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为幼儿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时间:2022-03-26 03:33:00
导语:小议为幼儿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和促进其社会交往启蒙的场所,创设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为幼儿健康成长搭建平台,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创设幼儿成长环境应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心理环境三个方面去考虑。
一、以人为本,体现自然,创设物质环境
良好的物质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基本条件。物质环境的创设要力求使一草一木说话、一墙一壁、一物一件育人,充分发挥每一片空间的教育功能,使教育环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物质环境要为幼儿表达愿望、动手实践提供必要的适合幼儿特点的物质条件。各种大型玩具配置需要在确保安全性能的基础上,能发挥娱乐、锻炼功能。桌面玩具配置应做多品种、多用途,通过摆弄玩具能使幼儿手、眼、脑得以协调发展。各种活动材料根据幼儿发展情况提供。绘画与手工应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提供各种纸张、颜料、画笔、黏土、橡皮泥和剪刀、胶水等工具;游戏课要根据教学目标准备好相应的玩具及相关材料。
幼儿园是儿童的家园、乐园、花园,在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需要从儿童的观察视角入手,按照“孩子为本、以孩子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创设充满童趣、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丰富多彩的人文的环境氛围。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自然的东西深感兴趣。“顺导其志趣,调理其性情”,为幼儿建造精美的充满自然情趣的院落景观,最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尊重个性,注重和谐,创设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创设好幼儿的精神环境,才能真正培养幼儿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品质。幼儿良好的精神环境要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构建和谐、宽松、融洽、团结互信的同伴关系,使幼儿园成为幼儿快乐成长的精神乐土。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做好示范,用教师团体的团结互助、尊重信赖为儿童做榜样。平时与其他教师相处应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不斤斤计较,特别避免在幼儿面前发生口角等情况,要用文明的语言、文明的行为去影响幼儿,感化幼儿。教师还要关心幼儿,用爱与幼儿之间架起连心桥。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学习上、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及时帮助他们克服。教师应多与幼儿谈心、交流,了解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幼儿结成亲近融洽的亲子关系和互信互爱的伙伴关系。要帮助幼儿之间形成相互包容、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教师要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编组结对,开展幼儿“手拉手”、“互说悄悄话”、“大带小”等活动,培养幼儿谦让、友爱、助人、合作、分享等社会行为,学会文明的交往方式。
三、恰当“期待”,善于激励,创设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指能促进幼儿产生意识、激发动机、丰富情感、启迪想象的诸多因素的总和。长期处于压抑的环境氛围之中的孩子,其表现会是缺乏热情、脆弱,伴之终身的则是内向、孤僻;而长期处于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的幼儿,其表现会是活泼、自信,伴之终身的则是乐观、开朗。处于不同心理环境中的儿童,其智能发展水平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生活在良好心理环境中的儿童,其智发展一般都会高于不良心理环境中生活的儿童。因此,帮助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是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善于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游戏中,幼儿往往百倍投入,可以释放更多的压力。此时,他们的困扰将会消失,行为问题会逐渐减少,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这种状态下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合群性、独立性。如一些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老师、学生、家长等角色,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模仿各种角色,一方面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幼儿表达能力,又能使幼儿身心愉悦。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幼儿心理环境创设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实施个别教育。幼儿心理出现的各种不良倾向,教师要及时疏导,积极防范。如“单亲家庭”、“留守幼儿”、“残疾儿童”等,这类孩子若缺少关爱,往往容易形成自卑、不合群、胆怯、多疑等消极心理。因此,对这一类幼儿要多关心,让其在幼儿园里得到家里更多的爱,防止他们的产生心理问题。要引导其他幼儿不取笑、不嘲讽。对这类幼儿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如画画、音乐、书法等等,多鼓励他们,消除心理隐患。
教育必须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环境。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教师要赋予教育环境更多的时代内涵,为幼儿营造快乐成长的天地,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透析小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尝试
- 下一篇:房地产财务管理上半年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