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浅谈婴幼儿责任感的培养

时间:2022-07-10 10:39:00

导语:独家原创:浅谈婴幼儿责任感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浅谈婴幼儿责任感的培养

【摘要】:婴幼儿责任感培养,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必要的一课。婴幼儿的责任感主要表现为认真完成成人交给的任务,完成日常生活规范所规定的义务,以及对同伴和集体的事所采取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等等。

【关键词】:责任感幼儿园家庭培养情感体验

责任感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婴幼儿的责任感主要表现为认真完成成人交给的任务,完成日常生活规范所规定的义务,以及对同伴和集体的事所采取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等等。从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过程中,婴幼儿的语言、行为、态度等种种表现并不令人乐观,自私、破坏、攻击、懒惰的心理状态及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种种不良因素的存在给婴幼儿责任感的培养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阻力,而对婴幼儿来说责任感的培养是个性发展的核心,对婴幼儿的终身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婴幼儿责任感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必要的一课。那么,该如何培养婴幼儿的责任感呢?

一、从小培养孩子责任感

1、让孩子自己抓汤匙吃东西。这时的孩子自己能力在不断进步,当他和大人一起吃饭时,请给他一个勺子让他独立进食。即便吃得满地饭菜渣也别“干涉”,这样他会明白自己拥有和大人一样的能力,能自己解决自己的事。

2、做简单的家务活。许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舍不得让他一起参与家务,等到觉得孩子大了,可以帮忙才开始指挥、吆喝孩子做这做那,结果发现孩子参与家务意愿低落。追根究底即是没让孩子在小时养成良好习惯,或是过去总是在父母催促、吆喝中完成指定工作,毫无乐趣而言,而导致不美好经验,造成不爱做家务。“做家务”对三岁左右的幼儿而言,并不是和大人所想的家务范围一样,其实还包括生活处理能力,父母可以依照孩子的身心发展试着让他学习做些游刃有余且觉得相当有趣的事。

一岁以前的婴儿,可以让他自己拿汤匙吃饭,拿拖鞋或递物品给大人,收集垃圾、把衣服、玩具放进篮子里等。二岁的幼儿可以让他擦桌子、练习洗自己用过的盘子、杯子,在限定的空间范围内扫地、擦地板,或将同样式、同颜色衣服叠好放在一起、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内等等。三岁的宝宝已经要开始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可以训练其将用好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清理自己吃完饭后的桌面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不是难事,父母可以放手让孩子学习。一岁半至三、四岁左右,正是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阶段,如果发展的好,孩子的自主性会提高,且有助于建立自信的人格,所以这个阶段应尽量让孩子学习自己动手做。若此时未能建立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将会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在人格的发展上也会出现问题。

3、自己穿脱衣物。2-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独立意识”,会有“摆脱”父母独立做一些事情的想法,做事的积极性也很高。父母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训练他自己脱衣服、鞋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要让孩子知道天冷穿衣、天热脱衣,进门脱衣、出门穿衣是需要自己决定的事。

三、从身边做起,让孩子明确责任感

要培养婴幼儿的责任感,首先要让婴幼儿明白什么是责任感。我从《词典》中得知,“责任感是指自觉地把份内事做好的心情,也说责任心。”我们加以细分,即责任感分为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主人翁责任感等。婴幼儿因年龄及阅历等种种原因理解能力不强,这样的读解,孩子们不但不易接受,更不用说消化吸收了,所以我们家长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比如说:教师教好学生是他们的责任,教书育人是他们责任感的表现;农民种好地是他们的责任,精耕细作是他们责任感的表现;工人做好工是他们的责任,尽职尽责是他们责任感的表现;解放军保卫祖国是他们的责任,站岗放哨是他们责任感的表现……那么,我们孩子们有什么样的责任和责任感呢?孩子回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例如:下午点心时间——吃香蕉

下午起了床,保育员老师送来了点心——黄黄的香香的大香蕉。“哇!我喜欢吃!”好几个小朋友围着桌子,馋样儿溜溜。我为孩子们每人分得一只香蕉之后坐下来为女孩儿们扎小辫。

“老师,我没有吃到!”一会儿一个小小的声音响起。

咦,是我把谁落了吗?“是谁没分到?”我赶紧追问。

“我……”怯怯的声音来自红红,一个大个子的小女孩儿。

“我……我不会剥!”红红举着手中的香蕉。

“哈……不会剥?真没用!”“老师你看我会剥!”顿时教室里象开了锅,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起来。

红红拿着香蕉,尴尬地看着别的小朋友在有滋有味地吃着。

“来,老师教你!”

我示范着让红红尝试着剥香蕉,但他无力的手指怎么也剥不开。“在家里吃香蕉谁帮你剥?”“外婆!妈妈!爸爸!还有……”红红神气地说。

“红红现在上幼儿园了,说明红红……?”“长大了!”没等我问完小朋友们就抢着回答。“长大了的孩子会怎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们又是异口同声。

“现在红红剥不开怎么办呢?”

“可以用牙咬!我就是咬开来再剥的!”一个神气的的声音。

“红红,你行的!”我把香蕉塞到红红手中。

看着红红甜甜地吃着瓣成两半的香蕉,我忍不住笑了……

我们应顺势引导,使婴幼儿知道: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首先明确自己的责任。要教育婴幼儿爱幼儿园、爱集体、爱家、关心家人是有责任感的表现,在幼儿园,尊敬老师、爱护同伴、收拾玩具与学习用品;在家里,帮着爸爸妈妈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是有责任感的表现等等。总而言之,要培养婴幼儿责任感,首先得让他们明白自己有什么责任,责任感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四、缩短家园教育差距,让孩子落实责任感

当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娇宠,学校老师有碍于家长的各种要求与社会竞争激励等等因素,很难真正让婴幼儿落实责任感。尽管如此,在学校,我们老师还是在尽力培养婴幼儿的责任感。工作中,我尽量为孩子提供各种机会,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如:收拾积木、整理区域角和图书、自己大小便及洗手、捡拾废纸、抹洗小凳、给花浇水、自己穿衣穿鞋叠被子、独立完成作业等等,婴幼儿承担了一定的工作任务后自然会形成一种责任感。

而当家长的大多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做家务,根据有关统计,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为0.2小时。而美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为1.2小时,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层次上的责任心难以确立,那么将来他走向社会就难以具备社会的责任心。可见家务劳动是培养责任感的最好时机。可有的父母却认为让孩子干家务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有的父母认为让孩子干家务活是委屈孩子;还有的则认为劳动不用学,长大了自然会做。试想,一个对家务活不管不问、一窍不通的孩子,长大了怎么能掌握维持生活的本领呢?体验不到干家务辛苦的孩子,怎么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呢?所以父母要把引导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当做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的教育来进行。

例如:“我让我的孩子学涮碗”——一位家长的诉说

“我女儿吃好晚饭就涮碗,这是她每天要做的工作!”在一次家长会上我班青青小朋友的妈妈这样说。

“哇,你的孩子真懂事,她能坚持吗?”许多家长脸露惊讶之色。

“一开始她只是觉得好玩,没几天就不想涮了!”

“那现在还坚持住吗?”好奇。

“坚持住了!因为我用了发工资的形式进行督促,每天涮好就得一个硬币!”青青妈神秘地说。

“我告诉她,每天涮碗就象爸爸妈妈坚持上班一样付出辛苦才有收获!否则的话什么也没有!”

“后来有一天,女儿说要用她涮碗得的钱买油画棒!”青青妈笑眯眯地说。

好象知道大家想提的问题,她紧接着说:“女儿说,我自己有钱,我要用我自己劳动得的钱来买,因为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就象我一样天天涮碗很辛苦!”

青青妈的眼眶有点湿润了,教室里静悄悄的……

孩子心地单纯而又自控力弱,没有父母的方法指导与行为监督,孩子自身明确的那些责任无从落实,培养责任感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父母可对家庭劳动的时间、内容都做明确的要求,让孩子都有自己的明确的责任,而且监督执行。也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两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可以让孩子帮助父母抹桌子、扫地,平时,孩子用的小手绢、穿的小袜子都可以让孩子自己洗;照顾老人;稍大些的孩子可以帮家里买一些小物品等。当然,做得好及时给予表扬,可以激发孩子做家务的欲望,更能让孩子在家务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一种形式,让孩子有了参与家庭建设的机会,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得孩子融入到父母的劳动中,责任感的培养就落到了实处。

五、树立榜样,让孩子形成责任感

婴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教师不仅是他们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也是他们直接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往往对婴幼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范”就是榜样。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否则不仅使孩子不信服教师所阐释的一切行为准则,失去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甚至有时还会模仿教师的某些不良行为。

基于这一点,我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并以身作则:热爱班集体、团结同事、尊重孩子、爱护公物等等。我在有目的地教育教学中,发现并珍爱孩子宝贵的责任意识的萌芽,循循善诱,培育这种高尚的品质。同时,家长也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首先要率先示范,做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在家庭中,家长要教育孩子关心家人、帮助邻人、爱护财物等。这样,孩子在我们成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强烈的责任感。

“养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我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培养21世纪的实用型人才而奋斗!(3900字)

[参考文献]

1、《心理学大语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智贤

2、《中班幼儿责任心水平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姜勇、陈琴

3、《品德心理研究》――华东华工学院出版社――李伯黍

4、《幼儿园班级管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唐淑、虞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