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评价在小学美术创作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5-08 10:11:29
导语:多样评价在小学美术创作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教育也更加注重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小学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创作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造型和色彩的组合进行主观创造,对促进学生认知、智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需要多方引导,适时采用多样性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创造力更加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非常重视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他认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利用各种形式的造型和多样的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因此,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平台,对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智力的增长和创造力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美术创作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技能技巧,而是教师通过设置各种因素,巧用多样、科学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主观意识,再给予学生适当、有效的指导,这样学生的创作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干扰。教师如能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有效的评价方式,就能激发学生突破阻碍、积极探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教师要根据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小学美术创作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一些小学的美术创作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小学生天生喜欢绘画,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绘画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但部分高年级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不高。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就是评价方式不合理。不合理的评价容易导致学生对创作丧失信心,缺少明确的方向,缺乏自主意识,对美术失去兴趣。1.成绩评定方式不合理。一些教师通过画作测试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这种方式可能适合其他一些学科,但是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存在一定的弊端。绘画创作以及其他制作是美术学习的主要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美术技巧。但是,部分教师单纯通过画作考查学生的美术技巧,忽视了对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有效评价。2.成绩评价脱离教学目标。大多数教师在备课阶段能够深入解读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但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课堂上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因此,有些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地调整教学内容,这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但是有的教师一味追求眼前的教学效果,不管之前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在评价的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当初的教学目标,导致评价脱离了教学目标。3.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目前,一些小学美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创作水平。如,学生在创作作品时,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构思,创作过程中会充分发挥创造力,这些需要教师观察学生的整个创作过程才能够准确评价。但是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创作过程,直接评价学生最终的作品,最终的分数难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建立多样的评价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素养是当今学生需要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美术学科是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教师要推动学生在美术创作课堂中提升自身的美术表现能力、创意能力、鉴赏能力等综合素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建构有效的美术创作教学多元评价体系,不断探索、完善美术创作教学。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参与度、任务的完成度以及学习活动表现,教师都要密切关注。为了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1.激励评价——激发创作意识。有人说:”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一个优秀的创意,必须有大胆、充满激情的创作心理为前提,才能转化为作品。但部分学生在创作中,主要关注作品“像不像”,创作意识较为薄弱。如果没有范本参照,一些学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需要运用激励评价,通过鼓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信心,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教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如,在《最受尊敬的人》一课中,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画出具有特色的人物造型。对于思维活跃、创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给予语言点拨和鼓励,他们就会大胆发挥。对于创作水平一般、缺乏信心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基本情况入手,先让他们敢于动笔。教师可先让他们试画一个简单的基本形,如圆形,然后鼓励他们根据人物头部的形状特征对圆形进行调整,如:画下巴较尖的人物,可以把圆形的下半部改窄一点;画脸比较长的人物,可以把圆形的下半部加长,画成椭圆形;等等。当学生成功时,教师立刻说:“你看,具有特色的人物就是这样画的。根据这种方法,你就可以画出其他部位,加油!”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的创作意识会被激发,创作热情高涨。2.疏导评价——顺畅创作过程。在创作教学中,常有学生说:“老师,我可以临摹这幅图吗?”“老师,我不会画。”这些学生往往创意思维能力不高,绘画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信心,在创作课堂上往往靠临摹完成作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通过疏导评价,疏通他们在遇到创作难题时的情绪,拓展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找到表现创意的方法。如,在创作科幻画时,笔者问学生科幻画可以画什么内容。学生的回答大多是常见的遨游太空、探测海底等题材,缺乏新意。同时,这些场景对学生来说与他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即使画出来,画面也容易显得空洞。因此,笔者要求他们不要画这类题材。这时,部分学生感到毫无头绪,不知该画什么。笔者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寻找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想象,探索奇妙的解决方法,把这些内容画出来就是一幅有趣的科幻画作品。学生熟悉自己的生活,对于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信手拈来,有的说自己的书包很重,有的说想一步就到达学校,有的说去图书馆找书浪费很多时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调动起来。此时,笔者引导他们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或者替别人想办法,让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解决方案。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创作过程就顺畅了。疏导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促进其思考,让学生能从更多的角度解决问题。3.表扬评价——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往往喜欢被教师表扬。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功之处,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及时表扬学生:想出一个好创意;有了巧妙的构图;取材独特;创作技巧的巧妙运用;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闪光点,学生会从别人的闪光点中想出无数创意,从而以点带面,产生更多内涵丰富的作品。如,四年级的《我是汽车设计师》一课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对车较为熟悉。笔者在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寻找车的基本组合部件,大多数学生可以找到,如轮胎、车门、车窗、后视镜、方向盘等,从而初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接着进入动脑筋的主题环节,笔者让他们思考想造一辆具有什么功能的车,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会说出自己心目中各种各样具有独特功能的车。笔者不断肯定他们的想法,并顺势提出问题:“你的车这么厉害,造的时候是不是得搭配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外形?”这时学生的思维完全打开了,他们会静心思考如何让车的功能在画面造型中体现出来,当他们能说出一点时,笔者立即表扬其与众不同的设计。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的教学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肯定中发散思维,兴致高昂,创作出一幅幅新颖的作品。4.互动评价——提高创作的质量。互动评价就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幅优秀的作品需要通过仔细推敲、多方思考、多次修改,才能创作出来。在创作作品时,有些学生把自己创作的作品给周围的学生看,周围的学生也很乐意欣赏,并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学生创作出作品后下意识的行为。但这样的行为,一方面可能会打断周围其他学生的创作思路,另一方面也容易影响课堂纪律。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先与学生交流,让其先润色作品,让画面更加生动。等全体学生都完成创作后,教师再鼓励学生欣赏彼此的作品,提示他们从构图、选材、颜色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出画面需要修改的地方,共同探讨修改方案。这样,在提升学生作品质量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创作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应成为学生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源泉,是学生眼、脑、手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应通过多样的评价模式,让学生不断获得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创作技能,感受美、探索美、创造美,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审美趣味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美)布朗,(美)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马壮寰,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美)芭巴拉•荷伯豪斯,(美)李•汉森.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邓琪颖,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张新钦 单位:福建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 上一篇:小学美术户外拓展多姿多彩分析
- 下一篇: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分析