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思政教育职业精神培养
时间:2022-01-28 09:39:31
导语:医学生思政教育职业精神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各种媒介铺天盖地地报道医患纠纷、恶性伤医事件,不仅使医疗人员的名誉身心受到影响,而且对于当下尚在学校读书的医学生以后的择业观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本文以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医学生为目标,从预防医患纠纷角度来阐述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教授基础医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精神加强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组建教学团队。增强医学生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从而使得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大大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使学校的学科发展获得持续发展动力源泉。
关键词:医学生;思政教育;医患纠纷
众所周知,医生和患者本是同一战壕的盟友,其共同的目标是战胜疾病,恢复身体健康。近年来医患纠纷日益增多,医患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现有的长期存在而又难以化解的重要社会矛盾之一。医学生作为医生的储备力量,如何在当前的医患关系大背景下,具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开展防范医患纠纷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以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医学生为目标,从预防医患纠纷角度来阐述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论述:1)医患纠纷的现状及社会危害;2)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3)医患纠纷对医学生就业择业观影响;4)医学生思政教育对预防医患纠纷的重要性;5)结合所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
1我国医患纠纷的现状及社会危害
查阅相关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医患信任关系正在持续地走下坡路,不断恶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医患纠纷和医闹暴力伤医事件频频发生据统计,2010年,全国发生“医闹”事件共17243起,比上年增加7000多人,同比增长41%。同年,中国医院协会开展了“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医务人员遭受谩骂、殴打、恶性伤医事件的比例是:2008年为47.7%,2012年上升了16个百分比,上升到了63.7%,2015[1]。1.2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的比例不断减少对比2008年、2013年、2017年国家关于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满意的比例分别为91%、85.2%、75.5%,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2.6%、7.3%[2],短短的9年时间,不满意的百分比上升了将近6个百分点。
2医患纠纷的原因
排除医疗技术层面的原因,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医患缺乏有效的沟通,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2)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原因。目前我国的很多医学院校在开设医学课程时未把相关医患纠纷的法律知识囊括在内,医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导致参加工作后法律意识淡薄。
3医患纠纷对在校医学生就业的择业观影响
以我校推拿专业学生为例,学生来自于中职推拿院校或是高中,学生选择我们这所高职院校主要希望在原有推拿专业的基础上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在众说纷纭的医患关系大环境下,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医学生对学医的兴趣。
4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据调查,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比较贫乏,这些课程的开设也是一些政治理论课,学生只是关心专业课的学习,缺乏对医务人员、患者现实问题、医患信任与纠纷等现实问题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识,学生对于医患纠纷出现后的相关法律问题还是一片空白。
5医学生思政教育对预防医患纠纷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从预防医患纠纷的角度来加强医学生职业人文精神培养是非常必要的。5.1充分体现了医学的精髓、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精神。“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一名以后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来说,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我们毕生的追求,既要有高超的医术,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医者仁心的人文精神培养。5.2有助于提高医学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许多用人单位对于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非常看重,将医学职业人文精神融入到医学课程的授课,从教学目标、方法着眼于医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不仅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岗位适应力[3]。
6结合所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
(1)拓宽医学人文教育的形式,运用PBL、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元的教学形式,模拟“病人与医生”的课堂情境教学法。以医学生今后在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主线,以案例为基础,采用大班授课、讨论课、辩论赛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实施[5-6]。联系医学生见习、实习时所接触的典型实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典型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等不同角度去解决医疗问题[5-8]。在诊疗过程中强化医学生“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文关怀、职业操守等融入医学专业课教学,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医学专业学习的过程更具有人性化、道德化的特点,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2)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在讲授基础课程时,可以运用医德典范的医学家比如孙思邈、李时珍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进入医学的神圣殿堂,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并使之内化,形成高尚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至爱至深的大医精诚的品格,培养医学生在实践中的共情能力,增强职场的胜任力。(3)加强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医学生多读人文艺术类书籍,感受医学这个白色巨塔的魅力,点燃医学生从医的热情与信念[3]。(4)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医患纠纷处理的法律程序以及双方的举证责任,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医学生从步入医学殿堂的第一天起,医学梦便应成为其终身追求。党的中提出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需要贯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人民满意的医生,让学生们在实现医学梦的过程中助力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9,30(19):66-68.
[2]刘丽平.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反馈与反思[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243-245.
[3]黄一瑜.回归经典阅读推进医学人文教育[J].人民论坛,2015(32):136-137.
[4]胡正娟,孙莹炜,焦光源,等.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3):300-303.
[5]陶学梅,朱京慈.MOOC时代医学课程PBL实施路径探新[J].重庆医学,2017,46(4):559-561.
[6]崔晓阳,李益,廖虎,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0,9(4):439-442.
作者:吴琳 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 上一篇:绘画课程特殊教育研究
- 下一篇:高校志愿服务课堂管理优化研究
精品范文
10医学检验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