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0-00 12:00:00
导语: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实践与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应对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在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将“技能与人文并重”作为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通过确立意识,明确路径,开发课程、开展活动,确立了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理念,构建了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模式,培养了具有行者素质的人才,取得了良好的辐射效应和社会效益。同时,在该渗透型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提出了现代技工教育需要“德与能并重、技与文相交、知与行贯通”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技工教育;养成教育;技能人才;行者
一、实施背景
(一)面向国家产业梯度转移
目前,我国产业梯度转移正有序进行,人力资源的积累和使用、技能人才的培育和联合也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和最高的层面。学校所在的广州地区作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高梯度区,是产业转移中先进技术、先进产品的研发基地和领头雁,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也由此发生重大变革,对人的职业精神、做人准则及行为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丰富现代技工教育内涵
技工教育在经历了规模发展之后,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技能人才技、艺、道一体的高技能、高境界、高素质培养,而学校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人文素养的培育以及职业道德的提升等,将在技能人才技、艺、道一体的高技能、高境界、高素质培养方面赋予现代技工教育全新的内涵。
(三)立足校企合作长期实践
在过去30多年的办学进程中,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立足校企合作,探索了一系列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了广州市和广东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而在这30多年的长期实践中,大量事实证明学校人才培养的传统理念、目标、质量与规格,途径与方式逐步表现出与新时代技能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在“即知即行,知行合一,行必有果,果必利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亟待加以研究与破解。
二、主要目标
(一)建构“行者”养成教育理念
形成“行者”养成教育理论,“行者”养成教育的“渗透”理念。
(二)培育“行者”养成教育文化
培养师生“即知即行,知行合一,行必有果,果必利他”的良好“行者”意识与品质,体现“交通行者,以行致胜”的行者文化精髓。
(三)推进“行者”养成教育示范
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技工院校、中职学校及相关企业中推广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模式。
三、实施过程
(一)确立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意识
1.“即知即行”意识。“即知即行”是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的基础意识。技校学生所有一切好习惯的养成,都必须建立在“即知即行”意识上,他们知识体系的建立,现代就业观的形成,主动经营人生的信心以及继之而来的面对挫折的能力,都离不开“即知即行”意识。确立了此意识,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修身立德躬行成事”校训的深刻内涵,以更进一步契合交通“行者”、“人文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特色。2.“知行合一”意识。“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即知即行”意识基础上的。只有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意识与行为相融合,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造就新时代真正优秀的技能人才。3.“行必有果”意识。“行必有果”的“果”,主要从做人做事,成就事业的角度来理解:一种理解是一种信念,相信“天道酬勤”,相信“行必有果”;一种理解是一种要求,要求行事必须求成绩,有结果,行必有果。4.“果必利他”意识。“果必利他”的“他”,一方面,是指有个人价值、团队价值;另一方面,是指有行业价值、社会价值。如此,则使“利他”意识上升到了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通过“利他”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现代职业精神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是一种社会担当。
(二)明确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路径
1.物质环境渗透路径。学校将校园里的建筑、广场、植被、雕塑等进行完善、改造和命名,并赋予一定的涵义。学校卫生环境、展览橱窗、板报海报、标语横幅等均高标准、严要求,形成良好的氛围,以润泽心灵、彰显文明意识,内化人文素养,升华职业道德,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育化功效。2.制度环境渗透路径。学校加强制度规范教育,奠定养成教育基础。学校详细规定各类章程,同时加强管理,把文明礼仪、道德规范制度化,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并且反复践履,循序渐进,使养成教育形成无意识的存在。[1]3.教育环境渗透路径。学校遵循学生思想行为形成规律,强化阶段性、过程性教育:第一是针对新生的“好习惯养成”阶段;第二是针对二年级及以上的“人文素养培育”阶段;第三是针对的是二年级及以上,尤其是毕业班的“职业道德提升”阶段。通过日常生活、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态度、作风、荣誉观等。4.生态环境渗透路径。首先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生态环境,通过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如志愿者活动、服务企业、顶岗实习等),使学生培养的结构层次和质量与企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对学生的合力教育。其次是“朋辈”生态环境,通过朋辈之间的相互影响,同宿舍、同班级、同社团之间正能量的传递,潜移默化地达到相互影响的效果。
(三)开发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课程
[2]1.人文精神方面。学校依托学院专兼职教师,整合校内相关素质教育资源,开设演讲与口才、音乐素养与社交礼仪、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欣赏、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内在潜质,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2.职业素养方面。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学校针对这些职业素养开展多种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3.素质拓展方面。学校针对学生特点开设素质拓展课程,编写出版相应教材,并且发挥学院现有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资源优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4.社会实践方面。学校把学生实践纳入教学体系,推行社会实践学分制,开展学生“校内社会实践周”活动,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以上的实践周活动。
(四)开展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活动
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五位一体”活动体系是指两节一会+学生社团+节假日主题活动+社会活动+校企合作活动。[3]1.两节一会。“技能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传统全校性大型活动,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全校全员参与。2.学生社团。学校有注册及学生自主管理的学生社团30多个,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直接带动了养成教育各项内容的习惯灌输和习惯养成。3.节假日主题活动。全年节假日主题活动先后围绕“清明”缅怀先烈、“五四”爱国教育、党的生日、国庆等主题展开,形式活泼,丰富多彩。4社会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加义务献血、参加志愿服务,关爱独居老人,帮助智障人士,参与企业交流走访等,从这些身体力行的社会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社会职责,增强社会责任感。5.校企合作。学校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例如,“宝马”的“悦”文化与学校“行”文化结合,增强了养成教育各项内容的育人导向功能。
四、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党、政联手,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各部门联动,院系互帮互助,反应机动迅速,形成完整的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管理运行体系,奠定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强大的组织保障基础。
(二)制度保障
学校制定并实施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成果推广计划,提升宣传平台,加强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提高学校知名度,提高毕业生“品质”的美誉度。建立一系列制度,不定期督查,相关考核纳入学生操行考核、班主任考核、教师课堂评价当中。
(三)团队保障
学校先后组建了突出人文特色的(德育)模式研究团队、校园行者文化建设团队、荔湾校区品牌建设团队等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理论的专题研究团队。将上述课题研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保障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研究团队的人员调配和组织管理、调查研究开展,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课题研究的验收等。
(四)资源保障
学校高标准、严要求建成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训练中心。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改造升级学管系统,教学系统等网络平台,使得学生课程选修、考核、评价等更为全面、及时。学校提升完善现代化的信息宣传平台,加强校园网、QQ群、微博、微信等的管理和信息更新,出版新的专门面对学生的学生校园文化读本《一路同行》,改版校刊《立交桥》、提升校报《交通驿站》办报品质。这些都给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五、反思与体会
(一)现代技工教育需德与能并重
在渗透型“行者”养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时代学生普遍表现出来的“个性”、“激情”等特点与以往学生截然不同,现代企业对毕业生“技术”、“礼貌”、“合作”、“责任”各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信息不断表明,德与能并重将成为现代技工教育培养人才的一种趋势。
(二)现代技工教育需技与文相交
技工院校学子的真正成才需要将“技能”与“人文”协同培养,在加强拓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需要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决不能忽略他们对优秀文化的吸纳和熏陶,忽略他们的精神修养和内在气质的修炼。现代技工教育的技与文相交相融,将对技能人才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起到重要作用,对技能人才的真正成才起到重要作用。
(三)现代技工教育需知与行贯通
现代技工教育的发展要求技工院校的学生知与行贯通,理论知识与实际行为相结合。只有努力培养他们的知识与行为合一,做到知行贯通,才是技工教育的真正成功。
作者:曾剑 刘曼华 伍松林 单位: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现代技工教育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1-14,48-52,164-165.
[2]邱才训.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研究[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37-38.
[3]周成平.外国著名学校的管理特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67-72.
- 上一篇:技工院校青年教师素质提升的问题与策略
- 下一篇:养成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品范文
1渗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