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行动研究
时间:2022-03-26 11:05:39
导语: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行动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德育有了更高的标准。文化德育实现了对传统德育模式的突破,以文化底蕴为依托,实现了文化和德育的融合。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发挥文化德育的优势,以文化促进小学生的文化自觉和道德自觉。教师要以科学的方法,积极探索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新途径和方法,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使得学生养成教育更有效。
关键词:文化德育;小学德育;文明礼仪;教育方法
立德树人是当前是教育的方向,针对文化德育提出了“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此外,现代教育的改革方向也强调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作用。针对文化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对于道德教育的推动作用,借助文化德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从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也可以看出,核心理念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新课标也指出,要强化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作用,将其渗透在教学实践中。小学养成教育要结合文化德育,推动文明礼仪养的发展,以提升育人效果。学校管理者要从学科的特点入手,采取综合措施,以“文化德育”为引领,用岭南文化、用沙湾民俗文化这些优秀文化,引领和提升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内化与行动,要上升到“文化”层面的礼仪教育,实现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一、小学强化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一)深化礼仪教育的需要。礼仪是公众以约定俗成的表示相互尊重的规范。崇尚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于礼仪之邦,要做礼仪之民。在礼仪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可以得到强化,懂得基本的礼仪,在家中尊敬长辈,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当前义务教育课程虽然还没有包括礼仪教育,但是学校已意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开设礼仪课程,要提升教学的高度。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德育的标准需要提高,德育不能局限于知识教育或认知教育,教学方法要考虑到如何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作用,强化对礼仪养成教育的推动作用,提升礼仪教育的作用。(二)传承传统礼仪文明的需要。我国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丰富文明礼仪遗产,对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传承传统文明礼仪。从个人来说,礼仪素养是人们道德和修养的体现;从整体上来说,礼仪素养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岭南文化、沙湾民俗文化等对于引领学生礼仪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传承传统礼仪。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育人效果。(三)文化德育的需要。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在引领校本德育中,两者具有整合与联合性、独特与针对性、开放与拓展性,能够促使校本德育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高效、全面地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学校的德育需要将文明礼仪提升到一个高度,需要以“文化德育”为引领,用岭南文化、用沙湾民俗文化这些优秀文化,引领和提升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内化与行动,需要上升到“文化”层面的礼仪教育。
二、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学校是实施育人的主要场所,具有传播文明礼仪责任,推动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也是学校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学校需要意识到普及礼仪知识的重要性,强化伦理教育,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在文化德育理念引领下,利用传统优秀文化熏陶学生,让学生有一种优秀的文化特质。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存在很强的模仿心理。在学校、家庭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会有波动,礼仪行为会时好时坏,部分学生明知不对还是去做。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将优秀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家庭方面。虽然当前学校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是一些家长由于多种原因对于文明礼仪缺少正确的认识,认为是无伤大雅的小事,等到孩子长大了自然可以做到。因此家庭对于学生的关注更多是智力的发展。面对升学压力,家长对于子女教育虽然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舍得“投资”,以期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对于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却没有引起重视。实施礼仪教育的过程也是养成过程,是个体化教育再到社会化教育过程。其根本是将具有自然属性的未成年人培养成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人降临到人世上,最初接触到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受到教育第一所学校,孩子最初的受到的启蒙教育,也是最有影响的是家庭教育。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得以形成。与学校的、社会的教育相比,家庭礼仪教育处于基础地位,发挥着关键导向作用。
三、文化德育背景下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策略
(一)明确文化德育的内涵。“文化德育”是指基于优秀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站在文化高度、遵循文化规律、运用文化方式,用优秀文化熏陶人,用时代内涵引领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先进文化的引领,主动、有效地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培育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学校要用岭南文化、用沙湾民俗文化这些优秀文化来引领学生。让学生在文化德育的熏陶下,对文明礼仪的认识、个人修养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当前社会中,优秀传统文化对民众的思想道德与为人处世方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依然存在巨大的影响力。文化德育背景下推动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发展要结合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礼貌,还要遵守礼节规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构建以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为主,结合主题班会、《道德与法治》等教学渗透为辅的校园礼仪教育模式。(二)强化文化德育的作用。针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要有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小学生要深入明确文明礼仪的标准。文明礼仪教育要考虑到细节上的引导。针对高年级学生要掌握日常生活中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用语的应用,可以礼貌称呼;还要掌握常用体态语,如微笑、点头、鞠躬等;了解传统节日礼俗;尊重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三)强化习惯的养成。学校依据“上品教化”理念,实施以“和而不同,各美其美”为办学理念的“和美”教育,“和美德育文化”目标是“培养求真向善、谦和至美,具有岭南文化特质的现代公民”。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引领,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实现班级面貌的改善,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文明礼仪体现为具体的言行举止,小学生处于成长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的言行举止要通过不断反复训练得以强化,以实现行为的习惯化。养成教育要依据知行统一性原则。知为先,行为重。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感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于反复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借助重复和练习而强化。
四、结束语
新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在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中,从文化德育角度意识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其内涵及其特点,明确存在的制约因素,充分调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切实改进德育教育的方法,借助育人环境的完善,提高德育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参考文献:
[1]毛小英.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4):82.
[2]颜勇.让养成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6):17.
作者:陈秋燕 单位: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中心小学
- 上一篇:计算机课程在线教学组织探索与实践
- 下一篇:翻转课堂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