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园本教研落到实处的关键

时间:2022-05-10 03:56:00

导语:诠释园本教研落到实处的关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诠释园本教研落到实处的关键

园本教研要求幼儿园立足本园实际,抓住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研讨并加以解决,其特点教育论文是重视实际效果,重视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从促进幼儿发展人手,实实在在地帮助教师有效地提高专业化水平。

一、建立规范的教研制度是提高园本教研有效性的保障

1、建立有关园本教研的制度体系

园本教研制度是幼儿园制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系统。笔者所在幼儿园为规范园本教研活动,建立了以下相关制度。一是研讨活动制度。由一位教师承担研讨观摩课的任务,其余教师参与研讨活动。承担研讨观摩课的教师应能根据要求制定计划,提出“观察视点”并向参加研讨的教师说课;参加研讨的教师则会带着“观察视点”听课,并根据需要进行有价值的纪录和简要的分析,活动后进行交流。二是教师培训制度。每位教师要参加每周一次不同级别的教研活动、每年一次的岗位继续教育培训、完成“五个一工程”等。此外,还建立了听课、评课和交流制度,教研成果展示与奖励制度等。系列教研制度的建立有助于规范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行为,使教师形成一种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为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做好充分的制度准备。

2、建立以园长为核心、保教组牵头、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教研活动网络

我们要求每次教研活动的成员必须包括园长、教师和专家,研讨活动的模式通常为:开研讨课的教师设计计划,提出观察视点———开研讨观摩课———参与者围绕观察视点听课并进行观察记录———研讨活动(开课教师作自我反思,听课教师做集体反思,并围绕主持人的问题展开积极的研讨)。在此过程中,园长以“教师”的身份参与,不做太多的讲话,并要多听教师的发言,专家则主要针对研讨中的问题作一些方向性的引领,也不做太多的评价或评点,以便所有的参与者成为平等的研讨者,使研讨活动能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进行。

如在一次研讨中,按照程序,先由执教教师做自我反思:“本次设计的科学活动‘我来玩玩具’从总体看还是适合本班孩子的特点的。首先,中班孩子在今天的活动中能够持续进行探究,没有哪个孩子游离于探究的现场,像A小朋友为充气玩具的长手臂充气,选了一种工具,因为太小充不起来,又去换另一种工具尝试还不行,直到使用了第三种充气工具,终于把玩具充起来,孩子高兴地跑来告诉老师,说明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但关于记录表的设计,从孩子的记录情况看,对中班孩子来说还是偏难了一些,如B小朋友把自己装几个什么样的电池(大、中、小的电池)对应错了,致使整个的记录都错了,虽然实际上他的实验没有错。”面对执教教师坦诚的自我反思,参与者放弃了思想顾虑,纷纷开始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想。如教师A很直率地说“:我观察到参加活动的18个孩子中有5个孩子记录有错误,其余都对了。”教师B说:“我观察到孩子在记录时发了很久的呆,思考很久后才开始记录,不过他还是记录对了,我想这应该属于对记录不太了解的情况吧,以致孩子一开始不知道怎么进行记录。”教师C则说:“我观察到2个幼儿记录有错,是属于记录时不会对应的问题,而不是属于理解的问题。”这段研讨使大家逐渐将问题主要集中在“让中班幼儿进行实验记录的适宜性”上。参与研讨的教师能从自己的观察出发进行客观的分析,而专家的发言则引导大家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本质,使研讨活动的主线更加清晰,话题更加统一。

显然,教师在宽松、平等、民主的现场研讨氛围中,在专家的引领下,许多困惑的问题和两难的问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理清和解决,使观念与行为实现统一,从而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最终提升园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加强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是提高园本教研有效性的基础

1、围绕课题研究进行专题式的理论学习

园本教研实质是一种应用性研究,它要求研讨者运用一定的理论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幼儿园就曾组织全园教师围绕“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这一课题,重新学习《活动中的幼儿》等著作,使教师找到了创设活动区环境的理论依据、布置活动区环境的基本原则等,并为教师提供了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理论根据和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又如我们还曾围绕“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组织教师学习了《游戏论》《学前教育概论》《幼儿园课程》等著作和相关文章,使大家初步理解了“课程整合”的含义,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游戏内容一般由教师预设,再由教师引导孩子玩的做法;改变了以前游戏目标不明确、游戏内容比较空泛的弊病;教师学会了从关注幼儿的经验、体验出发,与幼儿讨论互动来生成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情节,从而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增进了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2、围绕“教师的问题”进行专题式的理论学习

我们还试图从教师的问题出发,构建基于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学习与研究支架。针对课题和教师自己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可以减少教师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其学习的自觉性与方向性,促使教师始终带着问题去寻找理论依据,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而且能促使教师关注教育教学的规律,积累教育智慧,减少原先为应付园长检查而机械、费时、无效的摘抄学习。

三、实践反思、同伴互动、专家引领是提高园本教研有效性的途径

1、在实践反思中促进教师的个体成长

所谓实践反思,顾名思义主要指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即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育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它通常借助于教师自己的教学档案,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录像、文字记录、教育笔记等进行。实践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实践反思是园本教研的实践基础。经常的实践反思有助于教师养成自觉的、独立的思考习惯,更懂得如何去观察孩子,如何及时捕捉孩子在活动中的兴趣、困难与问题,如何审视自己或他人事先预设的目标是否适合大多数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是否满足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并学会正确分析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找出症结,从而为下次活动的推进或者相同类型活动的设计提出更合理的对策。

2、在同伴互动中促使教师共同成长

笔者所在幼儿园在教师群体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形式的同伴互动:一是“每周话题”交流学习中的互动成长。幼儿园每周会安排4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大家围绕某个话题畅所欲言;二是“师徒结对”相互学习中的互动成长。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能手型教师帮助和指导新的、年轻的新手型教师(一般教龄在3年以下),通过建立师徒关系,定师徒协议,师徒同时开课,互相听课,师傅深入徒弟班级观看教学实况并及时讨论、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等,使新手型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三是课题研究中的协作共同成长。协作意味着教师要共同承担责任,完成课题任务,为此必须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每个教师有机会和条件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3、在专家引领下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专家与教师共同研讨主要是专家与教师围绕主题进行交谈的一种研讨活动,强调专家与教师之间的碰撞,专家和幼儿园管理者应通过“对话”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和情绪反应,在准确探究教师的内心活动、充分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隐性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引导。这种平等对话与大胆沟通可以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教师更愿意接受专家的指导,并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逐渐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化水平。而教学现场指导指专家与教师共同设计教学方案、一起听课、评课。大家一起坐下来根据每个人现场所作的观察与分析的文本,围绕某个问题或视点作自我反思和他人反思,然后专家再与大家一起分析,从理论上做出指导。这种集体对话既可以避免专家的一堂言,使教师成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又可以避免以往教研指导过于机械化与统一化的弊端,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特长、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从而能有效支持教师总结、提炼来自自身教育实践的经验,并逐步上升为理论认识。

四、加强管理,确保园本教研有条不紊,防止形式化

一是培训推选合适业务园长、教研组长,保证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通过以点带面,帮助常规性建设层面的幼儿园,选好谁是“较合适、称职的教研组长”,因为区内大部分幼儿园是正处于或低于这个层面上的,因此这个层面是指导面最大最广甚至最难,也是至关重要。同时指导和帮助建立一个成型的教研组,引领幼儿园的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规划好每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明确教研目标、内容和方法,实现教研活动的较为理性的效果、效益与效率。

二是加强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力度,建立研究基地,制定指导计划,培育先进典型。通过区园本研修基地园的基地研修活动来指导区一级、二级及准办级幼儿园教研活动,经过这些基地园的管理,做好对挂靠幼儿园的每一次活动项目的执行方案和落实措施的指导,督促这些幼儿园做好相关的活动记录,使活动的过程与经验能够留下一些细节与痕迹,作为教研组的业务档案,进行教研组资源的积累。

三是强调合作反思,建立奠定行动研究和教师互助团体坚实的基础。一个有生命的教研组必须在教学反思环节有制度的保障与文化的指引。一篇关于反思型实践的文章中提到,教师处理困难情境时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教师必须学会重新思考问题,思考发生过的事情,然后在新的情境中测试自己的新方法。

四是通过典型幼儿园、典型教研活动、课题案例示范推广,提高园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一个有示范性的教研组须拥有一个比较响亮的“品牌”,拥有一些在专业上有影响的“领军”性的名教师相当重要。所以在指导示范性建设层面的幼儿园的教研组建设上,选择的幼儿园教研组,组内教师队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梯队结构,包括年龄、教龄、职称等在内的群体结构具有能够实现梯队衔接的优势,在教研组的内功提升和发挥外力作用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五是通过“结对互帮”活动普及教研活动,扩大优质资源,关注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发展。加大“结对互帮”力度,通过幼教名师、骨干教师及研修班学员示范、辐射的沟通桥梁,加强扶持农村薄弱幼儿园,推行“名园+新园”“、名园+弱园”、“名园+民园”的办园模式,鼓励示范性幼儿园组建教育集团,承办或兼并薄弱幼儿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乡镇、街道公民办幼儿园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