60:1。此外,教育行政部门的幼儿教育管理长期定位于业务指导,缺乏对整个社会幼儿教育发展的规划和领导职能,造成幼儿教育供给呈现非常明显的经验色彩。

(二)幼儿教育投入不到位

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尤其是基础性越强的教育,其公共性越强。在实践中,世界各国政府往往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我国财政性幼儿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多年来始终维持在教育总经费的1.3%-1.4%,远未达到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上14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所做出的3.8%的平均调查数据。此外,投入结构失衡。有限的财政性资金投向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向公办园倾斜。主要投入到了教育部门办、各级政府机关办、事业单位办、部队办及国企办5种公办园,对其他类型的民办园基本上没有投入。由于政府对两类幼儿园的政策和补贴程度的巨大差距,导致整个幼儿教育发展良莠不齐,优质幼儿园供不应求,收费上涨。而美国的公立学前教育主要照顾中低收入家庭,一般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收费低廉,甚至免费。二是向城市倾斜。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偏向城市,具有明显的逆向转移支付特征。在一些大城市,部分公办园向高标准、豪华型发展,而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学前教育停留在空白或粗放阶段,迄今中西部农村尚有近40%的乡镇没有一所中心幼儿园。

(三)幼儿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是缺乏明确的收费规定。目前,义务教育实现了一费制,大学收费也要经过物价部门审核,只有幼儿教育收费成为一个盲点,没有法律或规定、制度加以约束,没有标准可以对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由民办幼儿园制定,报相关部门备案并公示。有些民办园则以自身的特色、教学质量等作为制定费用的依据,打造高收费的借口,造成高收费的事实,该现象在部分大城市较为突出。二是职能部门监管不力。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幼儿园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为由,另外收取费用,不得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等。但实际中收费项目非常混乱,各种违规收费现象屡见不鲜。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从幼儿教育需求、幼儿教育供给以及政府职能等多维视角,探讨了影响其高收费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不正确思想观念误导、优质幼教资源供给不足以及政府职能缺位等是导致幼儿教育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主体因素。“重视学前教育”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是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重要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及的教育新命题。理念认识上得到了升华提高,行动政策上必须得到应有的体现与安排。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包括规范收费标准、明晰小区配套园建设以及严格幼儿园准入制度。第二,切实履行政府财政职能。如,加大财政投入水平、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第三,转变幼儿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转变家长思想和转变政府思想两个方面。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