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微学习远程教育发展探究

时间:2022-10-07 03:31:45

导语:移动微学习远程教育发展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移动微学习远程教育发展探究

[摘要]移动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学习内容上,具有现代化特征;二是在学习时间上,具有自由分散性特征;三是在学习过程上,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四是在信息管理方面,具有典型的聚合性和社会性特征。可以把移动微学习融入远程教育体系,与传统在线学习方式有机融合,关注学习内容间的隐性关联;实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优化组合,重构成人学习者自我的学习时空;基于移动端下设计下远程教育活动,确保学习生态圈的动态平衡;改造、开发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真正适合移动化远程教育;注重学习内容的质,注重思维的可视化设计,从而提升成人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移动微学习;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在线学习

进入21世纪以来,终身学习理念广为流行。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人们渴望随时随地以快乐而简单的方式进行学习。而移动微学习为人们的这种渴望提供了很大的可能。微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按需学习,此种学习方法移动特性满足了学习者学习的需求。20世纪60年代,为了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易行、有效,美国斯坦福大学发端的“微格教学”,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与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中。并且,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影响人们的学习,再加上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使得微学习表现出新的特征,突显了便捷效力的优势和价值,学习系统要素、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等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根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称,中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5小时,中国网民总数突破6亿,接近总人口的一半,手机网民达到了5.006亿。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移动学习中高效化、个性化和微型化的优势,让远程教育学习者真正体验了一场“无线革命”,而移动微学习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随时、随地、随身”的无缝学习。因此,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传统远程教育应积极拥抱移动学习,突破传统远程教育的瓶颈。

一、移动微学习概述

(一)移动学习概述。目前,对于移动学习,从不同角度上,学术界具有不同的理解,如:将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的扩展,将其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势,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是借助无限移动通信网络和便捷式的移动终端,为满足学习者不断增加的弹性学习需求,进行主动学习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方式。其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碎片化。移动学习能够让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正式学习之余,对学习成果进行巩固,强调片段式的学习内容和碎片化学习,注重对知识进行重构和精华提炼。2.随时随地。借助于移动微学习,可以突破空间上的限制,开展多种形式的非正式学习,学习的机会大幅度提升。3.交互性。4.突破传统模式。在功能上,移动学习包括入学注册、课堂学习、在线答疑等,可以承载丰富的内容,能够快速完成内容交付和传播,建立直接即时联系,突破课堂限制。5.个性化。移动学习中,学习者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充分地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导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定制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二)微学习概述。目前,对移动学习和微学习研究上,我国的学者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种来源于新型的移动微学习形态具有了更多的维度和特征。如:黄荣怀教授等人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在非固定和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学习者有效利用移动技术所发生的学习”。移动微学习中包含了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媒介和学习环境四个要素。学习过程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最初体现为大众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体现为微众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出现,个性学习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学习资源的微化、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是移动微学习形成的基础。2004年,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首次提出了微学习概念,他认为“微学习聚焦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是处理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微学习不仅仅是技术引起的学习形式变革,其具有多种特点,如:学习内容片段化、学习过程个性化等。同时,微学习包含了一系列人类学习的新发展,如:信息时代信息获取与加工整理、学习模式和过程、思维方式等。移动微学习兼有移动学习和微课程学习两个方面的特征。微课程是指教师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着某个知识点,展开的时间紧凑的教学活动,包括重点、难点和疑点。其主要具有短小精悍、有针对性、系列化等特点。对于成人来说,微课程的学习时间通常在5-10分钟之内,一般情况下针对某一重点或难点进行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其难点和重点;多节微课共同组成的一门课程。由此可见,“微课”是传统远程教育的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提供碎片化知识,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以查缺补漏、巩固知识的途径[1]。

二、远程教育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一)远程教育的内涵。目前,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外诸多学习者及移动通信商的关注焦点。在《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再到移动学习》中,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德斯蒙德•基根据学习形式与手段的不同,认为移动学习产生了四种变化,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四代,应用了三种学习方式。根据上图可知,四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远程学习、电子学习和移动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是随技术的更迭渐进,在远程学习及电子学习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学习方式。事实上,远程教育的发展史是一部技术的演进史,学习技术和方式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进行发展的。(二)远程教育现状分析。首先,资源传递速度慢,交互方式单一。受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我国传统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呈静态模式,交互方式单一,学习资源侧重线性结构,学习动机不能很好地被激发,导致教学只能依靠信件、广播等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播;并且学习资源之间不能灵活跳转,传统资源传递速度慢,只是把学习当作一种单纯的知识学习;并且传统远程教育由于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传统资源共享范围较小,不能时刻关注时代、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对象比较单一[2]。其次,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建立自主学习模式。成人教育要求所有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展开,倡导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占有主体地位。但传统的远程教育实施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把学习当作一种单纯的知识性学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角色上,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学生没有更多自适性选择,只是被动地安排听课、答疑,教师和学习者的任务有明确的划分,难以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另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矛盾冲突极大。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传统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呈分散状态,缺乏有力的监控,不论是对师资、学生的管理还是对课程资源、网络设备的管理都处于松散状态中。从年龄上来说,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者通常比较年轻、自主意识强,大多数人员属于在职人员。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有时就会出现学习和工作时间方面的冲突,很多人只能通过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但业余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甚至无法参加固定的面授。因此,传统、固定、僵化的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年轻化学习者的需求,极大地阻碍了传统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法。

三、移动微学习视角下远程教育发展策略

(一)将移动微学习与传统在线学习方式有机融合,关注学习内容间的隐性关联。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远程教育功能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此背景之下,催生了移动微学习。移动微学习过程中既要体现两个方面的特征,但也不能盲目地移动,为了移动而移动。在使用该学习方法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移动微学习方式的发展性和适用性,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成长,还要将移动微学习与传统在线学习方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审视传统远程教育方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因此,应充分地将移动学习方式与传统在线学习方式有机融合,让成人学习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另外,在学习内容上,我国移动学习所处的微时代,首先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按照相关标准分成若干小的知识单元。移动学习者利用学习工具学习知识组块,这种学习可以跨越时空、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移动学习者虽然学习的是知识组块,但知识组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观点,若干知识组块组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表面上看结构比较松散,实质上是一种“藕断丝连”状态,更加关注知识结构间的联系。因此,学习内容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求内容划分者明确知识要点,依据相关标准对知识要点进行划分,分成若干知识组块,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知识组块间只有存在隐性关联,才能满足学习者系统化学习的需求[3]。(二)实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优化组合,重构成人学习者自我的学习时空。非正式学习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一个主要渠道,据相关数据显示,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非正式学习渠道获得的。因此,为了实现移动端的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优化组合,积极引导非正式学习,在通过大力发展移动教学模式推动正式学习的同时,借助于多个渠道、多样化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非正式移动学习。利用正式和非正式移动学习的优势,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另外,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间的切合度究竟有多大呢?移动学习可以发生在多种学习情境中,如公交车上、排队等候中等,但又有多少人主动进行移动学习呢?如:行驶的公交车是一个移动且存在多种干扰因素的情境,在公交车中,成人学习者习惯于选择诸如手机看小说、玩微信、看电影等放松自我的方式,但他们的注意力高度分散,这就意味着成人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时空进行重构。(三)基于移动端下设计下远程教育活动,确保学习生态圈的动态平衡。首先,设计阶段中,应该结合移动学习的方法,贴近主题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策划丰富、体系化微学习内容,及时的学习引导、反馈和支持;设计出灵活的学习推送计划,设计合理的学习制度和学习机制。其次,实施阶段中,为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在移动远程教育过程中,要树立和传播学习榜样,通过移动端进行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况的跟踪和反馈,学习通报及给予改进建议。同时,在学习评估阶段,对学习者当前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其中的经验和不足,然后制定出调整策略。在该环节,可以借助于移动端远程学习对此进行评估,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不足,对学习效果进行准确评价。最后,要在学习生态圈的视角下,实现远程教育移动化发展,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互通互享,形成具有一定关联的学习共享平台、具有一定的聚合能力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整体意义上的动态平衡。(四)改造、开发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真正适。合移动化远程教育考虑到学习者“移动性”和注意力“分散性”等特点,远程教育移动微化发展过程中,先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哪些课程资源适合移动微学习,要使课程资源真正适合移动化的远程教育。首先,从课程资源的改造上来说,为了制作适合灵活学习的微视频课程,要对现有的传统网络学习资源进行二次改造,把长时间、枯燥的教学视频碎片化,且各个微视频之间要存在隐性体系上的关联,不是简单的原内容机械分割。其次,从宏观上来讲,为了打通新旧知识联通路径,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找到知识网络的触点,对松散的微课结构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从微观上来讲,为了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课程资源的开发从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出发,符合学习者学习时间,充分吸收移动娱乐的优点,展示出寓教于乐的态势,把游戏、幽默、故事等元素纳入微课程的设计中,增加学习资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习者关注、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4]。(五)注重学习内容的质,注重思维的可视化设计。廖肇弘认为,量、质和互动是未来驱动学习科技发展的三种力量。从移动学习方面来看,上述三种力量体现了移动学习内容的发展取向。创设基础环境能够为移动学习提供条件,为学习的发生提供无限可能。学习内容的创设关键在于把线下学习资源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展示在网络平台上,以数量取胜,从而吸引学习者的关注[5]。然而进入“微化”发展阶段后,移动学习关注的焦点成了学习的有效性。传统追求量的学习内容已经落后,优质的学习内容更有生存空间。因此,不要停留在以量取胜的境地,要注重学习内容的质,并且为了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及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在后续发展中要关切学习交互的设计。另外,思维是关乎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况的间接的反映,属于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根据相关实验表明,人类的大脑接受外界的刺激越鲜活,学习效果越好。在移动学习内容组织结构的设计上,由于学习者“移动性”和其注意力“分散性”等特点,通过可视化设计提高思维的集中程度[6]。思维可视化常用的工具有思维导图、概念图及流程图等。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方法主要包括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抽象、区分、综合等逻辑思考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峰,李杰.“互联网+”时代中国成人学习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15,(05).

[2]武法提,孙舒颖,李彤彤.微观视角下远程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设计流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1).

[3]张坤颖,王娩娩,张家年.“互联网+”视域下新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6,(02).

[4]应悦,张翼翔.远程教育管理微信云服务平台的设计与构建———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微电大”微信云平台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6,(10).

[5]范朝霞.基于转化学习理论的成人远程教育发展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8,(14).

[6]于明华.网络环境下成人远程教育的成本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7,(15).

作者:周旋 费骥慧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