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
时间:2022-12-23 09:53:59
导语: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一名言告诉我们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也告诉我们教育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应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指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知识传授、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多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应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基础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1.1家庭教育方存在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庭影响孩子的成长,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初中生有一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这个温暖的港湾里,家庭环境,家庭意识,家庭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振聋发聩地告诉世人,家庭影响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会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永远无法替代的。而如今,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如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不求孩子的成绩多好,只求孩子生活得快乐就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家长一切都全部包揽,这样孩子很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表现在学习上,孩子可能就不爱学习,不爱动脑,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差;表现在生活上,孩子的生活不能自理,容易养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有一些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过于放纵。或许,孩子可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但是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与人相处时会遇到困难。
1.2学校忽视德育的主题地位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也日渐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如要求名牌大学毕业,要求硕士博士学历等,继而,学校的教学工作有所改变,一味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过高追求学生的升学率,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则顺其自然或置之不理,虽然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成绩不错,但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学校学习环境不良,教师的榜样作用欠佳或者教师的职业品德不良等,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1.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其中负面影响的绝对量也大幅度增加,如社会不正之风对涉世不深的学生心理体验产生冲击;不健康文化信息对道德判断力不强的学生产生腐蚀;商业文化市场对充满好奇的学生产生诱惑等等。尤其是网络中暴力,打打杀杀的网络游戏等视频软件,学生容易上瘾,好于模仿,其危害性最大。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叛逆性强,意志不坚定,易冲动,如果这时不对其行为给予正确指导,就很容易养成不良习惯,进而走上犯罪之路。
2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目前对初中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可塑性大,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紧这个时期养成好习惯,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为此,社会、学校、家庭都应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齐心协力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付诸行动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一下几个方面:
2.1注重家庭教育的培养
家庭是人们出生和生活的地方,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家庭生活的烙印。首先,家长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温暖的家庭,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前提基础。除了物质的基本条件之外,家庭应该充满无私的爱,孩子只有感受到父母的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其次,家长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以便在孩子的各个生长阶段都能很好地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转变,不要过分溺爱和过于严厉,应该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最后,家长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家长的诚实守信,有责任心等良好的品德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家长的不良行为则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2.2加强学校教育
除了家庭教育以外,学校则是养成教育的关键。首先,学校应该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整洁干净的校园会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则,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学校还要注意树立文明的校风和学风,优良的校风也会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者,教师的言行举止,衣着等不知不觉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2.3家庭和学校教育互相合作
我们应该把家庭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首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的相一致。学校的教育目的,应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拥护。家长也应该维护学校的名声,对学校做出正面评价;家长应该尊重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教师积极配合,树立教师的威严,教师在学生中有良好的形象,更有利于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实施。其次,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家长会。不仅有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有利于了解学生的近况。这样能够及时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和表现进行纠正和引导。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协调合作,才能更有效。
2.4注重社会教育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社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需要优化社会环境,消除暴力和不良风气对学生的侵袭。我们应该注重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共同发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树立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构造一个学习型的社会瘾大社会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我们应该创建先进、文明的媒体和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监管,禁止不良行为的网络宣传等。其次,我们也需要加强社区文化的教育工作,多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宣传和谐文明社会,增加学生的良好社区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鼓励和具有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者:陈晓霞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马芳.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
[2]吴丽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
[3]杨平,朱海.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
[4]董慧香.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宁夏教育科研,2013.
[5]张加东.试论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J].学周刊,2014.
[6]王禹.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4.
[7]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
[8]孙云晓,卜卫.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1998.
[9]孙云晓,邹泓.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 上一篇:高中生物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分析
- 下一篇: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