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研究

时间:2022-05-22 10:26:02

导语:远程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远程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研究

【摘要】分析信息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远程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进而从培养信息意识、丰富信息知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加强信息道德水平等方面提出远程教育教师信息素养养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师;远程教育;信息技术

从信息社会发展进程看,2015年的全国信息社会指数(ISI)达到0.4351,在2008至2015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3%,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型期。预计2020年前后全国信息社会指数将达到0.6,整体上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电视技术等,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全社会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作为与传统校园面授教育相对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远程教育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信息技术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其在转变教学方式,使之更好地满足远程学习需求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推动力”和“牵引力”。每次信息技术的改革,都把远程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信息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信息技术丰富了远程教育的模式。网络教学模式依靠现代通信技术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教育传播的范围,提高了教育传播的时效,使教育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国界、气候等影响。网络教学模式打破了明显的校园界限,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概念,学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帮助建构出了生动丰富的远程教育模式。网络课堂、在线讲座及多媒体教学形式等,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逐步变为现实。其次,信息技术改变了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知识单向传授给学生,学生相对被动地吸收,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而在远程教学中,学习者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与进度,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线学习,就是教师、学生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交互。在这种形式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是及时传递与反馈的;另一种是离线学习,就是学生把教师通过互联网发送的教学材料下载到自己的数字化终端上,然后打开课件进行学习,再将作业通过互联网上传给教师,教师批改作业后反馈给学生。这种学习方式,在时间上比较灵活,而且通过离线的方式,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一些深入思考。当然,这两种学习形式相结合可以起到优势互补提高效果的作用。再次,信息技术支持远程教育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远程教育的这种支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从最初的函授教育到广播电视教育发展到现在的网络教育,信息技术起着推动作用。远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正像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相互依存一样。在远程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远程教育的受益者日益增长。总之,信息技术对远程教育起着核心作用,它是远程教育成长的骨骼,支撑着远程教育不断成长壮大。此外,教师在远程教育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是信息技术的执行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影响远程教学的开展,以至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中,要特别关注参与远程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的问题。

二、远程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国家图书馆学会,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1994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信息服务处的布鲁斯总结出了具有信息素养的人的七个关键特征: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具有完成信息过程的能力;能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具有促进信息利用的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能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基于对信息素养的基本理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信息素养的问题。目前,针对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张义兵(2003)提出,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包括六方面内容: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判断能力、适应性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从不同的视野角度来看,这几个方面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学者吴亚飞(2005)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包括四方面: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与信息创新。吴亚飞认为,信息创新是指在信息加工时,通过分析、归纳、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挖掘出具有相关性、规律性的信息,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分析上述不同学者对信息素养的解读,可以看出,信息意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几个主要因素。(二)远程教育教师的角色。由于信息技术对远程教育与教学的深刻影响,加之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学习过程的实施和监控、教学资源的与传送、教与学的交互均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密切相联,有着明显的技术特征,因此,在这种远程教育教学环境中,远程教育教师角色在传统教师角色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具体来讲,第一,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中单一的个体,而是由主讲教师、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教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集合成的集体;第二,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咫尺宽的讲台,而是扩展到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第三,教师所准备的教学资源变得丰富多样,且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呈越来越丰富的态势;第四,教学对象不再是相对稳定的固定群体,而是动态变化的个性化个体。可见,远程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以及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的转变对远程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远程教育教师已不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其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远程教育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所以,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加强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三)远程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如前所述,远程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对于远程教育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可从两个角度对远程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探讨。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远程教育教学过程是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送和接受的过程。为了优化信息传送过程,提高信息传送效率,作为教学过程设计者的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从远程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教学本身就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与传播的过程,而教师是知识传播与处理的控制者。因此,远程教师的信息素养决定其对教学信息的选择、处理和使用。其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和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综合技能素质能否最大限度地得以提高。由此,我们在分析远程教育教师角色的基础上,把信息素养的内涵界定为以下几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处理能力与信息道德。远程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的这四方面缺一不可、层层递进。远程教师在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后,才能主动、持续地学习新的信息知识;而信息意识与信息知识的提高,将会促进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当然,有了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还需要相应的道德标准来进行约束限制,以期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继而,在信息道德提高后又会加强信息意识的养成。如此循序渐进形成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远程教教育师会逐步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如图1所示。

三、远程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

远程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其内容会不断变化的概念。远程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内容和方法,也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不断修改、发展、变化与完善。在信息化时代中,本文建议应从四方面(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道德)来提高远程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应对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社会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一)培养信息意识。信息化时代,信息意识是基础性的信息素养,是培养人利用信息、使用技术的习惯。这是教师信息素养养成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成为必然。当然,信息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从认识到自觉应用的阶段。虽然相对于传统教师,远程教育教师已有了良好的“信息环境”。但是,只有环境这个外在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这个内在因素。作为远程教育机构以及教师个体来讲,首先,要转变远程教师的教学观念。其次,要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意识的培训。再次,要改变远程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同时,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教师信息意识的强弱。(二)丰富信息知识。在远程教育教师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的基础上,需要丰富其信息知识。当然,也可以通过信息知识的不断灌输,来渗透信息意识的培养。教师要丰富信息知识,可以考虑从两方面来提高:一是远程教育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给教师提供一定的信息资源。二是教师个体对自己进行知识充电,特别是强化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和兴趣度。(三)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可以说是信息知识的一种应用体现。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的应用,因此,需对远程教育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相关课程的培训。但是,由于每个教师的具体知识结构与信息技术水平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培训需要有针对性,要分层次培训,并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培训进行量身定制。为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远程教育机构需制定详细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培训计划,并对培训质量进行考核、评定。(四)加强信息道德水平。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强调德育为先,强调教师在德育中的关键性作用。这是因为教师德育水平对学生品德成长影响巨大。而信息道德是信息化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是一种社会准则与社会风尚。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德育水平成为一种必然。为此,远程教育需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道德教育,通过案例教学、参与式培训等形式,从思想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知识信息优劣的辨别能力等方面,来提高教师的伦理道德修养。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远程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远程教育创造了无限机遇。远程教育教师面临正迅速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掌握和利用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用以支持远程教育改革和促进远程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术始终是靠人“驾驭”的,技术再先进,但人的素质跟不上,仍然是一句空话。远程教育教师只有摒弃旧的教育思想,把握远程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具备符合信息时代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熟练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才能成为远程混合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做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信息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J].电子政务,2015(06):20-30.

[2]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6.

[3]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4.

[4]吴亚飞.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02):38-39.

[5]王迎.先前学习认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80-83.

作者:杜俊 单位:无锡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