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4 01:27:00

导语: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比较教学法管理论文

“比较思维法,是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中寻找其差异,求异存同的思维方法。”[1]因此,比较在学术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好方法。同样,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比较也不失为一种扩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一、语文教学中的比较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的进行阅读”,[2]这就是比较阅读。其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看清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或相异点”,[3]即在相互联系中抓住读物的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学中就不妨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读物。

教师可以在讲读完几篇课文后,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以一篇课文作范文讲读,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自读其它课文。在课时比较紧的时候,比较阅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比较少的课时内,完成大量阅读量的教学任务。比较阅读加强了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无疑训练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在进行比较阅读时,要注意抓要领,抓住事物的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能确定事物间的异同,而且能深入的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

例如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有许多篇目有可比性。像小说《母亲》、《夜》、《一碗阳春面》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就可以作为比较阅读的练习。《母亲》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同名小说,《夜》出自中国作家叶圣陶之手,而《一碗阳春面》则是日本作家栗良平创作的。三篇小说,三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这似乎看不出其中有什么联系,然而比较恰恰就是要在“异”中求“同”,在“同”中求“异”。所以,表面上的差别越大,越要认真寻求其本质上的共同之处。经过细心阅读,不难发现这三篇风格迥异的作品是有共同之处的。三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女性,且均是以母亲的身份出现的。这三位不同国籍的母亲同是生活在贫困之中,都具有善良、淳朴的品格;当身处困境时,她们都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无畏的气概。

如果分析到此为止,那只不过是把三部作品人物形象的共性罗列出来,并未涉及作品的深层内涵,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远没有达到阅读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加以引导,可以从分析人物形象共性产生的原因入手。这原因归结起来有两点:

(一)这种共性是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在民族所赋予的。从这一点看,恰恰又应了同中有异这四个字,即这三部作品因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共同的人物形象特征。《母亲》中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在经历与怯懦的斗争后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她的坚定、勇敢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其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俄国劳动人民的普遍觉醒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必将来临的社会趋势。《夜》中的老妇人也是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不是一位革命战士,也不完全理解女儿女婿的革命事业,但是她坚信女儿女婿是好人,好人无端被害令她对黑暗的现实憎恨不已,悲愤使她战胜了恐惧,承担起了再一次做母亲、抚养革命后代的责任。她的坚定、勇敢也是缘自被压迫人民的反抗,同样鲜明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因当时中国正处在革命低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大多尚未觉醒,尚不能自觉参加革命,所以老妇人没有像俄国母亲那样去散发传单。《一碗阳春面》中的女人与这两个人物形象均不一样,她所处的时代小说没有过多的表现,她的坚强勇敢来自民族精神。从她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一种不向困难低头的韧性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是由于上述分析,才使人物形象同中有异:《母亲》中的母亲勇敢中带着自豪;《夜》中的老妇人勇敢中含着愤怒;《一碗阳春面》中的女人勇敢中不乏乐观。

这样一分析,学生便找到了形成共同特征的不同原因,不仅对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都有了深层的认识。再引申一些,对于苏联、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及日本二战后的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都不难理解。

(二)这种共性是“母亲”这一女性的特殊身份所赋予的。与“母亲”这个词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爱”。“母爱”历来被人们描绘成一种最神圣无私的感情。在这三篇小说中的“母亲”在危难中勇敢的抬起头的动力正是她们对子女无私的爱。俄国母亲爱巴威尔,并且将这种爱转化为对革命的忠贞和坚定的信念;中国母亲爱女儿女婿,他们的被害,令她悲愤,于是她在愤怒中鼓起抚养遗孤的勇气;日本母亲爱她的儿子,她带领他们顽强不屈地与命运抗争。三种不同性质的勇敢,都因她们是母亲。做母亲的责任感使他们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比较之后,学生会对母亲这一特殊的女性身份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假如学生对自己的母亲重新认识,那么比较阅读就更有意义了。

总之,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思维训练的机会,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比较

我们所说的比较不应只局限于单一学科中,能通过比较加强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知力,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利用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开阔学生的视野,解决疑难问题。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例1: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梦溪笔谈·雁荡山》)

例2:Mr.Green,Whomyoumetinthelibrary,isournewteacher.

一个文言文语句,一个英语例句,二者似乎没有关系,仔细阅读划线部分,比较一下,二者还是有相似之处的。第一句是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的倒装句,第二句是英语中限定性定语从句。两个句子都与定语有关,而且将定语放在被限定词之后,译句时(英译汉、文言文译成语体文),都需要将定语放在被限定词之前,句子才符合中文的语法习惯。例1的划线部分译成:也(可算是)形体完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例2划线部分译为:你在图书馆遇见的格林先生。可见例1中的“者”和例2中的"Whom"都是一种特定语句的标志,不必追究其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这样就可避免错译。

英语与语文都有关于语法的内容,将两门课程中的语法相比较,相同之处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学习,不同之处可分别对待,也可以利用比较使各自的特点更加突出,这样两种语法体系不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两门课的学习相得益彰。

“文、史、哲不分家”,这就是说这些科目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文科之间比较容易做到“异中求同”。而文、理之间是否就是天上地下毫不相干呢?并非如此。

不妨就拿语文与数学做个比较。数学中有集合这个概念,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些表达式:

①AB(集合A包含于集合B)

②a∈A(元素a属于集合A)

③A=B(集合A等于集合B)

其实,汉语中许多语句恰恰是这些表达式最好的注释:“作家是文艺家”正符合AB,“鲁迅是作家”恰是a∈B、“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则是A=B。再如数学中的反证法与语文中的引申法,均是“归谬法”,都是利用驳倒反面观点的方法,间接证明正面的观点。

实际上文与理表面差异大,但许多思维方法是一样的。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帮助我们把各种学科联系在一起。比较不仅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视点升高,视野开阔。从整体上看待整个知识体系,更能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奥妙,从而也减轻了重理轻文的思想倾向。

当然,这种跨学科的比较有一定的难度,毕竟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做百科全书似的人物。但是,如果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那么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些学科,学生每天都要接触,学生比较熟悉。能力强的学生会自觉的利用比较,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即使是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会受到一些启发。

比较“作为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根值于人类的认识活动之中,同人类的思维一样古老。”[4]只要运用得当,比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学生的视野,可以让学生知道世界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对立统一。在相互联系中认识事物,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事半功倍,对学生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